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河北省委、省政府于11月18日隆重召开全占扶贫攻坚会战动员大会、确保到明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河北省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预计到今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比1992年减少84%贫困发生率由13.3%下降到2.1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lgg3年的435元增加到1997年的1688元、贫困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扶贫攻坚已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按照全省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1999年全省扶贫攻坚的工作目标是:确保尚义、康保…  相似文献   

2.
自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湖南贫困山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2000年为止,扶贫成果令人瞩目:———未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大大减少。全省由1994年的435万人减少到13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8.37%下降到2.4%,实现了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全省贫困地区共修通县、乡、村公路2.33万公里,解决了200多万人的行路难问题;修建人畜饮水工程2.5万处,解决了240万人的吃水困难;架设输电线路解决了43万户、…  相似文献   

3.
(一)《四川省七一一八扶贫攻坚计划》提出,从1994年起用7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四川1180万(含重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到2000年末,四川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就。63个贫困县整体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人口由877万下降到161万,贫困发生率由127%下降到23%。贫困县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年人均占有粮食由426元、386公斤分别增长到1262元、412公斤。七年间解决了贫困乡村1002万人与1156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完成了凉山州彝族聚居区32万户形象扶贫工程,甘孜、陈坝州高原牧区61万户“人草畜”三配套建设。贫困地区经济实力增强,…  相似文献   

4.
实施“共富工程” ,是河北省在扶贫攻坚进程中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几年来 ,经过全省上下特别是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探索 ,这项工程显示出巨大威力。到1998年底 ,全省贫困人口由706万减少到114万 ,特困村和贫困村由2748个和1026个分别减少到206个和161个 ,未达到温饱标准的贫困县由46个减少到10个。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和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贫困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扶贫攻坚被誉为共产党的一大德政 ,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普遍赞誉。一、实施“共富工程”取得显著成效1994年 ,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 ,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河北省1994 -2000年扶贫攻坚计划》 ,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全省70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的目标。根据河北的实际 ,决定以2748个1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特困村为主战场 ,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主党派、发达地区等实施以“配班子、选路子、结对子”为中心内容的对口帮扶工作 ,用七年时间解决全省2748个特困村的绝对贫困问题。全省共有5942个单位、近万名干部投入到...  相似文献   

5.
扶贫攻坚抓四化□傅卫国朱国清袁斯斌在本世纪末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各级党政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丰城市虽不是国家级的贫困县(市),但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上的差异,全市34个乡镇中,尚有罗山乡属地区级贫困乡,蕉坑、...  相似文献   

6.
重点贫困县应设立农业发展银行陈剑今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目标是为了解决现存的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本世纪末彻底消灭绝对贫困,实现人人温饱。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奋斗目标。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措施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战略目标。内蒙古是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幅员广大,区情多样,扶贫攻坚任务繁重。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扶贫攻坚成果显著。1997年初,他们率先提出了1998年提前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攻坚目标。时过一年,内蒙古扶贫攻坚的进展如何?在关键的1998年,他们又有什么新的举措?为此,记者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兼扶贫办主任郝益东。记者:去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了实施“两步走”的扶贫攻坚战略,即第一步要在今…  相似文献   

8.
自 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省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全省帮助贫困地区先后解决了 24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解决了 43 1万户、 170多万人的用电照明问题;解决了 200多万人的行路难问题;建设希望小学、中学累计达到 850多所;解决了 5000多户无房户的住房问题;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旱涝保收农田已由 0 26亩增加到 1999年的 0 42亩。全省 31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1993年的 664元增加到 1999年的 1568元,增长了 136%。浏阳、炎陵、茶陵、宜章、石门、芷江 6县 (市 )率先在 1997年基本解决了温饱。剔除这 6个县,剩余 25个贫困县 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1297元,比 1993年增加 685元,增长了 112%。全省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 435万人减少到 1999年的 15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 8 73%下降到 2 8%。湖南省扶贫攻坚成绩斐然$湖南...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要求:“国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一、扶贫攻坚的形势很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我国本世纪内农村扶贫工作的宣言和纲领。1994年实施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以食不果腹…  相似文献   

