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东方求稳,西方思变;中国重伦理,西方重法制,"人治"是中国典型的文化特征;西方重逻辑和实证,中国重直觉、经验和体悟;西方注重"专",东方崇尚"博";东方崇尚"圆",西方崇尚"方"等方面.我国私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文化约束主要有:重稳定轻变革、重短期轻长期;重伦理轻法制;重经验轻学习;某些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集权意识和官本位思想的残留等.因此,企业主应与时俱进,学习西方先进的市场经济理论,借鉴西方先进的市场文化成果和科学精神改装自己的企业制度;淡化传统的传承观念,催化企业内部人事制度创新;逐渐建立具有独立人格的企业治理制度.政府部门应树立市场经济文化观念,优化政府职能;淡化权利观念,加强服务意识;依法行政,彻底杜绝以权谋私的现象,为私营企业制度创新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西方绝对君主制和东方专制君主制特征的比较,认为俄国君主制是间于西方绝对君主制和东方专制君主制的一种体制,本质上还是更多偏向于东方专制君主制,同时正是这种体制的性质诱发了俄国的革命。  相似文献   

3.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小说家维.苏.奈保尔是一位备受攻击的人物,其主要原因在于奈保尔没有放弃他的道德立场,质疑、讽刺、批判他的母国印度,因此成了众矢之的,构成了同第三世界的守护者、批判家爱得华·萨义德的冲突。奈保尔被认为是在书写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具有浓烈的"东方主义"色彩。然而,通过对《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奈保尔以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力图客观书写今天印度的百万叛变,并构成了由印度人口述的编年史。因此,结合奈保尔的社会文化背景,读者应以宽容及客观的态度阅读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一、人性假设的历史考察 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①主张人本性是"恶"的,所以有"善",那是人为的结果;后来,哲学家王安石又说:"性生情,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②明确提出:人之初,无善恶,人的善恶是从情而来的,是后天(环境)习染而成的.  相似文献   

5.
王驰 《西部金融》2003,(9):56-57
联合国对"文盲"的新界定是:"一、文化水平低,不识字,不能阅读的人是文盲;二、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是文盲;三、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是文盲".比尔·盖茨说:"在21世纪,不会在网络上办事的人将成为文盲".为区别于传统的文盲,人们把"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称作"现代文盲".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企业的管理思想中,民族实业家的管理思想绝对占有一席之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和"的优势;善用自身优势,创造名牌产品,重视市场营销;注重西方科学管理思想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有机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经营管理;重视企业战略管理;灵活的经营指导思想。对民族实业家的管理思想,既不能评价过高,也绝不能评价过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会计信息失真,提出治理对策:一是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委派制".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强化内、外部监督.三、严肃财经法纪,加大惩罚力度.四、建立健全民事赔偿制度,提高造假成本.五、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普及会计电算化.六、加强"软控制"建设,注重人的素质与品行.  相似文献   

8.
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之间究竟存在着多大的对立?我认为这是一个假命题,根本上的对立存在于各自的内部:即所谓规范的物业管理与滥竽充数的物业管理之间的对立,还有现代业主和问题业主之间的对立。我们对问题业主的批判和维权业主对无良物管的反抗,本来是两条正好平行的战线,只是因为项目失败后的恶性循环才造成了“张飞战岳飞”这一类的交汇,而这种对立的实质则在于从追逐权力到正视权利的转型过程。东方的历史是权力接力史,西方的近代史则是权利发生史。在等级森严的背景下无权  相似文献   

9.
一、新形势下实现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的制约因素 1.思想认识上存在障碍.当前主要存在"三化"倾向:一是"虚无化".一些同志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事情,应和业务工作各行其是,不可混淆,抹煞了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对业务工作的内有驱动力.二是"片面化".有的同志认为,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读读报、开开会、谈谈心等.这种片面狭隘的认识,将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孤立化,总以为业务工作上去了,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也就自然好了.三是"对立化".这种同志看不到机关思想政治对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认为在机关中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妨碍了业务工作,把二者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是中国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型的奠基人之一,他主动学习西方新思想,对康德、柏格森、达尔文、罗素等人的学术专著均有涉猎.他的"趣味"说正是中西方思想融合后的产物."趣味"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他将"趣味"这一美学范畴从抽象的理论概念变成浅显易懂的实际应用,由传统的审美欣赏上升到人生观高度,同时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美育思想--"趣味教育".  相似文献   

