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为区域边缘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带来了契机。这种外部政策注入是推动区域边缘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核心动力,且其新型工业化还具有与农业紧密相连、生态环境约束大等特点,并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区域边缘地区新型工业化过程还面临路径依赖难以突破、容易陷入产业转移的黑色陷阱,以及主导产业选择难、融资难和人才引进难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依靠国家政策的外部驱动外,区域边缘地区还应走产业集群发展与制度技术创新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带动产业园建设与小城镇发展互动共赢,逐步发挥后发优势,以内生发展促进区域边缘地区"中心化"。  相似文献   

2.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析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已经加入或正在加入国际合作机制,并且制定了国内或地区范围内的制度治理框架。其不同特点在于:发达国家注重公司治理或市场机制治理,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注重政府治理。一个好的制度治理体系是国家、产业与企业之间互动与合作,改变生产与消费形式,提升产业和企业竞争力。城市在工业化或城市化进程中占GDP贡献与能源消费的绝大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必须尽早制定温室气体减排法规;利用市场机制,设立限额贸易机制;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建立公共研究和基金,突破环境技术,促进企业低污染的产品和技术创新,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与后发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有后发优势吗? 新的历史条件下后进国家在学习、创新和精神上的“优势”都难以发挥。知识经济时代的确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机遇,那就是一边发掘知识资源、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一边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调整,加速实现工业化。然而,只有部分基础较好的国家发展的机会较大,别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将面临巨大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团结起来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普遍享受到知识经济的好处  相似文献   

4.
陶雪良 《经济纵横》1992,(11):49-51,32
<正>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近30年通过实行开放的、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使经济迅速增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提出广东应力争用二十年的时间超过"四小龙".这无疑要求我们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和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格局出发,来吸取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叫资借鉴.一亚洲"四小龙"从60年代初开始实行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外向经济.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有着强烈的示范效应,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成套设备出口有别于一般商品出口,由于周期长要面临很大的国家风险。在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下,中国成套设备出口的目的地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其中相当一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结构处于震荡历史阶段。但是,在产业升级的工业化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刘进 《当代经济》2001,(6):52-52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的不断发展,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也应放在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来考虑。早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发达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在世界人出现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在那次产业结构调整中,发达国家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自己则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适时采取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了经济腾飞,形成了学术界所说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随着以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一场新的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转移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7.
定位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传统农区,多年来却一直面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快的难题,要想保证粮食安全,农区也必须走工业化道路,对于传统农区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后发展区域来说,则是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财政政策是推动地区和产业发展的有力工具,多年来国家一直给予传统农区以财政上的支持,但这些财政政策主要是围绕农业和粮食做文章,与新型工业化的耦合不足,传统农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创新针对于传统农区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8.
1.引言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在出口上的显著成功,已给国际商业环境添加了新的压力,在经济低速增长的年代如80年代初和90年代尤为如此。据称,这些国家(地区)和日本共同加剧了很多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失业和非工业化趋势。最初东亚出口大量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和鞋类。这类出口由于多种纤维协议而大受限制,该协议是对关贸总协定所规定的自由贸易规则的严重背离。但是,东亚地区迅速工业化和不断变化的比较利益,引发了来  相似文献   

