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政府的一大手笔!是中国西部人民的福音!去西部去!去西部看看!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心里都在这样想,也开始这样做了。但我也听到许多看过的人回来说“再看看几年吧!现在去,不合适!软、硬的投资环境都不尽人意!” 这就使我们要考虑一个问题:我们西部现在最缺什么?办企业最需要考察的就是当地的社  相似文献   

2.
经理箴言     
把员工做大让领导做小在企业当中,我们经常有很多、很多的讨论,我们经常自我反思、自我调整,我们内部形成了自我否定的文化。但很多人却说:“海尔肯定是不行了,连他们自己都说他们不行了。”这就是一种劣根性的表现,是一种悲哀。其实呢?如果你自己都不敢承认,或者看不到你自身的问题,那你怎么进步,怎么和别人竞争呢?甚至有的企业直到倒台的那一天,还在强调理由,还说“不是我的问题”。《世界是平的》一书说把客户  相似文献   

3.
我有病     
忽然听到湖里有人喊:“救命!救命啊……”唐汉急忙奔过去.一眼就看到了落在水里的女孩。唐汉来不及脱衣服就要往湖里跳,却被一位年轻人制止了:“你不能下去救!”唐汉急着说:“我不下去救.那你快下去救啊!”年轻人回答:“我也不能下去救。”唐汉火了:“我不能下去救,你也不能下去救。这女孩,你让谁去救?”年轻人就说:“领导去救。”  相似文献   

4.
《东方企业文化》2007,(8):42-43
王天凯指出,当前,恒天集团的企业文化迫切需要整合,凝聚起全体员工的力量,把我们最想做的事情共同努力做好,不能按照原有的方式去做。我们倡导什么,鼓励什么,如何引导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什么手段和方式,这些都要创新  相似文献   

5.
如何对待风险?企业的决策过程中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侯为贵曾经对“风险”有过一次精辟的描述:“所有市场都存在风险,企业就是在不断面对风险,竞争和危机,在矛盾中成长起来的,所有企业都是这样。就看你怎么样去面对,怎么样去把握风险。”  相似文献   

6.
和平 《中外管理》2010,(5):34-35
为公司的成长和革新而操劳的CEO们你们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甄选市场、产品和经营策略那么,何不尝试让你和你的员工做到去繁就简事半功倍呢沸沸扬扬的丰田召回事件又让企业规模和管理品质的矛盾成为热点话题。“大企业病”似乎成了一道魔咒,我们熟知的跨国巨头几乎都未能幸免,有的甚至一病不起。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使公司成长的最有效的方法不仅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学会“简化”。  相似文献   

7.
作为企业的头儿要有善于把握大局的能力,在眼前一堆事情里你能不能找出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来,找出制约发展的根本问题来,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是否会对其他问题产生什么影响?这种很快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另一方面,要有一种对一件事一抓到底的韧劲,在中国企业里,往往是领导做出一个决策之后,在向下传达过程中都有衰减或偏差。如果你不能一直盯住,很多事你以为已经到位,下面往往还没开始干。我们的做法是:一件事从头到尾抓出一个模式来。然而再去“克隆”它,成功率非常高,这恐怕也是一种中国特色吧。虽然我是1万多人企业…  相似文献   

8.
笑口常开     
未卜先知某人自称是先知人们问他:“你是先知的标志是什么呢?他答:“我能知道你们心里想些什么?”“我们想什么呢?”大伙儿问O他答道:“我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他根本不是个先知,而是个十足的骗子。”’贼相一个暴发户,从前做过贼,他要秀才讲故事给他听,秀才讲了下面这个故事:过去,有个识字不多的人出外经商。船停泊在江心寺。他和朋友们一块离船,到寺里去游玩c玩着玩着忽然看见墙上写有“江心赋”三个字,他扔下朋友就往回跑,一边跑,一边大声喊船家说:“这里有‘江心贼’,不可久停,快开船!”说着,急忙跳到船上。朋友…  相似文献   

9.
曾庆学 《人力资源》2007,(2S):24-27
能推动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员工,我们要提上来,影响和阻碍企业发展的员工,我们要降下去;符合“企业人”标准的员工,我们要留下来,不符合“企业人”标准、影响企业文化的员工,我们要“请”出去。 尊敬的员工,你可以影响企业的短期生存,但你千万不要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你可以影响企业的阶段发展。但你绝对不能影响企业的文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人生如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前有一位智收了很多学生,其中有个学生向他请教:“老师,我有时感到前途茫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你能讲讲我的价值吗?”老师从他的口袋里拿出一块光溜溜的石头,对他说:“你先帮我做件事情,我再告诉你人生的价值。你把这块石头拿到集市上去卖,但是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相似文献   

