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间隔年旅游是一种以青年人为主体的由生活方式改变而延伸出来的旅游方式.以间隔年旅游者为研究主体,借用现象学的相关理论。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方法从间隔年旅游体验的角度对这一新兴的旅游现象进行解读.结果发现.间隔年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在生活世界的推力和来自旅游世界的拉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旅游者在旅游世界中主要通过旅游观赏、旅游交往和旅游参与三种方式来获取体验;并且旅游者通过间隔年体验与经历开始重新认识自我与世界.  相似文献   

2.
基于体验经济理论的旅游产品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转型是旅游者获得“满足感”的价值提供物,也是旅游者寻求或购买的目标;旅游活动使一个人转型为拥有一目的地阅历”的人;旅游产品价值是由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直接提取的初级资源、制造出的有形商品、无形的服务、难忘的体验、引导的转型构成。在总结旅游体验和旅游转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对目前我国旅游产品价值构成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创意旅游活动的主体是创意旅游者.创意旅游者由传统旅游被动消费者转变为自我构建者,其消费行为与传统旅游者既有共同点,又有独特之处.虽然创意旅游的重要性已得到认可,但对创意旅游者消费行为的研究尚不充分.文章以马蜂窝网站旅游博客为文本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创意旅游者感知高频特征词进行分析,并基于米德尔顿刺激—反应模型构建创意...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兴旅游消费者的越发成熟、有主见和独立,旅游供给者也需更好了解旅游者需求,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创新。一反以往把旅游者主体与客体独立分开的观念,从主体与客体互动角度分析旅游者如何感知"意义",即旅游者对旅游情境的感知。既突出旅游情境的物质性,也强调其精神性。结合已有文献和编码分析,得出旅游情境中影响旅游体验质量的八大因素:主题/故事、氛围、物理环境、纪念品、关系、价值及个人因素。同时依据旅游者赋予要素的不同体验意义,提取出3种平遥古城旅游情境:历史情境、休闲情境和新奇情境。然后运用定量验证不同旅游情境感知对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分析旅游者不同属性对旅游情境感知及二者关系的不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人类迈入了“新经济”时代,即体验经济时代,游客的旅游活动已被界定为一场体验活动。但是。到目前为止从游客体验视角去研究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的成果较少。在对旅游体验与旅游目的地品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体验模型,借鉴博弈理论阐述了政府介入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的必要性,提出了政府介入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的对策,以期为旅游目的她品牌撵设提供叁老.  相似文献   

6.
文化交往视角下的旅游产品创新设计--以安徽龙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产品是一种服务产品,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到旅游者对服务价值的认同与产品价值的实现。旅游产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产品,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互动关系”一定程度上也是异地文化交往互动关系。研究从旅游活动中的文化交往机制出发,以安徽龙岗古镇为例.探讨旅游产品创新设计思路与模式。  相似文献   

7.
竞争与整合: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态势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诠释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的现状与动力机制;探讨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的若干误区与困境;揭示中国区域旅游发展的趋势:竞争仍然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主流;对“无障碍旅游区”建构的关注,恰恰说明行政区域利益分割,对于旅游者所构成的旅游障碍的真实存在:价格歧视、服务疲软、信息不对称、通行不便、安全隐患、对财产权的关注而忽视旅游者和目的地社区公民的权益,基于“以旅游者和社区居民为本、建构旅游和谐体验环境”的价值目标取向,中国区域旅游将迈向权益保障与质量竞争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从KAPITI ISLAND看新西兰生态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又称绿色旅游、环境旅游 ,是旅游者追求自然享受时 ,增强环境意识 ,参与环境保护、增长知识的低密度、小规模、分散性的自然与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自然保障、文化修养三位一体的高品位、高格调的旅游活动 ,即旅游者走向自然、认识自然、保护环境的旅游活动。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近年来生态旅游在全世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据调查 ,世界生态旅游的年总收入已达 2 0 0亿美元。在我国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收入已达 5 .2亿元人民币。然而 ,随着生态旅游活动地开展 ,生态旅游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 ,生态旅游正在受到越…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国内研究对互联网上的旅游者文本关注很少,也缺乏对质性研究的重视.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07.0对一个典型的民族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旅游者文本进行质性分析研究。研究通过搜索引擎选取最具代表性的15篇文本,通过NVivo对其进行信息编码,最终筛选得到3个概念范畴的议题。研究发现,旅游者对该目的地的总体感知倾向于正面评价;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总体较高,但对旅游服务设施抱怨明显。此外,从人类学角度探讨了“想象”、“现代性”和“传统”的议题。研究认为对互联网旅游者文本的分析有助于旅游体验和满意度的研究,并试探性地分析认为民族旅游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并以此解释旅游者“想象”破灭的抱怨。  相似文献   

