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印尼爪哇地区的农民家作客时,至今还严守着他们世俗的礼节。若是有人想去作客,他要首先敲门,同时嘴里念着向主人问候:“Kulonuwen”(伊斯兰教徒之间在互相祝安和问候的用语),意思大约是:“祝你平安,你好!”。房主人一边开门,一边急着“monggo”(伊斯兰教徒用语),意思是:“请进!”。进到屋里以后,房主人要请他的客人坐在指定的位置,客人不要随便找地方乱坐。大概是因为这种习俗吧,在爪哇地区,客人在主人让坐和指出坐的位置之前是不会坐下的,生怕不小心,坐到了不该坐的地方。这是爪哇地区作客的习俗。  相似文献   

2.
渔村六婶子     
真子 《东北之窗》2014,(9):87-87
正来长山群岛旅游,你一定听说过六婶子菜饼子。那年中秋节,沈阳游客入住六婶子菜饼子店,开始并未感觉六婶子店与别的渔家旅店有什么不同。当一盆热腾腾的菜饼子端上桌,细嫩的海鲜丝丝缕缕缠绵口中,人们吃得咂嘴舔唇时,六婶子却一脸愧色地从后厨走出来,一个劲儿地向客人致歉:"对不起,对不起,这一顿菜饼子算是俺请客。"客人不解,六婶子红着脸解释道:"菜饼子最主要的一味馅儿——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民间艺苑中,有一蔟鲜为人知的素花,它就是融音乐、舞蹈于一体,在云南大理彝族聚居地的礼宾宴会上常见的一种上菜方式——“跳菜”。“跳菜”又名“抬席”,分两部分内容:宴会开始时叫“上席”、“出席”,宴会结束时叫“撤席”或“下席”,一般以前者为主体。凡遇婚、丧一类红白喜事,举行10桌以上的宴会都要“抬席”,主人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跳菜”的方式颇为独特:上菜人用掌  相似文献   

4.
《老区建设》2013,(23):56-56
先睡了小保姆嗓门特别大,主人叮嘱,今晚来的都是有身份的人,说话务必小声一点。吃完饭,主人客人玩牌,小保姆收拾完想早点休息,于是凑近男主人耳边轻声道:“那我先睡了哈。”  相似文献   

5.
女人的称谓     
单正平 《西部人》2005,(1):56-57
女人有很多称谓,我在这里不想罗列,只就已婚中年女人的称谓发点议论。先说自己的事。我结婚不久,有一次来了客人,我介绍说:“这是我老婆。”她听了芳容失色。又有一次,我在电话里聊天,言及“老婆”二字,她在旁赫然作色,说一个人粗俗还不够?差点把电话给压了。还有一次,我写文章,自以为得意,请她欣赏。她看了勃然大怒,说你竟然把“老婆”叫到文章里去了,这叫自甘堕落!她绝对不能容忍丈夫叫她“老婆”。二十多岁的小媳妇,怎么就成了“老婆”呢?“难道我一结婚就老了吗?”她如此义正辞严,问得我面有愧色,把那篇文章中的“老婆”统统给灭了,以示…  相似文献   

6.
早上八点,办公桌前的电话铃响了。从满桌文稿堆中抬起头,我拿过话筒,习惯性地接话道:我区委办,请问你──”不等我说完,电话里就响起了一个遥远而熟悉的声音:“你是二娃呀,我是你妈妈。”“妈──!”我惊喜万分,随口叫出一声好久没有叫过了的这个字。电话那端母亲用家乡的口音大声说道:“二娃你听得到不?我是你妈妈。”“听见了,听见了,妈您……”当母亲确信我能听清她的声音后,才大声地告诉我:“二娃呀,你记得到不?今天是你过生日,你今天满三十岁──今天是古历的二月十四。”“生日”这个有特别纪念意义的日子,已被我…  相似文献   

7.
《发展》1995,(1)
乙亥春始。由此上溯100周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终于给借洋务而强国的梦想划了句号。中国的仁人志士东渡扶桑,去学习“明治维新”的经验,而老师却用坚船利炮,在沉重的国土上点燃了一把罪火:史称甲午战争。在以后的岁月里,老师欺负学生的事屡屡发生。毛泽东这位不世出的伟人沉痛地总结道:落后是要挨打的。基于此,开除“球籍”的忧患意识深深镌刻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上。过了半个世纪,一位东方老人——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用蜀中百姓那种浅显的语言,道出了一个伟大的真理:“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8.
防患于未然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作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做任何表示。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吃盐。 盐在古代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古希腊和古罗马人把盐视为“健康之神”,婴儿出世第一口吃的不是奶而是盐;古罗马官府计酬不用金银钱币而用盐,一个人活得窝囊被认为“不值盐”;古西方人还把盐视为友谊的象征,主人如在客人的手心里放一撮盐就表示欢迎;古俄罗斯殷勤的招待就  相似文献   

10.
笑过之后     
一位乡领导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贫困山区一农户养了一头母堵,经过几年的实践,已尝到了养母猪的甜头.可是最令主人头痛的事是配种难.每次配种都要跑到几十里以外的地方去把公猪赶到自己家里来.一日,主人忽然想到,与其这样跑,还不如干脆养一头公猪,于是为了那头母猪,专门养了一头公猪.实行标准的“一夫一妻”制.  相似文献   

