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评估模型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银行贷款是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而对贷款企业尤其是对规模和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中小企业进行信用风险度量,是银行决定贷款与否的关键环节.本文对目前已有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各评估模型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适用性,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CreditMetrics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分析,探讨商业银行在贷款信用风险度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CreditMetrics模型在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度量中的改进建议,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风险的度量模型有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法、神经网络分析法以及现代违约概率模型等。通过比较分析LOGIT模型和KMV模型,选取了能够体现公司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本结构、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流量的28个指标,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LOGIT模型,发现该模型能够提前一年较好地预测出公司的违约情况。在分析KMV模型时,通过GARCH-M模型计算出企业股权价值波动率,并运用上市公司数据得出样本公司的股权价值和违约点,从而计算出样本公司的资产价值和资产价值波动率,最后得出KMV模型的判别结果。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应以LOGIT模型作为判别模型,以KMV模型作为追踪模型,将LOGIT模型与KMV模型相结合来判断贷款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CreditMetrics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分析,探讨商业银行在贷款信用风险度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CreditMetrics模型在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度量中的改进建议,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CreditMetrics是世界上第一个评估信用风险的量化度量模型。该模型以资产组合理论、VaR(ValueatRisk)理论等为依据,以信用评级为基础,不仅可以识别贷款、债券等传统投资工具的信用风险,而且可用于互换等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识别。研究此模型对于我国银行风险量化管理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长荣 《商业研究》2005,(3):143-145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或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在我国金融分业经营 ,利率尚未市场化 ,存、贷款利差收入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 ,既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甄别、定价 ,提高风险的识别、评估、预警能力 ,从源头上降低不良资产的关键 ,也是监管当局进行风险性监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CreditMetrics模型是量化信用风险的重要模型之一,本文从该模型出发,分析了单笔贷款、组合贷款的信用风险计算方法及应用,并提出了CreditMetrics模型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以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提出了一个较为全面涵盖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内容的度量模型,该模型由财务实力、管理实力、社会实力三个因子组成,然后基于该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各因子对贷款定价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信用实力越强,贷款定价越优惠,同时,信用实力对缓释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缓释工具对贷款定价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是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影响贷款定价的调节变量。最后基于研究成果对商业银行如何应用模型加强中小企业贷款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信用销售(赊销)作为现代企业主要销售手段之一,一方面可提高企业销售量,另一方面可增加企业信用风险。目前,由于我国企业尚未建立科学信用管理制度,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管理和审计成为我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从对信用风险管理目标、信用风险识别、信用风险处理措施的审查入手对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审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其信用风险也日益显露出来,本文针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现状,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提出了防范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很多中小企业借助互保、联保方式从银行获取贷款。这种行为一方面能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新的风险。通过借助信用风险传导网络演化模型,分析了对应风险的产生途径和传播渠道,中小企业互保、联保情况下,其贷款的授予与实际担保物的价值往往存在脱节现象,监管方应该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征信制度,减少借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限制中小企业的过度互保、联保,降低信用风险传播的可能性;根据新的形势,制定新的风险识别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2.
已经全面实施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从强调对固定资产贷款的全流程管理,在各环节明确贷款人责任、明确资本金到位比例、建立贷后动态监测和重估制度等六个方面强化了银行风险防范功能,其作用将主要体现在提升贷款人对信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能力;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减少操作风险事件;增强银行系统性防范能,促进银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涉农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发展是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涉农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的现状,指出涉农企业信用风险虽不断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其次分析了造成涉农企业贷款出现信用风险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管理涉农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商》2016,(3):182-183
对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混合模型回归得到KMV模型违约点,并与KMV公司提出的经验违约点公式以及流动负债加75%长期负债的违约点进行对比,运用KMV模型评价*ST公司和正常公司的信用风险,并检验模型识别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能力。结果表明,利用混合面板回归得到违约点的KMV模型能够更好的识别信用风险差异。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建设全面开展,商业银行贷款总额逐年增长。但是随着近年来经济增长的放缓和行业发展情况的改变,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快速升高,这对银行业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增长都造成很大影响。所以降低不良贷款率已经成为银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有自身的特点,这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存在紧密的联系。商业银行要想降低不良贷款率,强化信用风险识别能力,就应当对我国产生的信用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识别信用风险方法进行研究,进而探索降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胡威 《商场现代化》2009,(25):22-22
在国家政策鼓励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同时,高度重视其信用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的成因,提出企业、银行和政府三方如何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与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银行的信用风险和贷款的周期性等问题,建立一个基于信用风险修正的多阶段银行贷款组合优化决策模型,该模型在多阶段模型中考虑了信用风险修正问题,根据模型的特点给出了把Monte Carlo模拟的动态算法和差分进化的多阶段算法相结合的求解方法,前者求解银行各类贷款的期望收益率,后者求解每一阶段银行对各类贷款的最优投资比重。数值试验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且符合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要求,给出的方法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基层重要的金融组织形式,农村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个体农民以及中小型企业,其中贷款业务作为主要业务,是农商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信用风险往往会导致不良贷款的发生,因此,如何防范信用风险是所有银行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为例,介绍了信用风险量化管理常用的VaR模型、KMV模型、CreditRisk+模型等模型,及不同模型使用时选用的量化指标,并根据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对其信用风险的量化管理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我国对信贷风险的分析仍处于传统的比例分析以及专家经验判断阶段,远不能有效满足商业银行对贷款安全性度量的要求。因此,应用现代的计量模型计量我国的信用风险来更加有效的控制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信用风险度量技术之一的KMV模型,尽管我国目前缺乏企业违约与破产的历史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我国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着出口业务国际结算的信用风险。特别是现如今我国国际买方市场异常庞大,很多企业都采用了商业信用基础上的结算方式,企业所存在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导致很多坏账与呆账出现。资信调查国外企业并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准确识别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对信用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再对出口业务国际结算信用风险管理流程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如何加强对出口业务国际结算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措施,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