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娜 《乡镇企业科技》2013,(13):148-149
本文以石家庄市市场上的本地叶莱为例,在通过市场调研获取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模型(DEA),对以小型零售商贩为零售终端的生鲜蔬菜流通渠道效率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得出小型零售商贩对零售场所的选择对生鲜蔬菜流通渠道效率存在明显的影响,即在流通环节相同的情况下,小型零售商贩通过定期集市进行生鲜蔬菜销售的流通渠道的相对效率要明显低于通过农贸市场及早市进行生鲜蔬菜销售的流通渠道的相对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生鲜蔬菜流通渠道效率。本文研究了中国生鲜蔬菜流通渠道的结构和效率,以及中国生鲜蔬菜流通渠道的成员,对长渠道与短渠道、宽渠道与窄渠道的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提高生鲜蔬菜流通渠道效率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城市的生鲜蔬菜流通中,"菜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大型连锁超市→消费者"农超对接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农超对接是在中国刚刚起步的新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生鲜蔬菜流通渠道效率,表现为生鲜蔬菜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一定量的渠道投入所带来的销售量和利润额。对我国生鲜蔬菜流通的效率进行定量的测定和评价,将会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解决,是提高  相似文献   

4.
赖碧云 《物流技术》2012,(17):177-178,227
论述了我国网络零售中生鲜产品的标准化现状及生鲜产品标准化对网络消费者的影响,探讨了影响生鲜产品网络零售标准化的主要因素,并指出通过改变网络销售方式,建立按质论价的以包装为单位的销售有助于实现生鲜产品销售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我国网络零售中生鲜产品的标准化现状及生鲜产品标准化对网络消费者的影响,探讨了影响生鲜产品网络零售标准化的主要因素,并指出通过改变网络销售方式,建立按质论价的以包装为单位的销售有助于实现生鲜产品销售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6.
文中首先对漳州生鲜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即流通渠道中农户规模偏小、流通渠道成本高昂、流通渠道过长、信息不流畅进行分析。然后介绍了台湾地区通过批发市场的完善、台湾农会组织成立、农产品直销市场建立等措施,确立了台湾地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现状与优势。因此文中建议漳州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优化,首先需鼓励农户组建或参与各类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次积极探索和规范农户与现代零售企业的对接模式,最后加快对农产品期货与拍卖、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的探索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徐州市为例,就其主要蔬菜批发市场和零售终端的生鲜蔬菜“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建立了一个基于带时间窗约束下的车辆路线优化模型,找出了总成本最小的配送方案,以解决徐州市生鲜蔬菜“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实现蔬菜“真正的生鲜”。  相似文献   

8.
<正>一、云消费时代社区生鲜经营发展趋势农产品流通主要是采取“产地-流通渠道-消费者”的流通链条,农产品由产地经农产品批发市场或者现代物流体系,进入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超市、机关食堂、餐饮企业等连锁零售终端,然后进入消费者手中。云消费时代,消费呈现“零距离、云服务”特征,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向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过渡。中国生鲜零售市场保持稳步增长,2020年国内生鲜零售市场超过5万亿元。社区生鲜消费主要以多品种、高频次、少批量为主,社区生鲜经营体系呈现多元化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9.
李超  宋利伟  李红 《河北企业》2014,(10):70-70
<正>蔬菜是我们日常饮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安全消费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对生鲜蔬菜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解决农产品安全和损耗问题,生鲜蔬菜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应该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蔬菜从采摘、流通、零售等环节进行信息化跟踪与检测,使消费者吃上"放心菜"。  相似文献   

10.
王梦圆  李岩 《活力》2021,(2):17-18
生鲜食品是日常生活中的高频刚需产品,在零售消费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农鲜生”生鲜超市顺应新时代背景,运用“新销售模式”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对生鲜行业进行了创新。但它也存在着大多生鲜超市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为了进行完善的经营,农鲜生通过吸取经验和调查研究,想出来一系列的经营发展战略,助力生鲜超市“新生”。  相似文献   