11.
刘琰 《人力资源》2004,(12):34-36
问:您最欣赏哪句识才箴言?答:列宁说过:“任何时候都不能讲没有人才,关键是看你想不想去发现人才。”问:您最崇拜哪位著名企业家?答:已故的美国钢铁之父卡内基。他的碑文是这样写的:“一位知道选用比本人能力更强的人来为自己工作的人安息于此。”这是他生前写好的墓志铭。  相似文献   

12.
移动生存     
《政策与管理》2008,(18):8-8
每次出门之前,你必须随身带的东西是什么?标准的答案是:钱包、手机、钥匙。只要带上这三样东西,你就可以安心的走出房门,搭上交通工具,去你想去的地方,从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移动越来越多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而固定在一个场所里“朝九晚五”地上班下班倒成了一种“变态”。计算一下每天有多少时间能坐在办公桌前.又有多少时间奔波在拜访客户、赶赴约会的路上,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13.
<正>“拿什么去吸引优秀人才?”作为老板,是否经常会这样叩问自己?有竞争力的薪酬、舒适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企业声誉以及成就感和地位等,都是有吸引力的。但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些提供高薪的企业并不能吸引人才,但是展示了培训优势的企业却做到了。因为高薪并不能体现企业的某种文化,而完善的培训体  相似文献   

14.
—凡 《中国就业》2007,(6):58-58
一、认真了解企业文化和规则 每家公司必然都有着诸多成文的或不成文的规则,而且一般来说,这些“规则”(或所谓企业文化)乃是公司的精髓与灵魂。这些规则你要对其了如指掌,烂熟于心,无条件地去遵守。切忌逞英雄,天真地奢想去改变它们,否则.你只会成为“除旧革新”的殉葬品。  相似文献   

15.
孟波 《企业活力》2002,(11):60-61
<正>前不久,一家私有企业的老板找我咨询时十分困惑地说:“为什么有的老板总是有那么多休闲的时间,且生意还不错;而我一天忙到晚,不但企业越来越没活力,而且生意越来越差呢?”我问他;“是不是企业的大小事情都要亲自过问呢?”他的回答是:“如果你不亲自过问的话他们做得好吗?”我告诉他:这就是你的原因之所在,你做了你不该做的事。 纵观我国目前的许多企业,特别是家族式的企业,大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显然,这是由于不正确的管理方式造成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从不自己去完成每一件事,而是花时间去鼓励手下去完成,尽力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著名的A管理模式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  相似文献   

16.
沈佩君 《乡镇论坛》2008,(33):46-46
亲爱的孩子,恭喜你考上大学。30年前大学录取率不到一成时,“大学生”三个宇让人肃然起敬;但在录取率往百分百飙升的今天,不管你每科平均不到12分或超过88分,你们都叫“大学生”,何其幸运。看看大陆跟你一样年纪的孩子,每年考生1000万人,录取率五成多,考题比我们难得多,压力也大得多。但为了脱贫,他们的成就动机像沸腾的水。也许你会说,台湾是台湾,大陆是大陆。孩子,政客可以这样说,他要的是选票;但是你不能这样说,因为这是你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所有的战略都应当注意一个聚焦点。我们的战略聚焦点往哪聚呢?就是要形成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你这个企业、这个国家、这个地区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竞争将必败无疑。那么这个核心竞争力是谁完成、谁提出的呢?是人才。 西方学者检测一个城市、一个企业有没有战略,不是在书本上,而是存在于我们头脑里面。比如我们问一个企业:你有战略吗?你有人才战略吗?他们回答说:有的,我给你念一段。别念了,  相似文献   

18.
张小平 《英才》2004,(9):102-105
“你知道老总们最喜欢哪种女孩子吗?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女孩子!”“你知道老总们最烦哪种女孩子吗?是那种招之她不来,挥之她又不去的女孩子!”在这个轻浮流转的时空中,用两个月的耐心去猎取一次爱情都显得过于奢侈!在老总们的心里,婚外情就是午夜的一场三级片,在对爱情进行长达两个小时的亵渎后,兴奋了、满足了,然后  相似文献   

19.
投资人最想知道的是“经营逻辑”。逻辑也就是你去怎样思考一件事。下文有13个有关“经营逻辑”的问题,它们是投资人判断的依据。假如你能把这13个问题的答案都准备好。还不能保证一定会有投资人给你投资,但是他们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20.
1997年12月3日,我们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吊唁亡灵.途中,我们问出租车司机:“你恨日本人吗?”他说不恨.我们问为什么不恨?他说我现在和老婆都下了岗,孩子要念大学,生活都成了问题,哪有什么时间去恨日本人.这句话,像一把利剑,深深刺痛了我们的心,也从此改变了我们对自己工作的认识.战争年代落后就要挨打,和平年代落后一样要被欺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转换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我们多为企业解决一些营销难题,我们的企业就会更强壮一些,我们的下岗工人就会少一些,我们的民族血性就会多一些,而不是这样因为生活问题而变得麻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