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言语社区被看作为语言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单位,对其基本构成要素的把握有助于提升研究的操作性。言语社区理论提出的五大基本构成要素存在着争议。本文探讨了言语社区的界定问题,然后对这些基本构成要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确定一个言语社区,需具备"人口""施""认同""互动"四要素;而"地理区域"要素与言语社区构建的关联性相对较弱,并非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2.
言语行为理论是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它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研究语言运用:从单纯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转向发展学生综合的言语交际能力。然而言语行为理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该理论的应用价值,从而使交际教学法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3.
言语行为理论为交际教学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它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 ,研究语言运用 ,从单纯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 ,转向发展他们综合的言语交际能力。然而言语行为理论目前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该理论的应用价值 ,使以它为主要理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4.
间接言语行为是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文章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出发对Searle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进行了解释,以期正确认识和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来理解人们的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言语有极其紧密的联系,但它们又有很大的区别。在言语体系内部将语言与言语区别开来,是语言学家们对语言现象进行精密研究的结果,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更加精密地研究和了解语言内部结构本质。作为一名语言工作者,认清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语言交流中,人们常会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语言学家将这种行为称为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语言学家塞尔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该理论对外语学习有着较强的解释力。论文从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交际问题进行解读,并就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差异,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用失误和误解。这些误解常常能导致交际失误乃至失败。本文对招呼言语行为、恭维言语行为、请求言语行为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中进行对比,举例并说明三种言语行为产生的语用失误给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际所带来的麻烦,提醒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注意文化差异,避免语用失败(pragmatic failure),保证交际意图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8.
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角度出发,依托转喻理论与事态场境理论,对言语行为进行了以下阐述:转喻是言语行为生成和理解的内在机制;事态场境理论是对言语行为的转喻机制进行描述的工具;事态场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转喻整个言语行为,转喻的力度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各部分距离场境核心的距离,二是语境。通过以上论述从而提出: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能够对言语行为的生成和理解做出科学性的解释,是语用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非言语信息的交际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言语交际是人类进行交际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与言语交际一同构成人类的整个交际行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非言语交际问题:一、开展非言语交际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人们母语及外语的交际能力;二、在外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了解外语民族的非言语交际特征;两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简言之,非言语信息的交际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
汉英日语中的"口齿唇舌-言语"转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日三种语言中都存在以“口齿唇舌”指代“言语”的语言现象,认知转喻理论可以弥补传统修辞学研究的不足,对这一语言现象作出较好的解释。论文从转喻的本质、认知模型、制约原则以及转喻与隐喻的互动关系四个方面对汉英日语中的“口齿唇舌—言语”转喻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语言对比,论及“口齿唇舌—言语”转喻系统的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1.
间接语言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最佳关联的两个条件及两个重要推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间接语言现象.但关联理论在解释间接语言方面存在主观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以往语言学家对行事行为的分类的观察,阐述了不同种类的行事行为。其实在英语中,间接言语行为一般比直接言语行为更多与礼貌联系在一起。应该观察更大的范围,而不是一个单一的话语实施一个单一的言语行为。言语活动就是很好的材料。对言语活动的分析是研究更多言外之意的另一种途经。  相似文献   

13.
利用平时实时搜集的即席网络会话语料,从社会语言学方面研究了网络交际语言中的打断现象。语料分析显示:网络交际语言中打断具有自身的特征;网络语言使用主体构成的虚拟言语社团共同体属于社会语言学中语言共同体的一种;这个共同体中的成员所遵循的社会规范能够对网络语言中打断的特征做出客观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导游词创新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一些导游员对导游词仅满足于照本宣科,这已经成为制约导游员累质提高的一个瓶颈。实现导游词创新的途径有:突出导游词的针对性、提升导游词的文化品位、巧妙运用类比法、化艰涩为通俗、增加导游词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空间的言论自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空间的互动性、方便性、实时性和身份的虚拟性扩大了言论表达的自由度,也提高了人们的政治参与程度。但是却对公共安全、公共道德和个人隐私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必需从立法、网络内容分级、提高公民的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等方面加强对互联网内容的管理与规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一种运用Mel频标倒谱系数作为特征参数和多分类支持向量机进行语音识别的方法。根据已有的分类方法,尝试将一种基于二叉树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用于语音识别。实验表明,基于Mel倒谱和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语音识别方法使系统的性能和速度大大提高,具有理想的识别效果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英文命题演讲的写作比其他演讲写作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更高,容错度更低。词汇使用不精确、句子结构不合理、语篇衔接不自然、缺乏修辞手段的润色是学生演讲稿常见的语言问题。发现并解决这些语言问题是提升演讲稿的语言面貌和整体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一种语言的使用总是代表着一种文化。言语表达方式影响交际效果。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人们成功交际的三个因素是口音、语体、语速。  相似文献   

19.
刘颖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4):118-122
通过剖析以英语为母语网络公共聊天室言语的语言构成来考察交际的教学适用性。结果发现网络聊天言语行为四个组成部分,即发话行为、命题行为、施事行为和取效行为,与日常交际言语行为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自然状态下的网络公共聊天室并不适用于教学。  相似文献   

20.
话语意义有两类:句子意义和说话人意义,其中说话人意义是语用学关注的对象。该文介绍分析了几种主要的语用理论如格赖斯的会话含意理论,斯波伯一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认为必须放在具体语境中才能了解说话的确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