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化与多元化的战略选择,长期困扰着大多创业者与企业家。实践证明,专业化经营造就了商业零售帝国沃尔玛、世界级集装箱制造企业中集集团、微波炉的"世界制造工厂"格兰仕。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如果没有多元化战略转型,诺基亚可能到现在还只是一个纸浆公司,3M也可能只是一个金属矿产品公司,GE可能也只是一个家用电器公司。这些案例似乎表示,专业化与多元化,都能成就一个公司。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能够成功地进行多元化战略转型的企  相似文献   

2.
姜汝祥 《河北企业》2003,(12):19-23
<正> 几乎所有优秀的中国公司都或多或少地进行着多元化的努力,而几乎所有优秀公司的危机与衰亡都与公司的多元化扩张战略有关。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做公司的目的无非是做大做强,而做大做强的出路只有两种:要么是专业化,要么是多元化。我强烈反对海尔、联想等公司进行多元化,但我并不反对多元化本身。为什么?公正地看,多元化和专业化都有成功的可能:GE 和诺基亚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GE 的道路是多元化,诺基亚的道路是专业化,而且是从多元化最后转向专业化。但为什么我反对一些国内优秀企业的多元化?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内大部分在学 GE 走多元化道路的公司,并不真正懂得 GE 多元化道路成功的"真正原因",只是看到了  相似文献   

3.
企业多元化经营是世界各国企业常见的一种经营战略,一些国际著名大企业集团或多或少地都涉足了多元化经营.一般认为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目的是通过多元化经营以分散风险,或是进入新的业务领域以进行战略转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企业也采用了多元化经营策略以求得发展壮大,但多数企业多元化经营实践并不成功.很多搞多元化经营的企业,特别是实行跨行业、无关联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最典型的例子是巨人集团,由一家生产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兼营生物制药、房地产的多元化公司,却因为房地产投资失误而导致经营失败.从国际企业的多元化实践来看,情况也是如此,多元化经营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回到专业化经营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也导致了理论界的多元化与专业化的优劣之争,有人甚至认为多元化经营已经过时了.  相似文献   

4.
大型集团公司大都采取多元化战略来扩张企业规模,却忽视了企业规模扩张背后所面临的种种风险。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认为,公司治理作为公司的顶层设计,决定着公司总体战略以及总体战略下的运营战略与财务战略,治理风险、运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是企业多元化扩张中面临的主要风险。集团公司多元化战略扩张必须在"大而广"和"强而专"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案例适用于MBA战略管理课程的差异化战略及多元化战略内容的案例教学.案例材料重点阐述了谭木匠公司的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渠道、价格政策、CI设计、企业文化等价值链活动,并引出谭木匠公司成长过程中品牌差异化及多元化的两个战略决策问题.案例旨在引导学生结合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点、分析工具和方法,重点从差异化战略定位的决策...  相似文献   

6.
通用电气公司是一家集技术、制造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多元化公司,从爱迪生创办电灯公司开始,历经120多年,一直保持长盛不衰。特别是杰克·韦尔奇掌管公司以来,GE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韦尔奇1981年任职,在随后的20年中,他一天都没有停止变革,他不仅为GE的股东创造了巨大财富,使GE成为全球第一大公司,还塑造了一种最优秀的企业文化。GE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优秀的企业文化。考察GE企业文化的塑造与运用,无疑对我国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从而真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一、GE的精神文化1.追求完…  相似文献   

7.
一、从万科谈起对于企业而言,到底是多元化好,还是专业化好,历来是一个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话题。在现实世界中,既有多元化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如美国的GE,也有专业化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如芬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分析比较了众多企业的兴衰历程后认为,我国企业因多元化而失败的案例比成功的案例要多得多。比较有名的是巨人集团,因此而由“巨人”变成“矮子”。成因固然复杂,但从内因分析,心态不专也是其致命要素之一。他认为,专业化分工是国家富强的一种秘诀,同时也是企业成功的秘诀。处理好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关系,是企业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问题。一个人、一个企业的精力有  相似文献   

9.
几乎所有优秀的中国企业都或多或少地进行着多元化的努力,而几乎所有优秀企业的危机与衰亡都与企业的多元化扩张战略有关.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做企业的目的无非是做大做强做优,而做大做强做优的出路只有两种:要么是专业化,要么是多元化.下面就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及多元化经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并指出企业在战略层面上必须弄清如何多元化,这样,企业的多元化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袁晓波 《会计之友》2006,(22):43-45
战略预算管理模式是平衡计分卡与传统预算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目前国内尚处于介绍阶段,还没有发现运用于企业的成功案例.本文介绍了一储运公司构建战略预算管理体系的方案,以期对其他公司应用该模式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奥克斯多元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案例以2004年奥克斯状告信息产业部这个个案为案例的切入点,描述了奥克斯管理层对于集团多元化战略的几次抉择历程。案例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奥克斯集团产业扩张综合考虑的因素;集团每当从一个领域进入到一个新领域,企业集团的管理层是如何决策的,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集团对即将跨入一个新领域的风险在前期是如何评估的;在进入一个新领域之后,对于新领域和新市场后期有哪些维护措施等。奥克斯集团一切以经济核算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等刚性管理形态,是否还能显示出奇制胜法宝的作用。总之,奥克斯在多元化战略抉择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或许对国内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企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雄居世界500强的沃尔玛成功的奥秘在哪里?山姆·沃尔顿透露,"是沃尔玛的企业文化,它是其所有战略得以成功实施的土壤,没有这些,沃尔玛的奇迹就不可能发生。"那么,为什么通用电气的旗帜百年不倒?GE前首席执行官  相似文献   