11.
在重大事故灾害等非常状态下,如何保障城市生鲜农产品供给,是需要切实解决的民生问题。城市生鲜农产品对外依赖度大,政府对生鲜农产品的运输、配送、销售缺少掌控力,城区农批市场不断受到挤压,非常态下生鲜农产品供给出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城市生鲜农产品供给保障需要多元主体间的有效协同,提升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效率,确保城市生鲜农产品一定的自给率和可控的货源,保障极端情况下基础农产品的供给。建议提升城市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可控性,成立国企为主、民企为辅的城市应急保障联合体,出台非常态下生鲜农产品保供政策,确保非常时期的政策协同。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态。传统的线下零售企业普遍认为,对于一些鲜活易腐商品,电商平台一般很难进行此类商品的销售,但随着物流包装技术的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及冷链技术的提升,使得生鲜货品这一领域的销售和配送成为现实,客户首先通过电商平台下单,电商平台收到顾客的订单后,派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商品的配送,第三方物流公司根据客户的地址,进行生鲜货品的提货及配送业务,最终送达客户手中。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我国生鲜蔬菜供给量稳步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基本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但是由于生鲜蔬菜具有较强季节性、地域性和易腐性,这对生鲜蔬菜的储运、加工、运输、销售等物流环节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生鲜蔬菜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其在供应链管理活动中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就需要我们综合的考虑生鲜蔬菜从农户到餐桌等各个环节,运用现代供应链理念和技术,构建反应灵敏、反馈及时、质量安全、符合市场需求的生鲜蔬菜供应链模式。文中从分析生鲜蔬菜供应链的特性入手,分析了我国生鲜蔬菜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整合生产组织成员、全程冷藏运输、构建生鲜蔬菜物流信息平台、建立健全蔬菜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等优化生鲜蔬菜供应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前疫情防控逐渐进入常态化阶段,人们对生鲜产品的购买更倾向于电商平台,以朴朴、叮咚买菜等为代表的基于前置仓的新零售模式出现空前热度,但由于生鲜产品和前置仓模式的自身特点,前置仓新零售模式仍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本文以厦门市为例,对学生群体和居民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并建立逻辑回归模型。通过模型结果,分析影响消费者对于前置仓新零售平台使用意愿因素,同时模型结果也为采用前置仓新零售的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5年至2021年随着“新零售”浪潮的推进生鲜电商开始迅猛发展,从而催生了社区团购这一新兴的生鲜零售模式,该模式线上线下结合的特点在生鲜农产品的销售中发挥了明显的优势,表现出营销成本较低,运营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在各大电商平台的涌入下,鳞次栉比的社区电商也慢慢浮现出平台品控差,竞争激烈,淘汰率高,人员专业水平低等诸多问题。本文从新零售角度出发,分析当前社区团购的发展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蔬菜零售组织现状及发展方向张强(一)蔬菜零售市场结构北京城市蔬菜零售市场由四种销售形式构成:零售门店(包括专业店和综合店)、摊群(包括室内摊群和室外摊群);配送和产销直挂;场外无证照经营。其中,以个体商贩为主体的摊群市场已上升为占主导地位的零售...  相似文献   

17.
杨振宇  陈刚  安瑾 《物流科技》2020,(1):159-162
文章研究了在新零售环境下,生鲜连锁零售企业为服务C端及B端市场,改变城市配送模式,建立了一个以最小成本为目标,以拟改前置仓数、门店面积、前置仓服务半径等为约束条件的前置仓选址模型,据此进行门店改造选址方案决策。最后以贵阳某生鲜连锁零售企业为实例进行测算,给出了贵阳市区前置仓选址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众多企业开始探索新的商业业态,生鲜类创新业态就此在国内市场迅速发展。新型生鲜零售是新零售概念下的一个具体业态代表。新型生鲜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区别于传统生鲜零售企业,国内新型生鲜零售业发展前期主要以阿里系的盒马鲜生和永辉系的超级物种为代表,  相似文献   

19.
山红梅  张云 《物流技术》2023,(3):123-129+147
以超级账本Fabric为开发平台设计了一个区块链生鲜冷链物流追溯系统,对生鲜食品的生产、储运及销售等过程进行数据记录追踪,并且通过数据库设计提高了具有跨组织多环节特征的冷链物流数据存储和快速查询效率。通过证书认证的账号,用户可以轻松实现生鲜冷链物流的生产信息、物流信息及销售信息可查询可追溯。经过反复模拟仿真测试,系统功能和性能都符合设计需求,达到预期效果,为区块链技术推广应用及冷链物流追溯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我国生鲜农产品的生产、需求都呈现出快速增长,但生鲜农产品的流通仍以传统流通模式为主,不仅造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而且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文中从改善小规模农业生产、发展冷链物流、流通渠道改进等几方面,以滁州市为例,对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