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产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阐述了住宅消费保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地位,在此基础上指出政府解决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保障问题的必然性,认为政府应该在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保障中承担主体责任,进而制定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全面分析了云南民族地区城市弱势群体年度分布状况,以民族自治州、自治县为重点分析了城市弱势群体地区分布状况,并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身份构成四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弱势群体主体构成状况,阐明云南民族地区城市弱势群体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教育问题尤为突出,教育救助制度对于保障弱势群体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家庭的脱贫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故此专家学者在城市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方面做了不同角度的深入研究,本文对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归纳,以期对我国教育救助未来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城市社区建设,但目前社区建设主要在物质资源建设方面所停留,从而对社区人力资源的开发所忽视.本文就从当前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问题入手,对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关键环节、标准等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对策和建议,其中特别关注了社区人力资源中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城市中的弱势群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苗萌 《经济论坛》2004,(9):103-105
近年来,在媒体和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弱势群体”这个概念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仅仅限于理论研究。自从朱镕基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弱势群体”这个概念之后,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政府也开始正视弱势群体问题了。那么,什么是“弱势群体”,城市农民工是如何成为弱势群体的,他们的状况如何呢?本文主要就这些问题做初步探讨,以促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特征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民省 《生产力研究》2004,(12):124-125
90年代初,我国社会形成了一个收入水平很低且具有相当规模的弱势群体。他们主要由贫困的农民、进城农民工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组成,而且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快构建社会弱势群体综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弱势群体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弱势群体具体表现为经济地位低、政治社会地位低、受教育程度低、心理素质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体制转型、社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分配机制不规范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造成的.文章拟对弱势群体的特征及成因进行综合分析,以求能够发现和提出比较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从民事诉讼的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迟迟未能纳入法治的轨道,直到<法律援助条例>的颁布,弱势群体保护才有了司法保护的径由.但司法机关在民事诉讼中应如何界定弱势群体、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意义何在、如何为弱势群体提供司法保护却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的发展,弱势群体保护问题凸现.如何加强保护弱势群体已关系到社会稳定,可持续和谐发展.因此,加强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将成为当前社会变革及结构转型时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之后,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速,各种城市病凸显.其中"城市村"作为各种城市问题的集中体现,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笔者调研发现我国在经济改革中,被改革淘汰的社会弱势群体,在城市中逐步聚集形成一种新类型的城中村.这类城中村具有传统城中村的显性特征,却有比传统城中村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可能将长期伴随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弱势群体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一群人,对于弱势群体,往往法律都不能给予他们充分的保护。目前,分析我国的司法机构和相关的法律条文,可以发现,针对我国弱势群体的诉讼和司法救济的现状并不理想。本文首先对我国的弱势群体从法律方面进行定义,进而分析了当前我国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于2003年出台了《法律援助条例》,为我国的弱势群体获得法律援助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许多法律援助实施不足的情况.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地区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实施不足的分析,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温暖工程"是一项针对弱势群体进行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的社会公益事业,本文以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为出发点来思考温暖工程开展实施中的一些问题.作者首先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阐释了我国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然后指出温暖工程目前在实施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函待改进的方面,最后从满足弱势群体教育需求的角度提出了今后温暖工程开展和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辛洪云  王翠萍 《经济师》2007,(9):100-101
城市居民的居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文章从我国城市住房制度和居住权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方面,分析了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居住权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在规定居住权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我们的社会中,弱势群体问题正在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现象.弱势群体问题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还是一个法学问题.本文从人们普遍认为的弱势群体涵盖的内容出发,从法学的角度分析弱势群体的特征.接着提出了我国目前弱势群体法律保护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向题阐述了一些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做好弱势群体的危机管理工作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并对弱势群体引发危机的理论、弱势群体危机管理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对相应的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社会转型成本.不可避免地逐渐产生了“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指在城市中那些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中,不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生活处于困境的人。弱势群体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经济上的匮乏。文章就弱势群体医疗保障的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虽然弱势群体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提出了许多的解决方法,但这些方法太多是探讨如何对弱势群体进行保护,对于如何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加以研究和解决,却显得不够。文章就我国弱势群体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满足广大弱势群体的公共文化需求是时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要义之一。文章在对东、中、西部三个城市的残疾人公共文化消费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揭示了当前弱势群体在文化权利上面临的困境。研究表明,既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没有惠及广大弱势群体,当前弱势群体的公共文化消费水平十分低下。其中,个体地位结构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政策倾斜性配置水平以及无障碍环境是制约残疾人这类弱势群体公共文化消费水平的显著因素。文章认为,要确保弱势群体的文化权利,政府必须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性配置,构建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供给模式,坚持服务为本的逻辑,构建弱势群体的参与机制,并试点向弱势群体发放文化消费补贴。  相似文献   

19.
以城乡贫困人口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弱势群体已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一大难点问题,如何救助弱势群体,使他们尽快过上"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就变得非常关键.本文试图探讨在目前阶段弱势群体必须依靠政府的救助,而其他方面如弱势群体自身和民间力量都无法使弱势群体问题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弱势群体道德失范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所谓道德失范,也叫违规、越轨,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主要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负面作用的破坏性越轨行为.之所以今天弱势群体成了道德失范的高发区,总体来讲,根本原因在于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