11.
异质文化语境中考察异国或异国人形象的建构正在成为国内文学研究界的一个新热点。针对美国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问题,本文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人形象,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和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三方面展开对比分析,借助赛义德的“东方主义”话语理论,引出在西方政治经济的权力话语支配下中国人形象他者化论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与现代法治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理念包括法治所追求的伦理基础和价值理想.法治理念之普遍诉求在于实现约束国家或政府权力,保障人权和公民权利与自由.限制权力和保障权利的精义在于法治之"法".现代法治之"法"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当代中国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作为法治理念的普遍诉求,与中国特色及其本土资源形枣共鸣并达成共识,是一种最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前期的美学思想是一种强调自我表现的主情主义.他非常重视文学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主张"生命底文学".生命的文学要求创作主体做一个"伟大的婴儿",做一个"乐观的人".同时,他重视文学与情绪、节奏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学的本质是有节奏的情绪的世界".正因如此,他倡导诗歌的表现自然而然,"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认同宗白华的"诗人底宇宙观以泛神论为最适宜"的思想.他的泛神论思想是在"五四"文化语境中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五四"精神结合的综合体.这一思想激发了他对文学本身的理性思考和创作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许多人有着共同的感触,只要一谈到发展,其行为主体除了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担当,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诉求.由此出发,其合理的顺延就逐渐地形成了导致"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源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上述发展概念的拓广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斯密的理论假设,市场经济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其本质特征是理性"经济人";另一个是管制市场的政府,其角色定位有如"守夜人".无独有偶,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司马迁也将社会上活动的人描述为"两者":一是社会经济的活动者,他们都是忙碌奔波的"利者";一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者即政府,其理想角色是充当一个顺应社会经济自发发展的"善者".斯密的"两个人"假设与司马迁的"两者"描述既有同工异曲之妙,又有交相辉映之趣.比较二者,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信不信由我     
推销是一个说服过程.人们通常说:"信不信由你."但我认为"信不信由我".因为,信与不信是一个结果,是人家的自由,但是导致结果的却是过程,取决于说的人,而不是听的人;如果说得有凭有据,真诚感人,那么对方就不能不信.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叙事学原理,通过对涉藏题材电影《防弹武僧》的情节、结构、策略等方面的分析,剥离出电影中隐含的西方人观念中的西藏及西藏喇嘛形象,即一种被建构的雪域文明。同时归纳出形成这种观念的四点原因:一是由来已久的根植于西方人头脑中的东方主义知识体系;二是某种政治力量对舆论别有用心的操纵;三是在现代性反思过程中对神秘的宗教号召的回应;四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构想。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要构筑符合中国现代化水平与发展要求的国家形象,就必须从历史深处解构"东方主义"的现代性话语霸权,重构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东西方平等对话平台;必须在扬弃中国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提高中国形象实力;必须在超越意识形态争论的基础上重构中国现代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9.
邱旭瑜  尹婷 《新智慧》2006,(7):18-19
权力黑洞 在中国古时候,财主与皇帝以下的大臣和官吏都被称作老爷。承袭这一古老的权力“老爷”模式,现在企业的老板往往不把自己当商人而是当作权力的象征,很多人开办企业往往是追求权力梦想破灭后的无奈选择,所以导致很多人把企业当作衙门来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曾对女人以"三性"划分:女儿性、妻性和母性。在中西戏剧史上,产于东方南戏《琵琶记》中的赵五娘与出自西方异域之地的美狄亚(《美狄亚》),虽然异域同归,异形同源——都属于封建父权制度压迫下的悲剧产物,但是两人在这"三性"中所投注的比例实则却差异甚迥,各有参差。然而两人在面对恶劣的社会环境时,尽管行动不同,但实际上都是心怀不平、不愿息事宁人的。她们在戴着现实社会和时代的沉重枷锁下,以步履蹒跚的姿态极力舞出自己的人生,用她们的血泪抒写下了一首首当其冲萦绕在永恒寰宇中的生命悲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