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国家间的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化,对输出国和输入国的经济有着巨大的双重影响.国际产业转移按照其特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国际性国际产业转移与区域性国际产业转移的划分对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转移有重大的参考意义,其国际区域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是"雁行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边际行业扩张论"以及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衍生而来的"投资创造与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续接机制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的特殊群体,其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受关注.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续接是其权益延续的重要机制.本文在对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续接的障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续接机制框架.  相似文献   

3.
李瑛  高士亮 《商场现代化》2005,(36):350-35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积极效果,也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纷纷实施产业升级的战略,伴随着所谓的"腾笼换鸟",也出现了"双转移"--产业转移和劳动力的转移.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出口企业造成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加快了这种转移.今年初2000万农民工返乡,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国原有的农村劳动力"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情况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劳动力开始出现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实现城乡就业统筹和区域的均衡发展是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90年代末以来,随着第三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兴起,发达国家具有显著竞争劣势的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正在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产业转移聚集地的中国,产业的跨国转移直接影响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及对外贸易,并遵循"产业转移--价值增值链变化--价格转移--贸易利得扭曲"的线索,通过加工贸易、转口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这三种途径,对中美贸易不平衡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为杠杆,随着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变迁向非祆部门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过程.本文通过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对矛盾引出论题,总结了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建设关系面临的困境.从而做出了统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才流动的需要,国家出台了养老保险关系的顺畅转移办法.在转移办法中,出现了与户籍挂钩的相关条款.作者通过深入分析,提出与户籍挂钩的条款将会出现的问题.并参考欧盟各国家之间养老保险的转移模式,提出"工作地缴费,分段记录;统一发放.全国结算"的养老保险转移思路.  相似文献   

8.
套保套利是指以规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企业开展套保套利交易,是将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但准备以后售出的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的商品的价格进行"锁定"的交易活动.套保套利的本质在于"风险对冲"和"风险转移".  相似文献   

9.
以湖北省劳动力产业结构变迁的实证为例,首次提出"有效人力资本"的概念,诠释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模式与"有效人力资本存量"之间的关系.有效人力资本不仅在劳动力转移中起到了门槛的作用,而且还是度量三次产业"理论结构"的重要依据.运用有效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均有效人力资本存量的方法对湖北省三次产业劳动力学历水平、受教育年数的集中趋势和离散差异等进行剖析;阐述了用"有效人力资本"的观点分析劳动力产业变动与职业变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主动、安全地迎接即将出现的第三次劳动力产业性转移和职业性变更,必须加大"低级次"产业劳动力的教育投入和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加劳动力转变职业能力的有效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教育支出的冲击及财政政策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收入已成为农户收入的最重要来源之一并有力地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但是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户教育支出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不利于农村居民长期收入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教育财政政策设计上,现阶段农村公共教育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财政支出结构是造成劳动力转移抑制农户教育投资的根本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接续上期) (五)国家对西部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取向 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这是各国中央政府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说来,财政转移支付包括横向平衡和纵向平衡.前者是保证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衡而给予的补助;后者则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拨款.各个国家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其转移支付的结构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如美国联邦转移支付以纵向平衡为主,而加拿大、德国和澳大利亚则比较注重横向平衡.考虑到我国中央财力有限,而各地区财政能力又相差十分悬殊,特别是一些西部落后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入不敷出,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因此,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宜侧重于横向平衡,以有利于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产业转移为江西企业创造了一次创业的新契机.在"南陶北进"和"东陶西进"的产业大转移中,江西成为一个最大的赢家,近几年来由此而吸纳的投资近200亿元,并且形成了三个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利用产业转移机遇,加快江西建筑陶瓷产业的优化与升级,有助于构建江西强有力的陶瓷产业支撑体系,有助于提高江西在陶瓷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制度构想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台湾萧万长先生提出的"两岸共同市场"作为两岸经济合作的一种方案,要求对大陆的优势产品进行贸易政策上的限制.通过采用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理论,运用经验弹性的方法评估了两岸贸易在实现贸易自由化和实行台湾的"两岸共同市场"方案所产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证明台湾"两岸共同市场"的制度构想并不是一个双赢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跨国污染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带来正的社会经济效应和负的社会经济效应.单一国家的局部均衡模型和国际一般博弈模型显示,只有各国对污染的自愿治理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社会经济效应的最大化.文章对跨国污染转移给我国带来的就业增长和出口增长的正效应,以及使我国环境污染严重、污染治理成本增加和使我国出口遭到更多的"绿色壁垒"的负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从长期来看,如果我国对跨国污染转移不加以控制,其负效应将要大于正效应,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财政转移支付是协调政府间分配关系的基本手段,目的是实现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基本一致.本文分析了中国目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支付额的确定缺乏科学依据、支付力度不足、调节功能微弱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科学规范的以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想.具体做法是:用因素法代替基数法来确定各地的转移支付额;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重点,以专项转移支付相配合,以特殊性转移支付作补充;逐年降低直至取消税收返还,逐年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量,清理现行分散在各预算科目中的专项补助,将其规范为"整块拨款"和"配套拨款".最后还提出了测算财政标准收入能力和财政标准支出需求的公式.  相似文献   

16.
广西是一个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总量大,整体素质低.农村自身吸纳剩余劳动力资源的能力较差,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够完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因此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转移就成为解决广西"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通过对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珠三角地区出现的用工短缺现象,部分学者指出我国"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笔者认为:二元经济模型本身就存在局限性,在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综合考虑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从而对劳动力数量变化趋势宏观动态地把握,为科学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及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的"农民工"现象,国外经典的人口流动理论无法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其原因是国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基本上是一次性的转变成为城市市民.而中国由于制度的约束,这个过程需要分成两步来完成.本文在对国内学者针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理论研究述评的基础上,引入权益保护与家庭迁移因素,将托达罗模型分成两个阶段,从而完成"两阶段"转移理论的模型化构建,该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中国的"农民工"现象.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企业开展投资型境外加工贸易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民币已经升值且还有进一步升值潜力的经济大背景下,国内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方式开始向国外转移,这种转移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能够促使我国外贸结构升级和国际分工地位改善.本文论述了境外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其战略意义,并对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三农"问题和就业问题的焦点,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矛盾进行详细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