13.
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历来都引起了广泛的争议.GE、索尼、LG等,都依靠多元化战略缔造了庞大的企业帝国.然而,对于很多的企业来说,多元化更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陷阱.国际IT巨头英特尔在进行广泛的多元化后,曾造成其主营业务狂跌;被普遍认为在多元化方面相当成功的海尔集团,也曾受到了有关专家质疑.  相似文献   

14.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这是很多成功企业家的经营哲学,美国GE公司多元化的成功似乎成了我国很多企业进行多元化的理由。到底这些观念是否正确?为什么我国企业的多元化之路是如此艰难曲折,遭到如此多的非议?我们的企业到底是做多元化还是回归主营业务?我们企业在形形色色的多元化中掉进了种种陷阱。如何在资源和企业竞争能力限制的条件下从战略的高度来把握企业的多元化战略这是很多企业家苦苦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蕾 《东方企业家》2005,(12):68-70
多元化还是专业化,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永远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民营企业有过切身之痛。其时,多元化几乎是一个潮流,从王石的万科到史玉柱的巨人集团,都走过多元化的道路,其结果,多是失败和不尽人意。多年以后,在谈及多元化的时候,史玉柱仍然心有余悸:“多元化经营没有几个可以成功的,巨人集团就是典型多元化的失败案例,最后的下场是一塌糊涂。”这并非史玉柱的个人之见。2001年,在段永基发起的泰山研究院一次会议上,与会企业家的共识是:多元化行不通,应该专业化因为“郎顾公案”而在国内名声鹊起的郎成平也一再强调,中国企业不能走多元化的道路。但是,区别于十几年前的是,问题还是当年的问题,企业却已不是当年的企业。与十几年前相比,不论市场环境,企业实力还是企业家的管理能力,都已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尽管多元化似乎声名狼藉,事实上这样做的企业并不少。在这个背景下,对于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讨论,似乎应该跳出该不该的问题,而关注于怎样做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次华人企业领袖峰会上,GE副总裁陈治、统一执行副总罗智先和杉杉董事长郑永刚关于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讨论,或可作为外企、台企和大陆企业对于这个问题的多角度思考,提供实践性的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雄居世界500强的沃尔玛成功的奥秘在哪里?山姆·沃尔顿透露,“是沃尔玛的企业文化,它是其所有战略得以成功实施的土壤,没有这些,沃尔玛的奇迹就不可能发生。”那么,为什么通用电气的旗帜百年不倒?GE 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认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说过:“企业文化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世界知名企业管理演变的历史证明了管理的活力来自于企业文化。他们所创造的独特的优秀企业文化便是其成功的基因,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张亚勤所说,盖茨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为微软培养了很多“小盖茨”。而我认为,最重要的还在于微软独特的企业文化,在那里微软给世界最优秀的聪明人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狂热的文化和不  相似文献   

17.
国际市场需求的疲软以及国内经济发展增速的放缓使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随着国家信贷政策的趋紧,单一的贷款筹资难以满足企业规模扩张的需要,如何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成为企业转型中的又一难题;传统的对外报告会计虽然已经使企业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会计核算和管控职能,但从高价值的公司理财角度,企业财务部门与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税收筹划、投融资决策支持、优化财务流程等战略管理环节还存在脱节.因此,无论是基于"后危机"时代企业适时进行结构轻型化转变的需要,还是企业内部实现降本增效的长久发展,如何进行有效的财务战略转型成为每个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扩张是企业永恒的动力,但是,向何处扩张,则是一个问题.经过25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已经整体过渡到一个迅速成长期.早在十年前开始的大规模企业多元化活动,已经开始显示了中国企业的内在张力;近年来,大规模的并购,中外企业联姻也纷纷上演;一些成长为国内某些行业领袖的企业,已经发出了向世界500强进军的号召;世界性的市场,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作用下,国内企业正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扩张运动.  相似文献   

19.
蔡跃三 《企业经济》2002,(10):33-34,56
多元化是指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向一个以上产业领域拓展的一种经营方式,随着多元化程度的增加,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异质性也相应增加.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现有事业领域和将要进入的事业领域之间的关联程度,可以分为横向多元化、纵向多元化和混合多元化;根据经营活动的相关性,可以分为相关多元化和不相关多元化.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公司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3M公司都实行了多元化,我国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掀起了一股多元化经营的热潮,不少企业采取购并、联合、投资等手段向不同产业领域拓展,形成了很多多元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在这股多元化浪潮中,不乏成功的案例,但也有不少失败的例子,因此,本文对我国企业选择多元化战略的原因和绩效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其为我国企业正确选择实施多元化战略的类型、时机、步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代锋 《现代企业》2002,(9):16-17
近年我国许多知名企业因多元化经营与横向规模扩张上的失误纷纷落马.而海尔却通过多元化经营创造了连续14年平均增长速度82.8%的奇迹,成为我国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典范.长虹在多年坚持专业化发展,彩电稳居行业第一后大规模展开相关多元化经营.可见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是我国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