9.
一、西方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当今世界,创造财富的高技术产业大都集中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全球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80%以上都掌握在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的手中。苏联高技术研究成果,主要用于军事工业部门,民用工业也有些高技术产品,但很少有高技术的产业。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的,有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正在发展半导体产业和某些高技术的产品,但主要的零部件仍需从西方国家进口,稍事加工、装配后,再进入国际市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地区)建立互利共赢的投资模式,本文以邓宁的IDP理论和技术变迁产业升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与不同收入水平发展中国家(地区)间双向投资的趋势、原因及特点,发现中国的双向投资处于中级不平衡阶段;对于高收入发展中国家(地区)中国仍然需要加强高质量引资;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地区),中国的双向投资已经走在了前列,但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同时从双向投资角度评估了我国当前的产业升级路径,并为我国提供了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国外高速公路建设投资管理模式在工业化转向成熟发展阶段,大规模建设高速公路,成为各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共同规律。许多经济振兴的发展中国家继发达国家之后于60-70年代也开始兴建高速公路,同样产生巨大的运输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地区)拥有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2.
去工业化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工业化主要指以就业份额和产值份额不断下降而体现的制造业的萎缩和转移,是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产物。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去工业化往往意味着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一个后发展中地区,国内外去工业化趋势下的低碳经济、新国际劳动分工和绿色消费为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也蕴含着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基础薄弱、产业风险巨大以及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两难处境等挑战,需要加大公共宣传、优化引资环境、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以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关于珠三角产业集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产业资本等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与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一种产业发展现象,是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空间架构。在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甚至许多发展中国家(地区),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采用集聚发展的模式,如美国的硅谷、128公路的电子信息业群,  相似文献   

14.
论产业集群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支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产业集群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尽快工业化进程,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具有技术制度创新优势和市场优势;带来集聚的外部效应和外溢效应;实现范围经济;降低成本优势。发挥产业集群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支持作用,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调整相关政策,鼓励与支持中介组织集群发展,企业主动积极实施基于地点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5.
《资本市场》2002,(4):27-28
<正> 目前正在受到全球经济放缓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有望今年实现增长率回升,但许多贫困国家的增长率仍不能满足快速减少贫困的需要。据世界银行关于发展中国家外部融资的年度报告《全球发展金融》预测,今年发展中国家的产出预期会提高3%,仅略高于2001年。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将继续高于发达国家,尽管发达国家已出现复苏迹象,但其2002年的增长率预期仅能达到0.8%,与去年基本持平。在东亚地区,2001年以高技术出口国为主增长率锐减,从2000年的7.4%降至4.6%,在采取国内刺激经济计划的国家以及对全球高技术市场回升的预期(美国已出现回升迹象)支撑下,GDP增长据估计会达到5%。在2001年第四季度,高技术东亚国家和地区(中等收入国家中的韩国和马来西亚以及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中的新加坡和台湾)的工业生产明显已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发展中国家的世纪,也是次发达地区的世纪,次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在21世纪的前夜,审时度势,勇于反思,深思21世纪经济增长点,21世中国西部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热点地区,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带来了机遇。因此,应根据西部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分析西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1)抓住历史机遇,转变思想观念;(2)改善基础设施,发挥设施动能;(3)增加资金投放,提高投入水平:(4)发展化教育,加快人才培育;(5)强化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非均衡条件下中国的信息化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将加速工业化进程,带来工业结构的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以及制度非均衡的现实状况,决定了我们不能走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道路,而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别化战略,在国家层面,要制定科学的宏观战略,而对不同的地区则应设计不同的产业重点,以充分发挥稀缺资源的作用,促进中国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是一种非常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模式。本文对这一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且利用浙江的工业化发展实践阐明了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对经济发展、贫困减少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工业发展是一个国家、地区或者城市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变的核心动力,广西桂林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欠发达地区,更需要通过工业化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就桂林市工业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以探索桂林市工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生态活力是西部地区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依托,为实现西部地区产业工业化与生态化的协调发展,从产业工业化与生态化的耦合内涵出发,运用DPSIR模型和SD方法,建立了西部地区产业工业化与生态化耦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模拟评测的基础上,提出三种耦合发展路径并对不同路径的发展趋势进行情景预测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的发展路径下,产业工业化与生态化耦合发展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各耦合发展模式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缺陷;(2)根据贵州省的发展特点和一般规律,应用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更适合现阶段的产业发展;(3)考虑到资源存量的不可逆性与西部地区产业的生态依赖性,提出从优化布局、建立门槛等方面提高环境承载力和资源储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