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物     
彼得·林奇的投资策略 1944年出生于美国的彼得·林奇,1977年接管富达麦哲伦基金,13年间,富达麦哲伦基金资产从18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巨大成功之后,彼得·林奇主动辞去基金经理人的职务。彼得·林奇被称为“第一理财家”、“首屈一指的基金管理者”、“投资界的超级巨星”,与巴菲特、索罗斯齐名,被誉为“股圣”。  相似文献   

2.
书架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作者:彼得·林奇,约翰·罗瑟查尔德(美国)彼得·林奇是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基金麦哲伦基金的前基金经理,在他的管理下,麦哲伦基金从1800万美元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基金成长为12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基金,13年的时间里基金收益高达29%年复利。作为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不仅在基金投资上颇有投资心得,同时他还是个高产作家,其撰写的2本关于股票投资理念和方法的书都成为长盛不衰的投  相似文献   

3.
彼得·林奇的投资天赋在很久以前就被人们所认可,可以说这是因为彼得·林奇曾经担任过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 在他担任经理人的13年时间里,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数额扩张了70倍,由最初的2000万美元增长到了140亿美元,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2%.在这13年里,在麦哲伦基金受益的投资者超过了100万人,这也使麦哲伦基金成为富达公司的主要基金.  相似文献   

4.
十八子 《大众理财顾问》2008,(1):I0011-I0012
彼得.林奇于1977至1990年的13年间使自己所从业的富达公司麦哲伦基金的资产从20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年平均复利报酬率高达29%,几乎无人能出其右,该基金也因投资绩效名列第一而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彼得·林奇对投资基金的贡献,就像乔丹对篮球的贡献一样,将投资管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将股票投资变成了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5.
王文龙  马一平 《新金融》2022,(10):47-53
发展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转型、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持手段,也是我国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要举措。我国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发展迅速,在数量与规模、地域分布、热点地区、各级政府分布、行业分布上呈现出典型特征,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美元产业投资基金在投资视野、投资轮次、上市地点预期、投资目标、基金管理者获益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建议将发展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工具,通过减少基金投资地域限制、提高基金的差异化程度、完善基金的监管与激励机制、保证基金的合规运行,提升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月1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暂行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拥有2000多亿元人民币资产的中国社保基金正式启动海外投资。该办法就社保基金境外投资管理人、境外托管人、境外投资品种和工具、投资比例和外汇管理等方面作了规定。对社保基金的投资来说,这不仅拓宽了渠道,分散了风险,也将促进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有预计说,今年社保基金将新增境外股票投资5-8亿美元;固定收益投资1-3亿美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暂行管理办法》是今年3月14日由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和央行批准的。在批准前的两个星期,中国外汇储备达8536亿美元,超…  相似文献   

7.
《投资与合作》2007,(7):10-10
6月14日,雷曼兄弟日前完成新基金Merchant Banking Partners IV募资工作。共获承诺投资33亿美元。该基金是全球性基金,关注欧美和亚洲中小型企业的投资机会。雷曼兄弟副董事长Vittorio Pignatti Morano表示,雷曼兄弟自身投资该基金5亿美元,另外约有11亿美元来自欧洲和中东。据悉,新基金将特别关注欧洲市场,将有约12亿美元投向该地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吴振翔 《理财》2011,(4):50
近来时常有朋友问我:"现在通货膨胀的厉害,能不能买些指数基金?应该选哪个指数?"听到这些,我一方面为指数化投资逐渐被广大投资者接受而高兴,另一方面也觉得应该加强投资者指数投资方面的教育,让更多的投资者学会如何在琳琅满目的指数基金里"淘金"。指数代表了股票市场的全部或某一部分,或者说是代表了全部或部分上市公司的价值。从长期的国内外历史来看,股票指数是可以战胜通货膨胀的,彼得·林奇曾言"长期而言股票的投资收益率总是一枝独秀,历史数据证明股票投资收益率要比债券投资收益率高很多",因为"投资  相似文献   

