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严学锋 《董事会》2014,(11):82-84
正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国企高管如果得过且过、死守体制内的身份,是否意味着此路很窄甚至穷途末路?"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这个提法一石激起千层浪。长期以来,职业经理人制度在国企远未健全,高管们普遍亦官亦商,这是企业发展的重大短板。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曾表示,希望用两年时间把中国建材的  相似文献   

2.
严学锋 《董事会》2014,(7):88-89
正某种意义上,高管个人持股,要在符合整个经济结构调整、国资改革的大原则下讨论,不可能以激励问题为核心来解决混合所有制问题,本末倒置了。通过混合所有制,激励问题可能迎刃而解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能会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改革。落实这个重大改革的关键是什么?长期任职国企,身为央企中国诚通集团董  相似文献   

3.
郑磊 《董事会》2015,(1):32
在国企和管理机关这个生态圈里,实际上形成了顽固的官场文化。大家彼此有保留,担心以后上下级关系倒错而难以相处,所以是一团和气或者勾心斗角,哪里还有心思和时间为企业发展出力?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的原因有很多。最为人诟病的是产权虚置问题。国有企业作为全体人民的资产,如何为全体人民谋求最大化利益,在目前的国有企业机制下,还无法解决这个委托代理问题。现在的做法就是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行使资产管理人的角色,企业的具体经营由国企管理层负责。如果按照常理,主要以职业经理人的标准要求国有企业管理层,结果应该与私营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区别不大。但这只是一种理想化或者理  相似文献   

4.
严学锋 《董事会》2014,(6):82-84
正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正成为国企最大制度红利之时,在国资流失这一问题上解放思想,同样应该胆大一些,不做小脚女人,破除相关方特别是国资监管者、国企高管身上不合理的枷锁,轻装上阵,成为落实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定海神针。事实上,不积极深化改革才是最大的国资流失。祛魅国资流失正当时作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举措,"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出后被各界寄予厚望。央企中国诚通集团董事长马正武对《董事会》表示,自己对发展混合所有制很乐观。在第  相似文献   

5.
现在国有企业改革变成了一个中国经济很重大的问题,按照最近的政策改革方向就是用混合所有制。但是我对这个方案没有多大的信心。现在很多国企已经是混合所有制了,但是它的机制上还是有很多问题,就说明了混合所有制解决不了国企的问题。60%央企都上市了,上市企业中间也是国企占主要部分。但是这些企业照样出问题,现在中央反腐败反到了国企里面,就发现国企里面有好多的腐败。民营企业有没有腐败?民营企业是不可能有腐败的,因为老  相似文献   

6.
搞好两个置换 推进国企改制深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以后,国企改制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体制障碍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比较突出的是两个置换,如两条拦路虎阻碍着企业改制的深入发展:一是国有独资企业身份的置换,即由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甚至民营企业的转换;二是国企职工身份的置换,即由国家主人向受聘员工身份的转变。从目前一些企业的改革实践看,能否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而稳妥地搞好这两个置换.是关系到企业改制能否深入发展的关键。南京钢铁集团企业改制的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南钢在企业改制中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  相似文献   

7.
宋文阁 《董事会》2014,(4):82-83
正长期以来,用官员来配置最重要的一个"企业家"即董事长的现象比较普遍,近年来同样如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管资本为主,那就是说,传统的国资监管体系中的"管人"思路需要调整要让一大批职业经理人脱颖而出、职业经理人真正成为国有企业经营舞台的主角,出资人则要把握好股东角色定位,这样的话国企才能搞好。  相似文献   

8.
严学锋 《董事会》2015,(1):90-91
以往我们对国企改革的误区就在没有分类,一律向市场看齐。现在发展混合所有制,也不能都混,不宜越混越好一直以来,行政化任免国企高管是主流,国企高管的任免包括任职时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上海市委书记韩正2013年在上海市深化国资改  相似文献   

9.
正过去10年,中国建材集团抓住行业结构调整机遇,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重组民企近千家、为民企老板保留部分股权并聘为职业经理人,无一家"反水",集团快速做大做强,并引领了行业的有序发展。宋志平表示,成为混合所有制试点是国家对中国建材集团多年来改革实践的充分肯定,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成功经验是可以复制推广的。  相似文献   

