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侗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其族源同中国南方的古越人有着十分复杂而深厚的渊源。历代史书中记载了今天侗族地区的古代居民各自不同的称谓。秦代称为“黔中蛮”,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僚”, 唐代又称为“僚浒”、“乌浒”,宋代之后其称谓更为混乱复杂,有“仡伶”、“仡佬”、“仡偻”、“苗”、“瑶”等等。降至明代,又有“峒人”、“洞蛮”之称。到清代则多称之为“洞苗”、“洞民”、“洞家”,或统称作苗,这也是古人将苗族、侗族混同的杂称。侗族自称为“干”或“更”,或“金”,其他民族称他们为“侗家”。  相似文献   

2.
“鼓楼文化”,是以“侗寨鼓楼”为代表,含鼓楼、戏楼、风雨桥、吊脚楼等侗族建筑在内的民俗建筑文化体系。神奇、多姿、风趣、独特的侗族鼓楼文化,是三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如何承传鼓楼文化加快旅游经济发展,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贫困是制约西北农村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障碍性因素,也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着力解决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之一。1983年开始在西北“三西地区”(中国甘肃省西部生产条件较好的河西走廊地区、中部以定西地区为代表的“苦甲天下”的干旱山区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海[原]固[原]区域的干旱山区)进行的“三西农业建设扶贫开发项目”是中国政府实施的第一个区域性反贫困计划。这一计划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宗旨,遵循“兴西济中,山川共济”的原则,对甘肃、宁夏两省区中居住在既不能搞旱作农业,也无条件引水灌溉的干旱高寒特困地区的部分贫困人口进…  相似文献   

4.
立足山乡富路多王义树瑞昌,“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一个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农业地区,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区农民占全市农村人口25%以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些山乡农民绝大多数是“吃饭靠种棉,用钱靠救济”,由于土质差,气温低,水利设施不...  相似文献   

5.
侗族地区一向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侗族诗歌韵律严谨,题材多样,尤以多声部无伴奏的侗族大歌为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在文学和音乐方面都有极珍贵的价值。同时,侗族擅长建筑。形式多样的侗寨鼓楼、风雨桥等建筑艺术具有代表性。侗锦、侗布、挑花、刺绣以及银饰工艺品等,都充分表现了侗族多彩多姿的传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黔东南是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州,人口420余万人,面积3.03万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17.2%,山地面积占90%以上,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山林覆盖率达50%以上,是贵州省主要商品林区之一,下辖15县1市,其中7个为国家级贫困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7.
鼓藏节”是居住在贵州黔尔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的苗族同胞的古古而传统的节目。这一节日每间隔12年举行一次,因此在每个苗人一生中,能经历这样的节日,屈指可数,所以大家也就格外地珍视。鼓藏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它围绕着血缘家话的脉胳来进行,成为整合苗人家族、亲情的一项活动。节日从准备到结束一般要经历三年的时间,最后一年是杀牲祭祀年,也是活动最为降重的一年。在这一年,要邀请  相似文献   

8.
唱歌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他们以唱歌为荣,处处有歌,事事有歌,人人会歌,以歌代言。会唱歌被认为是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象征。所以在侗乡,小孩学歌,父母教歌,歌师传歌,年轻人“行歌坐夜”、 “月堂对歌”已成为普遍现象。侗族有句谚语说得好: “饭养身,歌养心。”这句话说出了民歌和侗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涵。 赶歌场 在贵州黔东南州的天柱、锦屏、剑河、三穗、镇远一带,盛行着“赶歌场”的习俗。热闹非凡的歌场有十余处,其中最盛大的歌场数天柱渡马的二十坪歌场。这里寨前碧水长流,潺潺有声,河边榕树挺立,铺天盖  相似文献   

9.
藏族是一个跨界名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境内,居住地域十分广泛,包括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占中国全境总面具的四分一。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家。境外的人口大概有十万人。藏族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古老而丰富的文化背景。其中羌姆流行于藏传佛教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舞蹈之一。“羌姆”本以为“跳舞”,以民间舞蹈“桌”相对应,随着历史的发展,藏传佛教逐渐在多个民族中流传开来,羌姆也于文化和地域不同而产生了很多称谓,如满族称为“跳布杂”,蒙族称为“查玛”、“布杂”,甘青等地称作“欠”,卫藏地区称为“羌姆”,康巴地区称为“巴羌”、内地称之为“打鬼”,而寺院的僧侣则多以“多吉嘎尔羌姆”称之。羌姆是一种藏传佛教的大型法事活动,包含了丰富的宗教奥义和复杂多变的动态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一、侗族服饰的特点 侗族服饰的发展和变迁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唐朝以前,这一时期侗族的服饰非常原始,完全是侗族本民族的传统服饰;第二阶段是唐朝至建国以前,从唐朝开始,汉族文化传入侗族地区,很快就被侗家妇女接受,并且把汉族与本民族的服饰文化融合在一起,使流传至民国时期的侗族服饰既有汉族又有侗族的文化特点;第三阶段是建国初期至80年代(亦即20世纪50~80年代),这一时期的侗族传统服饰,只能在边远山区的妇女及中、老年人身上才能看到.由于汉族服装不仅大方得体,而且简便实用,对侗族男服的影响更大,男服基本趋于汉化;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侗族的民族服装只在大型节庆日子里才拿出来穿,平常都保存起来.但到了90年代,返璞归真在一些地区成为时尚,民族服饰又频繁地展现出来,近几年在街上不少妇女穿着用现代布料制成的民族服装,这种文化心理仍存在于现代人的意识中.  相似文献   

11.
这个城市所经历的沧海桑田,到底还有多少人记得?今天,我们脚下踏着坚实的水泥砖石,打望无边繁华,记忆之盘还能预存多少感动?回头望望吧,我们来时走过的路——这个城市曾经怎样忍辱负重才走到今天,并宽厚地为子孙后代留着归依之路。  相似文献   

12.
13.
文学的前途     
张炜 《走向世界》2011,(13):96-96
当下我们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代——网络时代。载体繁杂,声色犬马,各种力量对文学挤压的强度空前,所以我们一些好的文学书出版很难,即便出来了印数也很少,影响力微乎其微。不久以前还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14.
清朝诗人赵翼感叹,"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知何时,被识时务的现代人俏皮地修改为各领风骚"三两年"。追求速度带来的变异,已经让社会变化不是循序渐进,而是瞬间呈现。当诗意的"弹指一挥间",被"一天等于二十年"口号所取代,  相似文献   

15.
16.
17.
老人与孩子     
这是在李汝建老师最近的博容里面发现的片子。 一共几十张,我细细地看下来,眼睛湿润了。 我曾经有的,不会再有,  相似文献   

18.
<正>还得说那句老话,"民以食为天",中国的很多文化传统,往根里一刨,都会落实在一个"吃"字上,至于被升华到精神层面,则是后来的事。就像流行歌曲里的"稻浪""麦浪"之所以给人小清新之感,实际上是人们看到它们,就知道不会饿肚子了,于是因免于饿肚子之忧而自然生发出原始的喜悦。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