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革社会中我国NGO发展的行政生态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政府组织是公民社会的基因。随着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化,作为政府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合作伙伴,非政府组织是参与公共服务、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社会治理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非政府组织发展与政府职能重构、公民社会生成、和谐社会构建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它是达到善治的基础因素。  相似文献   

2.
胡海 《东方企业文化》2012,(19):120-123
近年来,我国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各种群体性事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虽然政府是治理群体性事件的主力军,但仅靠政府的力量已无法做到群体性事件的高效、快速、协调、灵活的应对.与此同时,非政府组织在处理群体性事件过程中正扮演着特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因此,强化社会中的各种非政府组织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新的研究课题.文章在分析群体性事件和非政府组织的概念、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我国非政府组织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应发挥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支撑就是非政府组织建设,非政府组织健全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非政府组织填补了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空白,日益获得了政府以及社会的认可。但是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还是面临很多障碍,所以,如何健全非政府组织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以环保非政府组织为例,从策略选择和政策思考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健全非政府组织,这一研究必将会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群体性事件频发,群体性事件的治理需要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相互合作。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同时在协助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群体性事件频发,群体性事件的治理需要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相互合作。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同时在协助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群体性事件频发,群体性事件的治理需要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相互合作。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同时在协助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公民社会的兴起、社会治理的发展,非政府组织是区别于政府(公共权力部门),企业(盈利部门)的组织和机构,也被称为"第三部门",是公民社会的基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开始在全球兴起,在诸多领域都有其影响力,发挥着第三部门独有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客观的社会现实表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是公民社会的标志性特征。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在美国、日本等地是非常成功的,成立了大批的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非政府组织。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并向多样化趋势发展,随之我国社会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也不断加深。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情况下,供需矛盾的解决亟需第三部门的出现,作为公众也需要大量非政府组织的去实现他们的诉求。  相似文献   

8.
非政府组织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资助力度低、对政府的过厦依赖、缺乏公信力以及规模财政等问题制约了其健康发展.非政府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可以通过政府组织改革创新途径的启示予以解决.从政府组织创新的动因,政府组织创新的模式以及政府组织创新的趋势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非政府组织解决相应问题的借鉴方式,可能对非政府组织自身结构、社会影响以及其可持续发展等三个方面带来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董冠华 《价值工程》2012,31(11):308-309
非政府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织实体,作为公共治理框架中的组成部分,与其他主体比较具有资源优势、机制优势和公信力优势,在参与治理公共危机时应该而且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参与公共危机的治理过程中,非政府组织能够强化组织的凝聚力,争取到社会公众以及政府的支持和肯定,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文明也取得了很大进步,这使得我国非政府组织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诸多不足显现出来,例如资金不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不完善、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限制过多等。为此,本文探索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力争为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又好又快发展增添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是政府向非政府组织、非政府团体、其他组织或者个人签订契约,由政府和相关机构界定社会工作服务的种类或品质,并向特定人群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行为。从本质上讲,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属于政府采购的范畴,但我国习惯上将政府采购的对象限定为商品和货物工程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不断壮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也逐步提到政府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2.
公共危机及自然灾害频发,为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公共社会事务治理创造了条件,同时,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后重建工作过程中凸显出来的慈善能力不足问题也引起了民众的思考,本文首先分析了非政府组织慈善能力的概念,并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剖析了非政府组织慈善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非政府组织慈善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俞可平认为治理理论特别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公民自治和非政府的公共权威等要素在治理中应用,在中国可以发展出一套公共事务管理的全新技术[1].在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环境复杂化的背景下,任何社会组织都很难在缺乏战略模式的指引下去完成组织的重要使命.因此,有效的战略模式,是社会组织在参与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组织效能、实现组织价值所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受社会流动和世界大环境影响,国内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在不断增加,公共危机难度也逐渐加大.文章以九寨沟地震救援为例,以具体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管理中所存在的困境为出发点,延伸总结出我国非政府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层面和非政府组织本身提出如何提升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模式的确立是促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重要举措。它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必须依靠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构成的多方行动体系予以实现。然而,政府与市场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又面临着许多局限性和低效性,需要非政府组织进行弥补。但是,由于受到体制制约与能力限制,非政府组织在治理过程中经常失效,遭遇尴尬。比如,专业能力、运作能力和国际活动能力发挥乏力等等。因此,需要从政府支撑、自身建设、打造公民文化和增强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克服治理困境,谋求提升的方式方法,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有文字记录以来,我们的社会便面临着各种危机的考验,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便是应对这些公共危机挑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单靠政府力量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已显得力不从心,非政府组织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往往能在应对公共危机过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同时,非政府组织在应对公共危机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提高非政府组织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保证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从政府、社会和组织自身等方面共同着手推进,以实现国家治理的"善治"目标.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中公众参与的模式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社会公共安全治理面临政府有效性不足的现状,公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存在着意识、动力与能力的约束,而转型社会的多元性特征决定了公共安全治理需要公众的积极有序参与。公众作为参与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应该被关注。文章提出了我国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从以政府为单一中心的管理走向政府与公众参与的合作治理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治理理论与公众参与的实践,提出我国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中公众的社会网络化参与模式与实现策略,包括要构建透明化的法治政府,引入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与能力以及创新公众参与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作为市场经济与法治国家的一项重大机构创新.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其独有优势和创新特性在社会发展中大放异彩。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非政府组织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通过规范引导和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建立健全管理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与管理以及促进非政府组织的自律建设和能力改造等,更好地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郭英莉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6):159-159,163
治理理论强调社会和政府治理中各种非政府机构包括私人部门和自愿团体的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强调国家与社会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及合作互动,这打破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传统思维,强调政府、公民社会和市场良性循环互动的治理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企业社会责任外延广泛而内涵缺乏,并且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其推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企业、媒体和非政府组织、民众四个方面。日本企业社会责任落后于欧美,但在亚洲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值得我国学习借鉴。建立适合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推动企业、政府、媒体、非政府组织和民众在发展CSR上的通力协作,以建立标准化体系为方向是我国CSR发展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