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国的农业保险保费过少,保险公司经营亏损等内外因素使农业保险二十多年来步履维艰。具体分析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根据我国的实情把保险资产证券化,实行合作共济制和再保险政策化的融合等措施有利于我国保险资产转移风险、增加保值能力、提高盈利水平,加快我国农业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2.
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就是承担投保人转嫁的风险,投保人投保的个别保险标的,是否发生保险事故是偶然的,保险公司经营的数理基础是大数法则,当保险公司承保的保险标的数量非常多时,保险事故发生的概率趋于稳定,因而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收取固定的保费对保险事故损失予以赔偿。但是保险公司的经营与其他企业的经营一样,其本身也存在风险。  相似文献   

3.
金婕 《经济研究导刊》2014,(36):111-11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保险却严重滞后,与目前整个保险业迅速上升的势头很不相称。农险市场的供求格局一边是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业务下降,另一边则是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农户无处投保,中国农业保险需要在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二者中做出抉择。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胡秋明 《财经科学》2004,(5):112-116
市场化经营和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不相适应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长期严重滞后的主要根源.新时期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推动我国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重在制度创新,包括大力发展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社、组建国家农业保险公司、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还是农民的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这使得农村保险一一面向农村开办的包括农业保险在内的各类保险业务——大有用武之地。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保险的需求,其次分析了我国农村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保险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应实施"三阶段推进"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要利用市场化的方式和市场这个阵地来促进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由于我国地理差异性大,农业风险复杂,资本市场还欠发达,新形势下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安排可以采用“三阶段推进”的战略:1.初期采用商业代理的方式。当前可以建立商业性的专业农业保险公司,或者在已有的财产保险公司中选择1~2家公司,为财政代理几种重要农产品(如小麦、奶牛等)的保险业务。农业保险业务单独建账、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政府分险种和区域支付相当于经济管理费补贴的代理费,并立法强制保险,给予免税支…  相似文献   

7.
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主导地位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的主导地位 1、政策性农业保险改革方向的内涵农业保险业务分为政策性和非政策性两类。所谓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指的是那些关乎国计民生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而商业性保险公司又不可能或不愿意从事经营的农业保险业务。比如,重要农产品(如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油料、水果,烤烟等)和符合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的种植业、养殖业保险业务以及有利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相关保险业务。  相似文献   

8.
由于农业保险所承保的农业自然灾害具有统计学上的不可预测性,灾害学上的时空延展性和经济学上的不可控性,使得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面临较高赔付风险. 为测算我国农业保险的赔付风险度,收集整理1984~2012年农业保险与财产保险赔付率数据,采用H-P滤波分解法对其进行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的分解和比较分析. 研究发现:我国农业保险整体赔付水平和赔付的波动幅度远高于财产保险,验证了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经营的特性. 但是近年来,农业保险长期赔付趋势呈现平稳略微下降态势,短期波动幅度逐步收敛. 未来随着经营主体的增加,农业保险经营中须把握保险保障度的提升与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管控的有效平衡;农业保险的适当盈利性与福利改进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9.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各国保护本国农业避免农业风险的主要做法,通过对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客观分析,探索符合黑龙江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做法。加强立法建立完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制度;通过合理的财政补贴制度调动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散转移制度,增加农业保险公司抵抗巨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成因及解决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我国农业保险自1982年恢复业务以来,与其他保险业务相比发展缓慢且赔付率高,文章分析了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主要在于我国缺乏规范农业保险发展的法律和农业保险监管体系;政府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不够;化解风险的巨灾保险机制尚未建立等,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困境形成机理及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是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平抑农民收入波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金融工具。很多发达国家以及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保险已相当成熟,我国农业保险自恢复开办二十多年来,一直发展缓慢,陷入踯躅不前的困境,文章在分析困境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农业巨灾风险的政策性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建跃 《经济师》2007,(6):216-216
一、规范代理保险业务操作 一是规范代理机构资格.县支行、营业网点应当取得保险兼业代理资格,由县支行或市分行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情况和风险管控能力确定合作的保险公司数量,有选择地与多家保险公司建立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存在农户农业保险需求不高、保险公司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积极性不高、政府引导作用有待增强等问题。应培育多元经营主体,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有利于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支持政策,制定有利于农业保险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刺激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推进农业保险试点经营。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指财政对农业保险业务和保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补贴的对象是投保农户。农业保险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较高,要实现农业保险业务的财务平衡,保险费率会很高,靠农民自身难以承担。因此,需要财政提供一定比例的补贴,帮助农民支付保费,缓解农业保险的供需矛盾,使保费达到保险公司和农民都能接受的水平。农业保险保费一般是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市级财政、县级财政和农户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15.
对发展我国旅游保险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雨 《经济师》2004,(6):282-282
旅游保险是我国保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我国的旅游保险,必须清楚是什么制约了我国旅游保险的发展。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就如何推进我国旅游保险的发展进行探讨。1 .游客方面。主要是因为游客的保险意识薄弱,侥幸心理强。这是导致热旅游、冷保险的重要原因。游客通常认为,外出旅游就几天的时间,根本不会出事,犯不上自己掏腰包买保险,或者认为买保险不吉利。2 .保险公司方面。一是保险公司对旅游保险业务的发展不太重视。认为旅游保险业务的保险期限短,收费不可能高起来。而且,从现在已经开办的情况看,旅游保险业务的确存在赔付率高而利…  相似文献   

16.
淮安是江苏的农业主产区,农业较为发达,但又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作为国家开办农业保险的试点地区之一,淮安市政府采取了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以"联办共保"的方式共同试办农业保险的措施,实行"政策性保险、商业化运作",开办低保额、低保障初始成本农业保险.经过两年多的试点,"联办共保"模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淮安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淮安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达到全球第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保险品种少、补偿率和覆盖率低、地方试点特色农业保险超赔率过高、缺乏完善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需要增加保险品种、提高补偿率和覆盖率低、扩大覆盖面积,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优化我国农业保险组织结构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及时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我国应及时组建中国农业保险公司,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中国农业保险公司不宜经营一般农业保险业务,而只宜经营再保险业务,接受其他农业保险机构的分保,充当最后保险人角色。因为让政策性的中国农业保险公司直接经营一般农业保险业务,就会出现让政府陷入沉重的财政负担、扭曲农业保险功能、对私人保险产生“挤出效应”及降低社会资金效用的弊端。2·发展合作性农业保险机构。我国农业底子薄、经济实力弱,生产力发展水平呈多层次性,所以在我国农村经济尚不发达、农民保险意识不强的情况下,适合于建立合作…  相似文献   

19.
淮安市农业保险试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安是江苏农业主产区,农业较为发达,但由于地处淮河下游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作为国家开办农业保险的试点地区之一,淮安市政府采取了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以"联办共保"的方式共同试办农业保险。该模式试行"政策性保险、商业化运作",开办低保额、低保障初始成本农业保险。经过两年多的试点,"联办共保"模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目前淮安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淮安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变迁和发展再保险是保险的保险。当直接保险公司对其承保的巨大或特殊的风险承受有困难时,就有必要通过再保险进一步分散风险,从而扩大承保能力,保障巨灾损失的有效分散,再保险和保险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保险是前提和基础,再保险是后盾和支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即开展了涉外再保险业务。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办理再保险的险种逐步 10资本市场杂志200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