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创始珠算?周全中靖玉树教师《数术记造辨析》珠算是从刘洪始,还是从天目先生始:“从《数术记遗》的文体结构看,徐岳共向刘洪提出过两间。第一问是:‘余时问曰,数有穷乎’,刘洪的答词是从‘吾曾游天目山中’起,到‘循环之理,岂有穷乎’为止。这一段内容,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 ,笔者到一偏僻的小山村帮助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顺便带了几期《中国工会财会》 ,打算晚上休息时好好学一学。谁知 ,第一天晚上休息时 ,刚从包里拿出《中国工会财会》 ,就被几位前来询问法律知识的农民朋友抢了去 ,一人一本认认真真地看起来。他们边看边嘟囔 ,有的说 :“咱长这么大 ,只看过《人民日报》、《农村大众》、《山东人口报》和一些文艺生活方面的杂志 ,还是头一回看《中国工会财会》哩!没想到工会的同志把这本杂志办得这么好 ,这么吸引人 ,让人增长了知识 ,大开了眼界。”有的说 :“《中国工会财会》不仅版面活泼 ,栏目众…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荀况所写《劝学》名噪一时,传承至今,个中三昧值得世人比对体会,其文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之,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在学习上,孔子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  相似文献   

4.
营销兵法     
《中国保险》2001,(5):51-51
《财富》杂志所列的500强公司的许多执行官认为,孙子兵法是当今世界商业大战中出奇制胜的法宝。孙子描述的几个取胜要素如下:制订战略计划。他写道:“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同时,孙子还强调了尽量避免发生流血冲突的重要性,他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通过对自己公司和其他公司各自的优势和弱点分析,以及市场环境细致的评估,就可以:“知彼而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如果能够掌握天时和地利,那么,你必定会获得胜利。  相似文献   

5.
看了《金融经济》第八期上发表的文章《银行监管,关键在哪里》,很受启发。作者对当前金融违规屡抓屡出,金融风险屡堵屡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银行监管的关键在人,特别是在“一把手”身上。本人认为这确实是中的之见。不过掩卷思之,又想到了另外一问题:那该用什么来管住人,特别是“一把手”呢?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解决矛盾的关键通常在事物的内部,而不在事物的外部。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搞好银行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全在于银行的内部结构能不能有机地、主动地、有力地筑起一道屏障,抵制某些人特别是“一把手”的道德风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  相似文献   

6.
廖宗亮新近出版的金融小说《柴进办银行》,书脊上有《书的自白》:“看我,等于看一出官场、商场、金融场博弈的好戏。”连日风雨交加,我便在风声雨声的陪伴下解读这出诙谐而不离沉重的好“戏”。《柴进办银行》中,爪洼县县令宋江曾对柴进说了这么几名话:“银行是朝廷的,银子也是  相似文献   

7.
高山流水春秋时期有位著名的琴师俞伯牙,一天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平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俞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广陵散琴曲又名《广陵止息》,汉魏时期,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平沙落雁此曲又称《雁落平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梅花三弄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的洁白、傲雪凌霜之高贵品性,来…  相似文献   

8.
林伟 《理财》2005,(12):31-33
《哈佛商业评论》说:“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倾听!”比尔·盖茨说:“除了彼得·德鲁克的书以外,还有哪些书可以看呢?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张瑞敏说:“我也成了德鲁克迷,到处搜集他的著作。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因为常常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相似文献   

9.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闲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庄子《大宗师》庄子在《大宗师》里诠释的“坐忘”,是一种人与道的合一,即心之遗忘。放在生活中,心之遗忘是否就是一种忘我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偏远县城人民银行的员工。那天我正准备去上班,忽听到“咚、咚、咚”几声清脆的敲门声响起,我开门一看,眼前站着一男一女两个陌生人。男的约摸四十八九岁,身材消瘦,戴一副宽边眼睛,女的较矮,偏胖,脸色有些憔悴。男的心急,还没等我发问,便先开了口:“请问,您就是老李吗?”对于一个既没有事先约定,我又不曾相识的人来找,我心中直犯嘀咕:他们是不是找错人了?因为我们单位还有几个姓李的,说不定他们要找的是别人,而不是我。“请问您要找哪个老李?”来人见我心存疑虑,连忙解释:“我们已经问过传达室的人了,知道要找的人就是你!”我看他们心切,手里还提着一包东西,知道他们可能遇到麻烦事了,便说:“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到我办公室去说呀。”“去过了,去过了,我们都去过几次了,只是一直没找到你,听办公室的同志讲,你下乡了,今天听说你回来了,  相似文献   

11.
1993年 ,正值春雨飘飘洒洒 ,我怀着几分滋润 ,如泛绿的柳丝儿来到人行宿松县支行报到。上班第二天 ,行长递给我一本《中国金融》杂志说 :“这是我们金融系统的权威杂志。”接着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搞金融工作 ,不看《中国金融》是不行的。你看完这本再到我这里来拿。”说起来也怪 ,这人世间的事情真是怪得很 ,如果说这是缘份吧 ,却又很难说得清。有些看似无缘的事情 ,却有了情真意切的缘份。打从行长手里接过《中国金融》 ,我似乎一下就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在心里暗下决心 :《中国金融》 ,不管千万里 ,我将始终追随你。由于我是半路出…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家》2007,(12):91-91
阮囊羞涩 《世说新语》记载,晋朝人阮孚曾持着一皂囊,行游于会稽。有人问他:“你囊中装的什么东西?”阮孚答道:“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阮囊羞涩”是反其意而用之,形容金银匮乏,袋里无钱。这一典故经常被人们引用,杜甫《空囊》诗中说:“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新颖别致。  相似文献   