10.
对江西实施扶贫攻坚七年规划的思考○余欣荣徐李全谢茂林为在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重大战略决策。到底按怎样的思路来打好我省的“八七”扶贫攻坚战?通过对我省贫困人口的现状和许多地方的扶贫开发工...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明显缓解,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8000万人,占人国农村总人口的8.87%。为进一步缓解农村贫困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攻坚战。为此,1994年国务院制定和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强调了“这是今后7年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国家有效扶持,各方面艰苦努力,扶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5年解决了480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目前尚未解决温饱的人口有4200万,离既定的时间不多了。扶贫攻坚进入了最后 的冲刺阶段。思路决定出路,面对变化了的新情况,调整思路是非常关键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既定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进而为下一阶段的扶贫开发、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努力实现新世纪扶贫目标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已基本完成,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在上个世纪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这么多的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江总书记说,通过扶贫开发,我们积累了使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重要经验。主要是:政府主导,社会动员,立足发展,坚持开发,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在今后扶贫开发工作中,要坚持用好这些重要经验,并在实践中发展丰富。   进入新世纪,党…  相似文献   

13.
统一认识确保提前完成扶贫攻坚目标●吴官正一、必须把全省上下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确保如期实现并力争提前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后,江西省各级党委、政府围绕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这个...  相似文献   

14.
坚持不懈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本刊评论员党中央、国务院在扶贫开发取得重大的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制订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决心用七年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计划,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群众的亲切关怀,...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扶贫开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小康社会建设全面启动的背景下展开的。认真分析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不仅关系到贫困地区发展,而且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必须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艰巨性。八七扶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后,我省农村温饱问题虽然基本解决,但还剩余35万绝对贫困人口。这部分贫困人口数量虽少,解决温饱的难度却相当大,是扶贫攻坚结束后留给新一轮扶贫开发的“硬骨头”。必须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紧迫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贫困地区不仅经济发展落后,群众…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切实做好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00年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战略目标。从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成绩显著。要在今后3年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必须争取今年解决1000万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这是今年扶贫攻坚的基本目标,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对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知提出七点要求:一、加强扶贫攻坚工作力度。要做好1998年和今后一…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的曙光照亮了中华民族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胜利完成,实现了我国农村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战略目标,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在这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新世纪之初,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又一次制定了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目标,为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全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描绘了一幅美好壮丽的蓝图。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完成只是扶贫工作的一个阶段性胜利,基本解决温饱并不等于完全脱贫。我国还有 …  相似文献   

18.
一、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下降及其影响衡量贫困与否最主要的指标是人均收人水平。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经由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1998年底的422万人左右。按照国家制定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本世纪末,中国农村贫困地区人口要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根据近二、三年来的中国国民经济宏观形势状况和农村形势发展的基本特征分析,到本世纪末,影响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最重要因素是农民收入增长迟缓。统计数据表明:199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为2150元人民币,扣除物价指数下降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4%左右。增长…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我国的扶贫攻坚计划旨在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明确攻坚目标,瞄准扶持对象至关重要。河北省根据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一开始就紧紧围绕贫困村做文章,在全省确定了2748个贫困村,落实帮扶单位,投放扶贫资金,实施扶贫项目,效果显著。“共富工程”体现了到村到户,体现了全社会动员,体现了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其做法对全国今明两年的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实施“共富工程”,是河北省在扶贫攻坚进程中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几年来,经过全省上下特别是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探索,这项工程显示出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 ,是四川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也是贫困状况大幅度缓解的时期。全省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 ,从1978年的2600万减少到1999年的211万人 ,平均每年解决100万以上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1999年四川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 ,90万农村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 ,南江、屏山等18个贫困县基本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粮钱增收 ,63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增长80元 ,达到1202元 ,粮食占有量409 5公斤。贫困县经济持续发展 ,63个贫困县工农业总产值达685 72亿元 ,财政收入31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