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我国,本地化翻译人才极其短缺,为了解决这个供求之间的矛盾,本文以产学结合为切入点,分别探讨本地化行业和本地化翻译的内涵与发展,挖掘我国目前翻译专业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以及通过何种途径构建产学结合的本地化翻译人才培养体系等一系列问题,以期通过改革现有的翻译教学模式,将本地化内容纳入我国高校翻译专业教学体系中,来解决国内翻译市场长期以来面临的困境,最终培养高水平、多层次、多元化的本地化翻译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针对软件行业技术要求高、知识要求广、素质要求优的行业特性,参照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创建“专业模块+自选课程”的学分制课程体系,建立“企业教师+德育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的教学团队,形成“两课堂联动”的人才培养路径,构建“模仿项目、竞赛项目、创业(外包)项目”的“三递进”优质载体,有效解决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和素质养成各环节相对孤立以及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出口型代工中小企业在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时形成了俘获型治理模式,全球经济低迷直接导致大批代工中小企业微利或者亏损运营,甚至倒闭。互联网经济改善了中小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为中小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创造了重大发展机遇。出口型代工中小企业的价值链升级路径可以分为技术进步协同品牌发展、集群化的产业链延伸、"互联网+"实现市场多元化三大模式。本文作者建议打造企业"众筹"创新模式、发挥行业领导者领军作用共同培育行业品牌、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平台在营销环节的积极作用,帮助出口型代工中小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或者核心竞争力,实现价值链升级。  相似文献   

4.
随着语言服务市场的不断深耕细作,本地化服务作为语言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在2018年达到43.1%,仅次于笔译及口译服务,与技术写作并列第三位,由此带来的人才需求十分旺盛。笔者认为,本地化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应力求以职业化为导向,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开展本地化与翻译专业叠加的多层次教学。笔者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较早开设翻译本地化专业院系的典型做法,总结了产学研结合视角下的本地化与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国内高校本地化与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详细调查有关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的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集中调查翻译和日本员工进行交流的过程当中,现场日语翻译所感到不适应的内容,旨在探明日语翻译究竟在哪些方面存在难以克服的交际困难。指出作为日资企业,有必要重视培养日语翻译的各项技能,而日本员工和中国员工也有必要相互学习彼此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软件服务外包MBA的开设,不仅有效地实现软件人才个人职业生涯的转型和提高,更有利于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稳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技术保密,对于企业积累项目经验、节省培训费用、承接大型研发项目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创办特色教育,能大大提升MBA品牌的含金量。也只有加强软件服务外包MBA人才的培养,才能提高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框架来分析目前广西本科院校英文网页所出现的翻译失误,而这个案例很好的说明了在现今的翻译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功能意识和获取翻译知识和技能的途径,让翻译教学真正的回归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8.
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文以语法翻译法为理论基础,提出可以采用课文翻译法来辅助基础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服务地方的“本地化”趋向是高校翻译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十年来,安徽省9所地方院校积极探索本地化翻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付诸了可行性的实践:以本地化为根本导向,制订目标明确的培养方案与课程,编选地方性的翻译教材,建设特色的翻译语料(案例)库与师资队伍,联合校内外资源,开展本地化的本科生翻译能力测评与实训、实践。安徽省的探索与实践,对于其他省份(直辖市)的本地化翻译本科人才培养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项目教学法的概念、意义、实施过程和相关问题的研究,结合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特色,探讨如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项目教学法,从而改进翻译教学的效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隐喻翻译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及难点,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对学生隐喻思维习惯和隐喻翻译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者应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英语隐喻翻译教学培养模式,结合隐喻所涵盖的英语文化信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充实隐喻积累,通过对概念隐喻映射理论的运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新喻体意象,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型教学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电子商务教育出现了教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存在的教学需求,学生就业“供过于求,”企业找不到合适的电子商务人才等问题;要在教学理念、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置等方面进行创新型教学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大中专毕业生找工作难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实践经验,而很多大、中专学生在追求高学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的参与,学校的教育在追求高学历的同时,不能忽略实践环节的教育,特别是会计专业更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文章认为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从会计职业道德入手,在会计基础课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实践贯穿,充分利用课上和课余时间让学生对会计实际工作的过程有个理性认识,强调利用假期的社会实践让学生认识会计工作重要性,同时重视会计模拟实习,以让学生对会计工作全过程作全面的了解和接触。  相似文献   

14.
户籍制度是当代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政策。文章以分类明确户口迁移政策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分析其给予农民工成为市民以契机和挑战,认为农民工职业教育需从只注重技能培训转向技能培训与市民化教育并行的综合培训,在注重经济层面的市民化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的市民化教育,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5.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在翻译中常出现语法错误和技巧错误。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将交际教学法与翻译教学法相结合,在课堂中融入翻译理论和技巧讲解,翻译练习形式应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与独立思考能力,提高翻译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缩短毕业生入职适应期对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提出了再设计要求,要求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师资结构、学时分配、教学流程设计、实践实训项目设置和资源配置等不仅应充分表现应用型教学特征,还应与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及发展趋势相适应。在对教学结构进行再设计时,需要反映缩短入职适应期对毕业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培养的要求,达到改造传统教学结构,消除教学结构中的固有缺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我国翻译事业的现状出发,提出了翻译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观点,认为翻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而传统外语专业教学模式不适合于翻译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着原文理解不准确、不考虑文化差异及背景知识、不熟悉相关业务知识、译文校对不准确等问题。为提高学生翻译能力,需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文化修养,教师要重视文化信息的传授并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用什么样的教学才能不断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作者认为,除了选好教材,并配备造诣较高的教师外,还要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研究教学规律,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各种关系。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和教学管理实践,论述了高校教学中的6个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关于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争论的问题很多,笔者就本科翻译教学诸种问题作了反思。笔 者建议:为了适应财经类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特点,在实施翻译教学时应着力从英汉宏观对比、对学生语言能 力提高和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三个维度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