13.
相传,古时候有个老秀才,发现他唯一的儿子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后,便写下了一首《戒赌诗》送与儿子:“贝者是人不是人,只为今贝起祸根,有朝一日分贝了,到头成为贝戎人。”秀才的儿子拿到这首七绝诗后,不解其意。老秀才这才语重心长地耐心向儿子讲解:贝、者合起来为“赌”,  相似文献   

14.
永恒珠侣情     
时值初夏 ,四月既望 ,我骑车沿 2 0 7国道 ,迤逦西风疾驶 ,来到相隔二百公里 ,阔别二周年的亲密的伴侣、珠友—田秀英同志的茔地。我把带来的鲜花、美酒、果品和几本《齐鲁珠坛》杂志放在石台上 ,深情地说道 :“秀英 ,我专程从河南邓州老家看你来了。你醒来吧 !这些礼物是我的心意 ,你尝尝吧 !这十几本《齐鲁珠坛》都有我们俩发表的作品 ,你临别时的夙愿实现了 ,放心吧 !我还在继续努力写稿。这些日子我时刻没忘却你 ,我们的挚情永远在初恋。你最喜欢写诗 ,我送给你一首 ,以抚慰你那寂寞之心。”于是我满怀深情 ,朗声长颂 :敬献一束鲜花 ,你…  相似文献   

15.
看轻自己     
古人消暑纳凉诗,最早见于《诗经》,《诗经·幽风·七月》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意思是说三九隆冬把冰雪藏储起来,到夏时纳凉用。屈原《楚辞·招魂》中亦有“挫糟冻酎清凉些”之诗句。唐宋描写暑热的诗很多。王维《苦热行》道:“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白居易《苦热》道:“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不堪逢苦热,犹赖是闲人。朝客应烦倦,农夫更苦辛。”宋代戴复古《大热》道“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用水沸如汤,背汉湿如泼。”这些诗把夏天干旱燥热情景,形象贴切地描写出来了。古人怎样纳凉消暑?历…  相似文献   

16.
清代文人纪晓岚在所著《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中记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县官死后到阎王面前禀报,“吾为官虽无赫赫政绩,却十分清廉,所到之处只喝凉水,连一杯茶都不尝。”阎王听罢,不以为然地说:“设官是为兴利除弊,为民办事,如果不贪就是好官,那不如在堂上设一木偶,连凉水都不用喝,岂不胜于你?”那县官被问得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17.
孔子在《论证·述而》篇中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思是说,如果财富可以正当求得的话,即使做下等差役,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是正当求得的钱财,那么我还是去做我喜欢做的事。在这里,孔子讲了三层意思:首先他肯定了钱财是自己所求的;其次他强调了求取钱财方法的“正当”性,只要“正当”,即使做下等差役也愿意。下等差役即“执鞭之士”,是作为读书人的孔圣人所不齿的,但是与其以不正当手段求取钱财,他宁肯做“下等差役”,靠体力劳动去收获。其三如果不能正当求得钱财,他还是去做他喜欢做的事。他喜欢做的…  相似文献   

18.
一次,一个老鞋匠正在和几个老人闲聊,走过来一名穿戴入时的妇女,送来一只皮鞋问老鞋匠:“师傅,你看这鞋能修吗?”老鞋匠看了一眼,说:“您看我有活正忙着呢,您如果着急,里边还有几个修鞋的。”那妇女的确不愿意等,就朝里走去了。有人便不解地问老鞋匠:“为什么有活来了,你却给支  相似文献   

19.
买房子的情侣 2000年8月,湖北省安陆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部来了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他们二十四五岁左右的年纪,看神情,很像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只见两人在一张商品房开发销售图前仔细“研究”着什么。男青年还自言自语地说:“嗯,价格还不怎么贵,只是地段和结构不很理想。” 见此情景,销售部的一位漂亮的女职员赶紧微笑着迎了上来,问道:“两位是否要买房?” “是的,我俩国庆准备结婚,想在你们公司买一套房子。”男青年看了一眼身边的女青年说。 “我们公司去年开发的一幢商品房,在某某小区,地段和结构都不错,还剩下最后一套,”女职工见有生意上门,热情地介绍说:“我可以马上陪你们去看样房。” “只剩下最后一套,没有挑选的余地,能不能给一个优惠价?”女青年问道。 “价格问题,得由我们经理作主,我打电话让我们经理  相似文献   

20.
难忘的 1 997年正月既望 (农历 1 5) ,我的伴侣田秀英同志病情稍有好转。是夜月园风清 ,我俩依栏赏月索句。我拿来几本《齐鲁珠坛》交与她看 ,阅毕她兴致勃勃地说 :“我看过许多珠坛刊物 ,都无过《齐鲁珠坛》 ,它有强大的生命力 ,是有发展前途的。从我的眼光看 ,一定会在 2 0 0 0年初 ,知名度将誉满海内。”我点头信然。沉思良久她接着说 :“我知道我是不能同你跨过世纪了 ,是桩憾事。只希望 2 0 0 0年到来之时 ,把我所写的诗词与《情系珠坛》趣解十例送到该刊发表。那时正是庆贺创刊廿周年的日子以表我对珠坛的厚爱与敬意 !”秀英的眼光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