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经济发展与人口流迁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典型案例,其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关系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当然,其经济与人口流迁的关系轨迹表现出很强的个性.尽管如此,其经济发展和人口流迁的关系还是可以给予我国较强的启示.本文可以通过经济发展引导人口的合理流动,同样也可以通过人口流迁的调控与管理刺激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2.
王天霞 《中国市场》2014,(51):95-96
关于重庆市人口流迁与人口再分布,社会各界更加关注从微观角度审视人口流迁中存在问题,将城市的发展看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城市系统的各部分的资源要进行优化配置,并且还要使人口在城市系统内部合理组合布局才能实现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推力—拉力"理论,为重庆区域人口流迁和人口合理分布问题提供一个积极有效的研究视角,有助于解决重庆市人口流迁和人口合理再分布问题。  相似文献   

3.
宋健 《商业时代》2006,(5):91-92
作为我国最大的人口区域和人口流动最活跃的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的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产业结构的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劳动力素质要求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中,中国持续高增长率的增长使得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被成为中国奇迹。究其原因,中国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大量的农业人口基数以及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共同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到城市中,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由单向流动转向双向流动,这对未完成的城市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为小城镇的发展补充了新鲜血液。随着流动人口超越城市新增人口成为决定区域发展的主要人力因素,研究劳动力流动问题被提高到一个更重要位置。是什么导致了劳动力的流动,什么因素能对劳动力的流动起到阻碍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前人对人口流动问题的研究,结合中国国情和现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分析劳动力流动的特征,希望可以总结现阶段引导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以便通过市场的力量合理的引导劳动力的流动,实现劳动力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5.
由托达罗模型引发的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立新 《商业研究》2006,(18):145-148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加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托达罗人口流迁模型,剖析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相关问题,认为经济因素仍然是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浅层次、多渠道、多样化、渐进性是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突出特点;农民工进城对城市工人就业并不产生多大消极影响,相反还会增加城市就业机会;为了促进农业劳动力的持续、健康转移,必须重视农业发展,有效改善农民教育模式,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 一、人口转移流动的含义和特征 人口转移流动问题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转移流动呈不断加剧态势。科学地、合理地理解和搞好人口转移流动问题对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合理配置,提高广大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人口转移流动问题的含义 人口转移流动是指人口或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半年)由某一些地区(本  相似文献   

7.
关于全国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初步方案是将全国分为人口限制区、人口疏散区、人口稳定区、人口集聚区等4类人口功能区,并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系统评价不同地区人口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和社会经济条件,力图通过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区,建立某种积极的政策机制和导向,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与适度集聚,促进不同地区的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十分美好的意图,对中国人口合理地分布和流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明瑟方程,采用2006午对北京市外来劳动力所做的1%抽样调查资料,估算了流动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并做了简单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流动劳动力教育收益率高于城镇人口教育收益率;在流动劳动力中,男性教育收益率高于女性;流动劳动力教育收益率及其男女性别分别计算的劳动教育收益率,均高于此前针对农村地区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利用粮食总产量、非农业人口比重、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率等相关指标分析了1949-2004年我国政策变迁路径下的劳动力流动进程,并对这一阶段我国劳动力流动进程中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0.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民族地区尤甚。近年来,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逐渐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民族地区的人口流动较以前频繁,但从总体上看,与全国相比仍然较小。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仍处于凝滞状态,存在着“反推拉”现象。本文以泸沽湖地区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劳动力转移障碍问题,提出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的转移原则,以期实现劳动力在产业与空间的双重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