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国有煤矿取消内招、顶替的用工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工以来,一批批农民工涌入矿山,并逐步形成了煤矿生产一线的主力军。于是,众多煤企的领导层把矿山生存发展的重任都寄托在农民工身上。 他们能挑起这副重担吗?最近,笔者在重庆永荣矿业公司的一些煤矿调查时发现,农民工在建设矿山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煤企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无"人"则"止"     
一个有成就的企业家,在介绍他的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时说:企业的“企”怎么写?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止”,念“企”。无“人”则“止”。在企业的诸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没有人,特别是没有能人,企业就不能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你没有能人,或者有了能人却留不住,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更谈不上企业的长足发展。 企业真正的产品,其实是各类能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  相似文献   

3.
这是个真实故事,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的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在一个阶段内,它们的生意一直不是很好,企业在倒闭的边缘挣扎.企业的主管在这个情况下重新分析自身的问题所在,认为经营方式不灵活导致产品销售迟滞.通过一段时间思考后,这位主管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是极为大胆的推销方式,即"买一赠一".  相似文献   

4.
通俗来讲,资源就是一个单位长年积累的“家当”。领导干部作为当家人,“家当”掌管的好坏,直接体现出工作实绩的高低。但是,近年来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我们发现不少单位领导在对资源的处置上,存在违背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行为。如有的单位领导在任期内为了解决单位经费不足的问题,大量处置资源,从活木林的拍卖到经营权的卖断;从房屋设备的出售到山塘水库的租赁,形式各异。取得的收入不是用于再生产或培植新财源,而是用于购置小车、弥补机关经费不足等非生产性的消耗,多年来积累的“家当”或今后长达二三十年的经营权所…  相似文献   

5.
1982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成人学习进程这一项目时,曾经作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研究人员将一批成人学员组成了两支保龄球队,经过短暂的训练后,两队进行了几场比赛,结果是两队的成绩互有胜负,难分上下.研究人员将全部的比赛过程都录了下来,并且将录像带分别提供给了两支队伍,以便他们能借助录像带来提高队伍的球技.所不同的是,分发给两支队伍的录像带采用了不同的编辑方法.第一支球队收到的录像带所展现的全是他们在比赛中的失误和糟糕的表现;第二支球队收到的录像带所显示的则全是他们的出彩之处.  相似文献   

6.
化肥厂也曾风光过,不但奖金福利可观,而且"社会地位"也不低,谁家在农村没有几个亲朋好友呢?化肥紧俏的年头,在化肥厂工作,就少不了有人要找你帮忙.二叔一家五口都在化肥厂里工作,他和老伴,还有儿子、儿媳和女儿.  相似文献   

7.
1996年5月2日,福建省漳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芗城分局,在全国率先成立了"3.15"消费者投诉服务台,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之为消费者的"保护神"、"工商315".这一新生事物立即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接着,以尾数为"315"或号码中有"315"的消费者申诉举报服务电话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出现.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做民间企业永远是"草根"? "在中国像我们这样做企业的人,永远是草根",一位著名企业家曾经这样向我感慨。他这样感慨肯定是有过切身体会,我还可以为他的感觉提供一个新案例--手机牌照"在野党"。 在2004年的中国,什么样的企业可以生产手机,是需要政  相似文献   

9.
"大头"     
我18岁那年,到北京郊区怀柔县插队.我所在的郭家坞村坐落在怀柔水库的北岸,赶上好天气,站在村子里就可以望见慕田峪长城.那时候,村里人都称它为"边城".  相似文献   

10.
一位广东青年,看到美国9·11事件后,各种各样的恐怖袭击活动在世界各地发生,同时他也在报纸上阅读到有关频繁发生的诸如地震、煤气爆炸和人为恶性报复事件等各种天灾人祸,于是他想到,在这种还不太平的世界里,人们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些应急物品,以防不测,而对他来说,或许这正是一种赚钱的机会.于是他设计出一种防灾包,里面有许多小袋和插口,可存放食物、水、多用刀、手电、打火机、呼救哨等应急物品,在深圳荔枝商品展销会上展出,很快引起香港进出口商的兴趣.经过几番改进后,这种包日臻完善,最终打进了国际市场,他也获得了极大成功.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人的职业目标定位问题上,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鸡头"与"凤尾"的取舍,其经典的趣闻轶事也有不少版本.不过,从其内在价值取向看,无非是两种选择:或者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或者反其道而行之,宁做"凤尾",不做"鸡头".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去年3月20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新的修改稿再次被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将立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充分体现了立法过程的民主性,也使得立法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为我们制定相对公平的、完善的劳动合同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大家都在讨论劳动合同法的公正性、合理性时,加强劳动执法部门执法力度、造就一支能够切实维护劳动者正当权益的劳动执法队伍,才更是社会所应当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互联网对商业思想和商业组织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现在一些前卫的商业思想家已经在总结这些成果了.  相似文献   

14.
丁小龙最初没有想到,在江苏省省级贫困县睢宁县的官山镇,借农民赶集的机会,2008年的某一天他竟然卖掉115台单价为2 000多元的太阳能热水器,这比他上一年的销量还高.同一天,在江苏省东海县桃林镇,颜井华用同样的营销手法卖掉了80台同型号太阳能热水器.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暴露隐私”似乎成了现代人的一种“时尚心病”,人们已经不满足把秘密写在日记本里给自己看,而是需要“受众”和“互动”。于是,一些以“晒秘密”为主题的网站应运而生,成为流行。人们把自己的隐私或内心的秘密公布在网站上,并与陌生人一起分享和交流。“晒秘密”网站的风行让我们发现:也许,我们心中的秘密也需要被分享。  相似文献   

16.
美国学者维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在按时计酬的制度下,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时,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若受到明确而充分的激励,则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高.因此,如何对员工实施有效的激励是领导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管理制度的执行盲点一般存在于两个领域,即大众和特权阶层。“法不责众”和“刑不上大夫”是对管理盲点最恰当的诠释。大众的行为习惯是管理制度的最大杀手,对于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情,制度规则经常是无可奈何、力不从心的。比如,企业里有人喜欢在办公室里聊天、上网QQ、玩游戏、甚至打牌,有人经常在工作期间借口外出办私事,有人习惯于将早餐带到办公室里等等,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行为是不妥的,但由于这是“见怪不怪的平常事”,所以没有人会认真对待。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缺乏相关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不行,那么他肯定会受到指责甚至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江浙一带,一些私企老板喜欢以"老大"自居,纷纷注册"老大"商标,如"陈老大"、"郭老大".  相似文献   

19.
魏巍 《秘书》2007,(4):33-35
“命令”和“令”原本是作为两种不同的文种使用的,因两者在性质、功能和写作方法上大体相似,于1987年合并为一种文体。国务院在2000年8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三分之一"工作法是丹江口市审计局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在全局推行的审计工作方法,即: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实施、审计座谈、审计调查各占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工作法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从而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去年我们在对某技工驾校的审计中,成功应用此方法,查出该校隐蔽多年的小金库38.08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