9.
蒋卫华 《金卡工程》2008,12(11):121-122
2007年9月29日,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其首笔投资-斥资30亿美元收购美国黑石集团的股份半年浮动亏损达到7.5亿美元.同时由于发达国家担心对本国战略性行业的收购会危害国家安全,纷纷对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怀着排斥的态度.本文将从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的特点、公司构架及其投资模式等方面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分析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未来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一、合作基金的发展给银行存款带来的挑战 目前,合作基金已成为推动美国金融市场前进的强有力的投资形式。1977年,美国合作基金总额仅为500亿美元,到1992年底已达16000亿美元,其中6000亿美元是1990年之后增加的。据估计,合作基金总额到本世纪末将达到40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回顾与展望 2007年1月ePlanet完成第二期基金的募集工作,这只基金将延续上一只基金的特点,依然是在全球范围投资,但是会以亚洲投资为主。我们一直比较偏好投资第二轮以后的成长期项目,早期项目相对较少。投资金额没有具体限制,几百万美元到千万美元都会考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的中非发展基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也是第一支专注于对非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首期资金10亿美元由国家开发银行出资,最终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运营一年多来,无论是在对非项目投资上,还是在基金的风险管理上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对那些准备走出去的中国本土基金而言,无疑是弥足珍贵的。为此,《国际融资》杂志记者采访了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总裁迟建新先生  相似文献   

13.
信息播报     
《云南金融》2010,(11):20-22
国家外汇局出台QFII新规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2010年10月10日出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简称《规定》),鼓励QFII中长期投资。《规定》将单家QFII机构的额度上限由8亿美元提高到10亿美元;允许QFII机构开立不同性质和类型的资金账户;将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开放式中国基金等进行中长期投资的本金锁定期缩短至3个月;  相似文献   

14.
在华尔街,格雷厄姆、巴菲特、彼得·林奇等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投资大师。然而,在日本,有一位东方人就连巴菲特、索罗斯等都对其投资手法推崇备至。  相似文献   

15.
《投资与合作》2011,(10):14
据花旗集团全球市场部门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对不动产投资信托公司进行投资的共同基金今年已经吸收了37亿美元的新资金,创下自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报告还显示,包括交易所交易基金在内的REIT基金的资产总额已经创下96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超过了在2007年2月份创下的此前高点87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2007年9月初,南方基金公司发行南方全球增强型平衡基金,一天共募集500亿人民币。这是第一次允许投资于海外证券的基金。JPMorgan中国证券主席估计中国将有900亿美元的资金将会投资全球证券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证券期货》2010,(9):18-19
预计到今年年底,全世界接受管理的对冲基金资产将增长至约2万美元,这其中蕴藏的投资机会与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那么作为一名对冲基金投资者,你如何从这股投资热潮中分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18.
《国际融资》2009,(3):60-63
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中国市场已披露4家投资公司募集设立新基金,涉及金额达70.17亿元人民币。其中以中国和比利时计划募集30亿元人民币(约合4.39亿美元)的第二期联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国-比利时直接股权投资二期基金为首。该基金仍将由一期基金管理者海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管理,拟投资中国中小型企业;排名第二的是金沙江创投第三期总额为3.8亿美元(约合26亿元人民币)的风险基金募集;  相似文献   

19.
《国际融资》2011,(11):69-69
东盟正在创建一个新的基金旨在为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这项基金初始股权为4.852亿美元,其中3.352亿美元来自东盟的9个会员,余下的1.5亿美元是由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提供。到2020年,承诺的基金总贷款额将约为40亿美元,其中预计有70%的合作投资项目来自于亚行,预期到2020年用在基础设施的资...  相似文献   

20.
2009年3月1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对冲组合式基金在2008年合计损失了约三分之一的资产。组合式基金的投资标的为基金,通常为退休基金及捐赠基金以创造另类的投资组合。根据Invest Hedge报道,组合基金产业中,管理资金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组合基金目前合计管理的资产总额为7440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