10.
从审美体验角度看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评价是旅游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对旅游资源的美学评价却往往只重视旅游资源的形式美学价值,使得旅游资源美感质量评价有欠全面.针对这种情况,从旅游资源活动中旅游者的审美体验以及审美体验所达到的境界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中其审美体验与审美境界的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旅游资源美学价值评价的差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针对不同的旅游活动类型对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的要求,对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用整体综合和局部比较两种方法进行全面、准确地评价.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新时代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以重庆主城为旅游目的地案例,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提取旅游者对重庆旅游体验感知的高频特征词,并对提取出的高频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从而深入分析游客对重庆形象的感知属性;通过对游客游记内容的分析,从旅游者的认知和情感等方面挖掘重庆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结果表明,重庆的"都市景观"和"美食"给旅游者的感知印象最深,"文化"感知较弱,对"旅游环境"和"公共设施"存在消极感知。  相似文献   

12.
论旅游主体消费行为的文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主体(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作为旅游的主要活动方式,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消费行为,这种文化消费行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即文化过程.文化无论在旅游主体旅游消费动机的形成上,还是旅游消费行为的具体实施上,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在旅游主体的消费行为中也表现出明显的文化过程及特征.另外,从旅游主体消费行为的发展趋势看出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走向更趋主体化、多样化、自然化.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很快,但旅游目的地的产品与建设存在初级化和同质化现象,备受旅游者青睐的"乡村特色"和"民族特色"正在丧失,这些问题将影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西安市周边乡村旅游市场的基础数据,经过分析,得出西安市乡村旅游市场的总体特征,进一步的交叉分析发现,不同职业的游客在住宿消费、出游方式和旅伴的选择上各有特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在乡村旅游活动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出游时间与停留时间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进而与全国其他城市乡村旅游市场特征相比较,考察其异同,在此基础上,对西安市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旅游文化传播中震惊产生的心理机制是旅游者认知结构的变动,即由于旅游者的认知心理平衡被破坏导致的。客源地的文化与目的地的文化距离落差越大,越能够提起旅游者的好奇心,对旅游者产生的吸引力也越大。但也可能产生负向的作用,即震惊形成交往障碍。所以,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要克服障碍,不带有文化成见,把旅游过程当做是增长知识和阅历的过程;作为旅游中介的导游要善于引导旅游者了解目的地旅游文化,并告诉交往技巧;目的地要做好自身文化的介绍,并能根据旅游者的文化背景来接近旅游者,把负向作用转化为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旅游“六要素”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六要素"是对于旅游发展实践的总结,在实践层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面对旅游者需求多元化和旅游形式多样化的现实,应该将旅游"六要素"纳入到旅游三体说、两地说以及旅游系统之中,对旅游活动过程进行重新审视。在原有的"六要素"基础上增加旅游前的"贾"和旅游后的"估",形成对于旅游要素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6.
旅游从本质上说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途和游程,是让旅游者身体与心灵都得到舒展的一种特殊体验,这种体验给予旅游者非同寻常的经历。在现代生活的旅游规划设计中,产品设计、旅游要素的配套重点要突出时代特征,将旅游者体验作为最重要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7.
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主体包括政府、外来投资者、社区居民和旅游者四个方面。各利益主体可结合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分别采取制度设计与管理、产品开发与文化意境、社区参与及旅游决策行为等措施,保障和促进古村落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兴旅游地的涌现,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旅游者的游后行为意向成为旅游目的地关注的焦点。以苏州市东山镇为例,采用SEM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地方依恋、难忘的旅游体验、旅游信任与游后行为意向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地方依恋对难忘的旅游体验、旅游信任和游后行为意向均有显著的直接影响;难忘的旅游体验、旅游信任在地方依恋与游后行为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地方依恋通过难忘的旅游体验和旅游信任间接作用于游后行为意向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因此,建议深入挖掘旅游地文化,创新旅游体验产品,增强游客对旅游地的信任,进而促使其产生积极的游后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19.
丁丽英 《全国商情》2012,(23):57-58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积极参与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积极参与旅游活动也成为休闲的主导。这是现代人积极体验、积极参与的意识不断强化的表现。这一趋势是世界性的。因此,在考虑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时,应尽可能给旅游者留下参与的余地和空间。  相似文献   

20.
会展旅游的开发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会展业的日益兴旺,会展旅游成为旅游企业争相开发的对象.然而,会展活动并不能等同于会展旅游活动,并不是每一位会展参与者或者参观者都会成为旅游者.会展的规模与类型极大地影响了怂人们的旅游动机,因此,针对会展的规模与类型,旅行社有机会全程参与中小规模会展承办全过程,也可以针对大型会展参观者的特点,设计出各种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及旅游纪念品,让这些数量巨大的潜在旅游者成为现实旅游者,从而为旅行社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