10.
推进产权改革,无疑会触动甚至改变利益结构,如降低国有股权比重、引入其他投资主体,虽然有利于推动政企分开、在国企建立新机制,但会触动一部分不符合现代公司治理要求的行政权力,也会在短期触动经理人和国企正式职工的职业发展路径,因而会引发各种阻力要真正改变国有企业的机制困局,必须从产权改革破题。只有在国有企业中建立了有多元投资主体的产  相似文献   

11.
严学锋 《董事会》2014,(10):42-45
正"混合所有制的核心是所有权到位,并真正实行市场化运作。以往大家常说国企所有者缺位,因为负责国企投资管理的是所有者的代表,但实际上难以做到真正的所有者到位。但民企有真正的所有者,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企业的所有者就到位了,这是混合所有制的真谛所在。如果企业的所有者不到位,企业是搞不好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混合所有制经济"进行了新的诠释,提出"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混合所有制能够给国企带来哪些变化?"混合"的重点是什么?究竟如何"混合"才能既保持国企的创新优势和竞争能力,又保持民企的市场活力?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周放生副会长,周会长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3.
严学锋 《董事会》2014,(1):83-83
正关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有个收益不能超过激励对象薪酬总额40%的规定,这个比例不低,符合社会主义职业经理人的特点。之所以有的国企高管觉得股权激励力度不够,重要的原因是股权激励没有常规化授予十八届三中全会"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的背景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在实际操作层面该如何完善?韬睿惠悦高管薪酬中国区总经理方晔表示,关键在于推行授予常规化、激励工具多元化、业绩指标个性化。  相似文献   

14.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关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话题持续升温。2015年,国企"混改"即将出台哪些政策?在"混改"的过程中,要注意规避哪些误区?在"电改"与"混改"的双重改革背景下,应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彭建国研究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为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郑作时 《董事会》2008,(9):107-107
谁人不识宁高宁? 有很多人不认识。作为一个大国企的领军人物,宁高宁一直处于幕后,人们知道王石,但不知道他是宁高宁领导的华润集团旗下一个房地产集团的职业经理人。或者还有不少人知道华润,但这些人中也有很多不知道宁高宁。  相似文献   

16.
严学锋 《董事会》2014,(10):36-41
社会各界对混合所有制莫衷一是,多数企业家持观望态度,还有一些企业家甚至是怀疑。作为央企混合所有制的倡导者,宋志平对混合所有制的本质有着怎样的理解?作为改革者的他又将如何应对混合可能带来的命运大转折? 过去10年,中国建材集团抓住行业结构调整机遇,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重组民企近千家、为民企老板保留部分股权并聘为职业经理人,无一家“反水”,集团快速做大做强,并引领了行业的有序发展。宋志平表示,成为混合所有制试点是国家对中国建材集团多年来改革实践的充分肯定,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成功经验是可以复制推广的。  相似文献   

17.
2015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成为改革的重头戏,标志着国企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赋予了"混合所有制"新的内容,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国企民企融合成为下一阶段国企改革破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是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长期以来,单一所有制的国有企业,不同程度上均面临着管理僵化、员工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等通病,缺乏创新思维,缺乏市场竞争力。混合所有制改革能显著提升国企的管理水平、内在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有积极、深远的意义。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而言可谓是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9.
严学锋 《董事会》2014,(5):68-69
正传统国企的一大弊端是所有者缺位。在柳传志的带领下,国企起家的联想走了一条颇具特色的为企业造就"主人"之路,促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真的要想办一个长期的企业,长远办下去,不断调整战略,迎合世界上行业的变化,企业就得要有真正的主人,职业经理人办不到这一点。"柳传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万元起家,30年后总资产逾千亿,国企起家的联想就走了一条颇具特色的为企业造就"主人"之路。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重塑经济利益格局。本文首先分析了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在垄断产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行为博弈过程;在此基础上,用比较制度实验方法,检验了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行为进路。实验结果显示,非国有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期望收益更高,且越早参与获利越多,但其收益会受到交易成本和国有资本超级股东身份的影响;对国有资本而言,其收益不受交易成本的影响,且超级股东身份会使其拥有较高的谈判能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是在不同的运作体制和行为认知的框架上发展而来的,因此,二者的混合开始会遇到较大困难,如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权力认知取向。只有经过较长时期的认知和行为的协调,尤其是坚持市场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才能获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际绩效,同时将国有资本塑造成为"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市场主体,完成国有资本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