11.
《老区建设》2011,(17):63
A孔雀小玛丽去到乡下祖母家。一天,她在花园里玩耍,看见一只孔雀,她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鸟,望了一阵子后,她得意地跑进屋里叫道:"奶奶,快来看啊,你家有一只母鸡正在开花。"  相似文献   

12.
幽默·笑话     
《开放潮》2005,(6)
红杏出墙歌剧院中挤满了人,观众中有许多成双成对的情人。突然间,一个男人闯进走廊,挥舞着一支手枪,叫道:“我的太太跟一个男人在里面,赶快叫她出来,否则我就开抢了!”惊慌失措的经理奔上舞台,宣布道:“有个男人带手枪在走廊上,据他说,在现众中有他的太太跟别的男人。  相似文献   

13.
曹学恩 《宁波通讯》2009,(12):64-64
问题:据传有一天,庄子和学生在山上看见一棵参天古木因高大无用而免遭砍伐,于是庄子感叹说:这棵树恰好因为它不成材而能享有天年。晚上,他们到了一位朋友家中做客,主人便吩咐仆人说:家里有两只雁,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将那只不会叫的杀了来招待客人。  相似文献   

14.
“如果老爷子还在世,一定不会让我再做茶。”贾根社一边为客人冲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茯茶,一边缓缓讲述着自己鲜为人知的“茯茶人生”。贾根社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泾阳砖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之一,他称自己是第十二代传人。据贾根社说,他的父亲解放前就是茶厂老板,生意做得很大,在泾阳县和西安城里都有店铺,在湖南安化购置有茶园。  相似文献   

15.
漫画与幽默     
《西部人》2005,(1)
愿望大熊猫过生日,吹灭生日蜡烛后,朋友们问它许了什么愿望。大熊猫说:“我这辈子有两个最大的愿望,一个是希望能把我的黑眼圈治好,还有一个嘛,就是希望我也能照张彩色照片。”招聘美国宪法中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包括性别、年龄、种族、宗教等等。一家公司只想雇用男性员工,但又怕遭到妇女团体的控告,因此贴出这么一个招聘广告:“征员工一名,条件是必须在上班时间打赤膊而不会影响到周围其他同仁的工作效率和情绪。”招收新兵某营地招收新兵。甲第一个面试。主考官问:“1加1等于几?”甲回答:“3。”“错。”“5。”“错。”“7。”“错…  相似文献   

16.
正月初一一大早,亲朋好友之间开始走家串户,相互祝贺新春,俗称“拜年”。老济南人拜年,一般是见面后笑容满面地抱拳说一声“恭喜发财”或“过年过得好吧?”过去,一些顽皮的孩子经常在大人们互问“过年过得好吧”时,顺口搭上一句:“没让老鼠咬吧?”,然后哄笑着跑开。济南人现在说的拜年,旧时分为拜年和贺年:拜年指的是晚辈向长辈叩岁,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贺年则是平辈或长辈对晚辈之间相互施礼道贺。拜年一般先从家里开始。除夕刚过,围坐一起“守岁”的晚辈们,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相似文献   

17.
春秋时期,鲁宣公在泗水里的鱼正要产卵的季节去打渔,一个叫里革的大臣看见后,跑过来就把宣公的渔网给割断了,并指着宣公批判道:“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厌也!”这话的意思是:此时正是鱼们临产的季节,你不叫它们顺利地繁衍,却拿网捉起它们来了,贪得无厌呀!宣公知错就改,不仅表扬了一番里革,而且还让人把那张破网收起来,用来教育全国的人。但后来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战乱频繁而又人口不断增多,所谓“食之者日众”,终于把青山绿水的西北搞成了黄土高坡,把特指的“河”搞成了“黄河”;再后来,我们政治落后军事落后科技落后的时候,列强…  相似文献   

18.
规矩     
《中国集体经济》2008,(1):36-36
约翰又一次将车送到城里一家大的经销商那里维修。取车时,负责接待的小姐告诉他修理费达数百美元。约翰说道:“好吧,不过我要先试车,看看是否真的修好了。” “可以,不过,你要先付修理费,才能把车开走。”  相似文献   

19.
土家茶文化     
土家人是具有博爱精神的人,即使到了今天的现代社会,他们也依旧崇拜大自然。比如对于茶叶,他们就视茶叶为灵物,认为山有山神,茶有茶神,因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他们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的独特茶文化。一是敬茶。禁忌将茶泼在地上,否则即玷污茶神。抓茶叶要“净手”,即先洗手然后才能抓茶叶。这既是对茶神的敬重,也可防治污染茶叶。“茶不欺客”,倒茶的时候,得依照一定的顺序,一杯一杯端给客人,不掉一人,哪怕是抱在怀中的婴儿,也得问问大人一声“喝点茶”。“茶棍儿立,客到齐。”即在倒的茶杯中,若出现倒立的茶梗,预示着客人还没到齐。若出现的茶梗悬浮在空中没动,表示客人到齐了。在对茶园的管理上,无论是种茶、摘茶,他们都有自己的讲究。比如:  相似文献   

20.
上一篇,我们说了名利。这一篇,我们来谈谈“放下”。前不久,我听一位弟子聊天,说南方航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一种培训,每一位南航的高管,上到董事长下到各部门主管,都要去寺庙修行一段时间。其中有一项修行就是侍奉方丈。也就是,老和尚叫你给客人端茶,你就得端茶;叫你给大家盛饭,就得盛饭,不管你之前的官职有多大。当时我就觉得,南航这家公司不同寻常,对高管的培训居然找到了“放下”这个要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