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诚诚 《金卡工程》2010,14(10):155-156
通过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核心思想"Volcker Rule"的视角,分析了后危机时代美国通过采取限制银行自营交易,限制银行从事高杠杆高风险的投资活动,限制银行的规模等"去杠杆化"手段强化对银行业监管,对美国银行业的经营范围、模式、规模等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改革问题前所未有地成为各国金融当局普遍关注的热点,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掀起了一场旨在规范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本文的研究表明,过度金融创新以及金融监管的缺失是刺激美国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然而,危机过后,美国并未简单地采取抑制金融创新的办法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而是通过金融监管机构改革以及提高微观金融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的办法,规范和引导影子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这种市场化的监管改革思路值得我们借鉴。从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发展来看,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异,但全面强化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在此情况下,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最后,本文认为,中国应当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现行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加强微观金融数据的收集与整合,完善宏观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3.
银行业的监管应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新时期银行监管应以监管创新支持金融创新.本文提出要树立科学的银行监管观,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推进金融创新业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欧盟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放松对银行的管制、强化银行业竞争、鼓励银行并购和开展综合经营等政策推进银行一体化。在此期间,银行业出现了高风险业务增加、系统性风险增大、风险扩散加快等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盟加快了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步伐,旨在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而欧债危机的爆发,促使欧盟创立银行单一监管机制,以强化欧洲中央银行监管权限,明确欧洲中央银行和成员国监管部门的权责。欧盟银行单一监管机制虽然已经创建,但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行,还有若干制度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逐一解决。  相似文献   

5.
陈颖  李楠  陈敏 《新金融》2011,(5):8-14
鉴于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银行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开始金融监管改革,公布了巴塞尔第三版资本协议。本文从历次资本监管制度的演进出发,阐述第三版协议的产生背景,并重点概述其主要内容及对国际银行业、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认为第三版协议强化了全球审慎监管标准,但过长的过渡期安排可能影响政策效果。我国银行业整体上受新规的中长期影响仍有待观察,在当前银行业面临大量不确定风险的情况下,作者建议当局应继续保持银行业较高的资本监管要求,并着力提升其风险管理能力,合理确定过渡期,确保在提高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同时降低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资本监管制度演进看巴塞尔第三版资本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银行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开始金融监管改革,公布了巴塞尔第三版资本协议.本文从历次资本监管制度的演进出发,阐述第三版协议的产生背景,并重点概述其主要内容及对国际银行业、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认为第三版协议强化了全球审慎监管标准,但过长的过渡期安排可能影响政策效果.我国银行业整体上受新规的中长期影响仍有待观察,在当前银行业面临大量不确定风险的情况下,作者建议当局应继续保持银行业较高的资本监管要求,并着力提升其风险管理能力,合理确定过渡期,确保在提高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同时降低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创新的漏洞与金融监管的缺失,也对在中国经营的中外资银行的风险控制、盈利能力、创新体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当前最重要的已不是讨论危机对中国银行业本身的影响。而是用前瞻性的思路和眼光来研究如何更快走出危机的阴影,如何建立银行业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陈小宪 《银行家》2011,(1):64-67
当前,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是银行业发展的一个划时代变革。国内银行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本文围绕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和发展,结合作者多年的银行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对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丁德圣 《银行家》2012,(9):64-65
在后危机时代,针对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本文从探析国际监管改革和"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并从如何改进我国金融监管手段,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方面提出相应地可行性建议。次贷危机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面临挑战。在通胀环境中,社会的信用风险将会持续增加。一方面,企业在产出与投入调整上的不同步,出现一部分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的下游企业在经营上出现困难。另一方面,随着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增  相似文献   

10.
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结构调整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写着美国银行业的格局。美国银行业将经历一轮市场结构的整合,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程度将进一步上升。随着传统银行经营模式的复兴,影子银行将继续萎缩,银行的杠杆率进一步降低,盲目做大表外业务和顺周期的经营方式将有所改变。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主的全能银行仍将是美国银行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全能银行通过分拆之路从追求范围经济向归核化转变。全球金融危机造就金融监管改革的契机,监管机构将从资本管理、信息披露和流动性管理等方面对银行业实施更加全面严格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