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臧运清 《济南金融》2001,(12):56-56
信用证业务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结算手段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有关立法较为滞后。近年来,各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内客户之间因信用证垫款或押汇纠纷不断出现,而法院的认定与银行实务存在矛盾。我国加入WTO后,进出口贸易必然要进一步发展,信用证结算业务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相关纠纷也会越来越多。笔结合具体案例,对信用证下提单所有权的法律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贸易交易中,信用证结算方式的风险一直困扰着出口企业与银行。信用证欺诈案件以及信用证使用不当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出口企业与银行的利益。分析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以及如何防范风险,对出口企业顺利开展国际贸易业务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总结了出口企业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常见风险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毕昕 《国际金融》2001,(12):33-36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的规定,国内信用证适用于国内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的信用证结算,是一种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内支付结算方式。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结算业务的商业银行总行以及经商业银行总行批准开办售用证结算业务的分支机构,方可办理信用证结算业务。  相似文献   

4.
出口信用证融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莉 《西安金融》2001,(12):29-30
信用证项下的融资业务是商业银行一项传统业务,因其申请手续简单、操作简便,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同时该业务利交丰厚,风险相对较小,周围期短,因此,银行都把贸易融资放在重要地位,特别是外资银行,一般以贸易融资作为其首要业务,贸易结算业务从而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主要焦点。信用证融资业务进口信用证融资和出口信用证融资两大部分,本文拟就出口信用证融资业务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信用证项下垫款是指银行应进口商要求开出信用证,在收到国外银行寄来的单据要求付汇时,由于进口商存款及保证金不足,不能按时对外支付,而由在信用证结算业务中承担第一付款责任的开证银行被动垫款的业务。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国际贸易中,绝大多数国际货物买卖都采用信用证方式付款。信用证是最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因有银行信用的作用,使买卖双方免去了互不信任的顾虑。但是由于在信用证付款方式下,双方买卖的实际上是单据而非货物本身,就使得一些不法商人有机可乘,信用证诈骗案件屡屡发生。只有进行深入的资信调查,规范业务操作,依靠法律,才能有效防范信用证欺诈。  相似文献   

7.
信用证业务发展由来已久,给国际贸易结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何能正确地用好信用证业务?本将从信用证基础业务开始,系统化介绍信用证的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进口信用证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业务这一目前国际贸易中普遍使用的融资和结算工具所隐含的风险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商业银行进口信用证业务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针对进口信用证存在的进口商的信用风险、银行内部管理风险、单据和货物欺诈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政策风险等风险,探索商业银行应对进口信用证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国际贸易结算业务中,信用证交易虽然不再雄踞榜首,但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对外贸易中仍有一部分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同时信用证业务也是我行最主要的传统优势业务品种。信用证业务涉及面广、技术性较,当发生关于信用证如何执行、不符合是否成立等方面的纠纷时,发生关于信用证如何执行、不符合是否成立等方面的纠纷时,有关当事人往往各执一辞,在引关国际惯例时难免有失偏颇,使得解决信用证纠纷旷日持久、费时耗力、影响了信用证业务正常运作,甚至削弱了有关当事人使用信用证进行贸易结算的信心。为此,国际商会银行技术与实务委员会制订了《信用证纠纷专家鉴定规则》(Rules for Documentary Credit Resolution Expertise 简称DOCDEX RULES),并推出了“信用证纠纷专家鉴定”这一服务品种(鉴定程序详见掘《解决信用证纠纷的有效途径》,刊于《国际商报》2000年4月9日),指定专家对请求方提出的有关信用证争议进行分析、鉴定,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独立的、公平的、快捷的专家结论,”以期为全球银行业和贸易界提供强力、有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郑芳晶 《中国外资》2013,(18):8-8,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信用证结算成了主要结算模式,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国际信用证业务的核算模式,对其他单位核算国际信用证业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信用证结算成了主要结算模式,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国际信用证业务的核算模式,对其他单位核算国际信用证业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伟岐  徐蕾 《时代金融》2012,(11):32-33
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已被广泛使用,尽管我国早已颁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但国内信用证的发展相对滞后。本文分析了国内信用证的业务现状,进一步提出了国内信用证业务的发展对策,以期发挥国内信用证在国内贸易结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吴伟岐  徐蕾 《云南金融》2012,(4Z):32-33
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已被广泛使用,尽管我国早已颁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但国内信用证的发展相对滞后。本文分析了国内信用证的业务现状,进一步提出了国内信用证业务的发展对策,以期发挥国内信用证在国内贸易结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对外贸易活动日趋活跃的同时,与作为当前国际贸易结算为主要方式的信用证相关的诈骗犯罪活动却愈演愈烈,其数额之大触目惊心,我国已成为信用证诈骗案的多发地区.本文就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跟单信用证诈骗的特点、产生的原因、主要骗术及防范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进口远期信用证风险及其防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因为信用证业务,有银行信誉作为担保,所以受到进出口商的青睐,信用证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为重要的结算方式之一。近年来,在进口开证业务中,远期信用证因付款期限较长而受到进口企业的追捧,开证数量逐年上升,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远期信用证的付款时间是在进口商提货后的某一个时间,开证行不可能要求进口商交存100%保证金后再放单,所以一旦对外承兑,既失去了对物权的控制,也失去了拒付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警惕信用证欺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国际贸易重要结算方式的信用证屡屡发生诈骗案件。其产生原因就我国受骗者而言,大致是有关人员防骗警觉不高,反骗能力不强,以及我国与信用证有关的法律不完善,乃至信用证自身的局限。建议国际商会修改与补充有关信用证诈骗方面的内容;建议我国加紧完善有关信用证方面的法律,努力增强有关业务人员的敬业精神,提高其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龚玉和 《新理财》2006,(1):53-53
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议付与押汇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信用证业务中,出口商严格按照信用证条款及《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 500)》的有关规定缮制出出单据.并在货物装船后,将制作完成的全套单据在信用证规定的交单期内送交银行办理议付(Negotiation)。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以来,随着对俄进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满洲里市银行进口信用证业务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办理信用证笔数和金额大幅增长。信用证项下结算的进口货物大多为化工产品,另有原油、化肥、纸浆等产品,特点是货值较大,结算金额高。信用证业务开展的总体情况较好,与相邻省份口岸城市比较,  相似文献   

19.
赵永芳 《新金融》2002,(1):23-25
在信用证实务中,"议付"(NEGOTIATION)这一术语经常出现在信用证条款中,尽管UCP500中对其有相应的定义,但是,信用证结算的当事人却经常将其错用,导致信用证业务操作风险及有关信用证业务纠纷的案例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朱传友 《金融会计》2014,(11):35-39
近几年,国内信用证以其保障合同履行及交易安全、有利于资金周转和融资等方面的优势,在国内贸易结算中的应用日益攀升,并成为银行机构重点发展的中间业务之一。但传统纸质国内信用证的低效率、高成本已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电子商务不相适应,一定程度阻碍了国内信用证业务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信用证电子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国内信用证电子化的初步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