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购买意向是消费者采取购买行为的基础。了解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有助于判断并预测其未来的购买行为。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手机消费意向的研究,从描述现状入手,围绕手机品牌、购买时间、价格、功能、外观、促销活动、广告及参照群体等来揭示影响大学生手机购买意向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我国手机经营企业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手机消费市场中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安阳市两所高校在校生将近30000人,孕育着巨大的手机消费潜力。通过对其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发现,安阳市大学生手机拥有率高达86.2%,购买手机多用于联系亲友,产品以国外品牌为主,而且更注重产品的款式等。因此,应全力打造大学生自己的手机,继续推行中低档的价格路线,并采取灵活多样的促销措施。  相似文献   

3.
伏晓东 《商场现代化》2007,(22):221-222
大学生是手机市场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消费群体。对其调研表明,手机品牌是影响大学生购买手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品牌集中程度高,国外一线手机品牌占强势地位,国产手机虽然位居前列,但与一线手机品牌差距甚远。为此,我们应该用产品品质树立知名度和美誉度,用产品独特的内涵明确品牌的定位,用新的品牌营销策略提高品牌认知度,用服务建立品牌忠诚度。  相似文献   

4.
透视大学生手机消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大学生手机消费有其群体特点,对大学生手机消费的特点进行研究并针对其消费提出相应的建议对手机生产商和零售商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者细分市场,其中大部分人虽然拥有较高的消费倾向,但由于受预算约束,消费趋于理性。而手机曾经作为耐用品,却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从营销模式概念及手机营销现状入手,以江西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结合尼尔森市场调研公司和自行发放的300问卷对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手机价格、大学生品牌忠诚度、手机营销渠道对手机营销模式均有不同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提出如何建立手机品牌认知度,并以广告渠道和组合法推销模式的大学生手机消费营销方案。希望能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手机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6.
使用“首都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调查”数据,对首都十所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媒介使用情况进行研究.从网络信息消费结构视角出发,分析大学生上网获取学习信息、获取生活信息、上网沟通交流和娱乐休闲的媒介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手机是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首选媒介,电脑次之;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媒介使用存在结构性差异;大学生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三种媒介消费不同类型网络信息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使用的媒介存在替代效应.提出了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媒介使用自由度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使用的手机产品一直是手机生产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作为未来消费的主力,大学生目前的消费状况,将会影响到手机市场的前景.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手机价格和外观较为敏感,周围同学和朋友对手机购买决策影响较大,大学生比较关注于手机性能和品牌等因素影响着手机市场的销售.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告》2006,(11):165-165
中国大学生作为市场消费的新锐,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中国高校学生对于手机类产品和运营商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其消费行为以及相关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日前,中国校园传媒获悉,环亚在线传媒顾问公司针对高校大学生做的一次手机及通讯商产品和品牌态度进行独立调研后,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并力求通过此报告的数据来解读中国大学生购买、使用手机以及对选择移动运营商服务的消费市场和消费行为。本次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五个城市的在校大学生中进行,调查内容涉及手机品牌知名度、品牌认知度、品牌渗透率、品牌引力及企业形象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手机在大学校园呈现普及的态势,手机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从手机使用对大学生学习、日常生活及大学生手机消费习惯的影响入手,以此为基础,以期能为提高大学生对手机的认知程度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大学生作为主要的消费群体,是生产厂家值得重视的一部分群体,因而各种营销的手段开始进入大学,通过提高品牌自身的知名度来刺激大学生消费,通过这样的营销方式使得自己的手机品牌尽快占有大学生市场。笔者通过对大学生的消费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手机市场营销策略的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购买服装时,如果一家服装店不能让顾客试穿的话,有很多顾客就会马上离开;购买品牌电脑时如果消费不能亲自试试性能感觉一下质量,大多数消费就会对其质量表示怀疑;购买手机时如果销售人员不太愿意让顾客试验效果,顾客马上就会扬长而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手机消费大户,品牌美誉度是影响其消费的重要原因。作者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一系列衡量指标,分析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国产手机品牌美誉度与国外手机品牌的差异,并探索产生该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国内大学生心目中,国产手机品牌的品牌美誉度不及国外手机品牌,价格低廉是国产品牌手机的唯一优势,国产品牌手机在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良空间。  相似文献   

13.
缪怡  尹勤 《消费导刊》2010,(3):10-10,12
80后是当前最具电子产品购买欲和购买力的消费群体。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发现:80后手机和电脑拥有率最高,分别为98.4%和60.0%;多数人因为生活学习需要购买电子产品;购买电子产品时,80后最关注产品质量,对电子产品消费较为理性。根据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了电子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大学生服装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在购买服装时的行为特点。通过对某大学在校本科生的性别、年均服装花费、购买因素及着装风格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可得出:大多数同学购买服装的态度较为理性,购买服装倾向于休闲类服饰,大多比较看重服装的质量、款式。在整体消费水平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女生会用更多的钱来购买服装。通过对大学生服装消费的调查,分析总结大学生服装消费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服装消费观念,及针对大学生服装生产销售的整个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影响大学生手机消费行为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瑛  吴容玮 《商场现代化》2008,(12):154-155
大学生手机消费是一个充满巨大活力和空间的市场,也是手机产业面临激烈市场竞争所必需拓展的市场。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手机消费行为的研究,分析了目前大学生手机消费行为的主要特征,围绕品牌、质量、价格、功能、外观来揭示影响大学生手机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手机产业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大学生电脑购买意向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洁  尹勘 《市场研究》2008,(6):17-18
<正>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电脑应用日益普及,大学生作为高科技、新技术的领军人物,其电脑消费市场不容忽视。对当代大学生电脑购买意向的深入调查不仅可以帮助厂商和销售商制定更适合大学生的营销策略,还可以协助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大学生的消费倾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7.
<正>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的冲击,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手机产品也未能幸免;此外,近一年来,手机产品缺乏革命性的换机功能,以及3G手机市场即将全面启动,造成不少消费者对购买新产品持币观望,综合来看,消费需求趋于保守与技术驱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三亚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三亚市大学生有着积极的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消费动机主要体现为实物需求、强身健体与消遣娱乐;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性体育消费为主,主要体现在购买运动服装、运动饮品、体育运动器材等方面;体育消费水平目前还处于中低水平。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经济条件的限制,物价水平高,闲暇时间少。建议遏制炫耀性体育消费,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优化体育消费供给,满足体育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9.
张怡宁  张坤瑞  左恒  李坚 《市场周刊》2020,(13):0166-0166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成为当下大学生最主流的购买物品的方式。大学生作为消费者除了生活费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当面对超出自己当前消费能力却具有消费倾向的商品时,在花呗京东白条等信贷产品的加持下,他们拥有了选择提前消费以满足自己需求的方便途径。这促使了部分不理性的大学生超支消费,通过分期付款购买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商品,电子商务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校园网络的高速发展和迅速普及,手机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的校园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消费在大学校园日益盛行。本文以中国农业大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和网络问卷调查形式对大学校园手机网购现状展开调研,根据可靠的一手材料分析其特点。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消费的认可度较高,对商品的期望值较高,对手机网购确认程度不一,总体满意度有待提高。调查还发现,大学生的性别和学历对校园移动互联网消费存在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