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结合低碳经济理论内涵,对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能源供给约束和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发展低碳经济。城市或城市圈在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方面都在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优先考虑的。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点,构建低碳发展模式,分析低碳发展的路径将会辐射和带动中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 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汉称大,大武汉。大武汉何其大?美国未来学家麦金利·康韦预言:21世纪中国武汉将成为世界十大超级城市。在此之前,孙中山预测:武汉之规模“略为纽约伦敦之大”。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小波 《特区经济》2009,(6):167-16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进一步凸显。调整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会对湖北产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是湖北产业发展的一个机遇。本文在分析武汉城市圈现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产业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6.
自2007年底,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武汉城市圈九市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民营经济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7年底,武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申请成功,以两型两化为核心的武汉城市圈建设即将进入一个新时期。在这样一个全国各地大力申请改革实验区的时期,武汉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切实履行两型社会建设以促进自身发展?本文对申请报告中一些关键词进行解读,并就以后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军  刘冰 《特区经济》2010,(4):199-200
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将有利于集中资源、要素、市场等规模优势,提高地区整体竞争力,建立区域分工与竞争的基础平台,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级,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必须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开始。本文在介绍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并根据产业结构上存在的明显缺点提出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优化战略。  相似文献   

9.
武汉城市圈旅游合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祖涛  陆玉麒 《特区经济》2008,235(8):186-187
近些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区域旅游合作蓬勃发展起来。武汉城市圈旅游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必须走区域旅游联合开发之路。本文在分析武汉城市圈旅游合作的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实行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公共投资和经济增长进行计量分析得出:武汉城市圈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的作用巨大.其中: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对经济增长作用明显,积极作用最为显著;农业生产的事业支出次之,而基本建设支出和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对经济增长推动不够明显.文章据此提出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建议,以优化基础设施投资的结构效益.  相似文献   

11.
2016年8月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新设立湖北自贸试验区,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要求,满足湖北省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和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需要。目前,湖北自贸区已发展近2年,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湖北市民对自贸区建设的关注热点和方向,关注民生需要,有利于引导自贸区建设方向,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监管法治化,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2.
曹骥赟  吴老二 《开放导报》2006,(3):75-79,86
针对我国目前正在兴起的建设城市圈的热潮,本文讨论了城市圈形成的一个模型,运用空间计量以及面板数据的方法对我国已经发展较成熟的珠三角城市圈以及正在建设的武汉城市圈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圈的可接近性能显著地促进位于城市圈内的城市的经济增长水平。本文还提出了发展边缘城市、实施组团式发展的城市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倪琳 《开放导报》2009,(3):88-90
加快建设“两型社会”,是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圈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从体制机制、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技术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姜霞 《开放导报》2012,(6):45-48
当前,城市圈内部不同城市间的产业联动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对武汉城市圈产业联动的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城市圈产业联动的模式。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产业联动具备了一定基础,且存在资金联结型、优势互补型、产业转移型、产业链延伸型和总部经济型产业联动模式。应进一步加强政府合作、产业错位发展、培育企业集团、壮大产业集群、强化总部效应等,推动城市圈产业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收集具体数据资料,借助各类文献,剖析了武汉城市圈存在的总量增长,但是城市圈内各项服务内容比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医疗服务、社会保障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严重不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的现象,从理论上总结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化问题在参与主体、财政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政策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具体探索出提高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经济和制度相结合的路径,即以全面发展城市圈内的经济,消除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建立城市圈内纵横交错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政府的、区域的协同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体系;实现城市圈的社会政策的一致化。  相似文献   

16.
完善旅游发展保障系统是武汉城市旅游圈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全国旅游业"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问题分析,从发展体制与机制创新、投融资渠道建设、旅游信息化建设和专业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保障系统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条需求导向下高技术化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即需求拉动、技术推动、空间联动、制度促动的"四位一体"的模式。这一优化路径从四个方面得到体现: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空间布局、产业高技术化、制度创新。其中,主导产业引领城市圈发展的未来,空间布局整合促进产业规模化以及同类产业集群化,技术创新是优化的驱动力,制度创新释放活力,也是顺利促进产业优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易元红 《改革与战略》2011,27(12):177-179,186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集群式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竞争能力、政府服务需求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建议,通过构建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创新金融体制、提升创新能力、建立服务体系、培育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等途径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鉴区域房价相关研究的"波纹效应"理论,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综合运用多变量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中武汉、黄石、鄂州三城市房价之间的互动关系。多变量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三地住宅价格存在多个统计较显著的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确定了三地住宅价格间影响程度和时滞。本文通过论述,以期对区域住宅价格的调控思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0.
曹娟 《北方经济》2009,(3):61-62
一、逆向物流概念 逆向物流(Reverge Logistics)源于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一个词,后来经过Kopick(1993),Rogers和Tibben-Lembke(1999)Steve Bulter(2004)不断完善和发展,逆向物流的概念在要素上不断充实,功能上不断强化,系统性也在不断完善,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逆向物流的定义认同度较高,而我国在200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 T18354-2001)中将逆向物流分解为两大类:回收物流(Returned Logistics)和废弃物流(Waste Material Logis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