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府通过财政对农业给予有效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旨在保护和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制度。通过对农业的大量补贴,保证了农业生产者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促进了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并且通过农产品出口,影响和控制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成为干预他国政治、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农业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的旨在保护和发展农业的重要政策,它是财政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贸易活动或某些居民提供的转移支付。通过农业补贴导向性的支出。可以调节不同产业从业主体的利益关系,发挥政府对农村特定群体、特定区域、特定农产品和特定环节的支持和补偿,实现政府的特定目标.从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旨在支持和保护本国农业发展的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手段。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面对加入WTO后的机遇与挑战,农业补贴政策理应成为我国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核心。其基本取向是要在遵守世贸组织《农业协议》的前提下,用足“绿箱政策”,用好“黄箱政策”。  相似文献   

4.
农业补贴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补贴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农业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工具,各国农业补贴的政策目标、具体方式、规模水平存在诸多差异。本文运用经合组织提供的分类标准和最新统计数据对中国、巴西、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的农业补贴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轨迹和基本规律,并结合我国“三农”发展的现实需求,探讨国际实践经验对优化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险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但是,没有政府补贴,农业保险难以持续经营和发展。本文试图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保险政府补贴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寻我国农业保险政府补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对种粮农民给予"三项补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强农惠农政策,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在政策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许多弊端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加以改进、创新、完善。一、粮食补贴机制存在的问题(一)粮食补贴面积核实难虽然上级文件明确,乡镇人民政府是粮食补贴面积统计、核实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粮食补贴面积进行  相似文献   

7.
周龙 《甘肃金融》2009,(12):70-70
在农业补贴结构分配上,采取大量财政补贴用于粮食直接补贴,对于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等农业服务补贴较少,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二是补贴水平低,资金到位晚。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一般在每年三季度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通过多种多样的政策手段对农业进行保护。这些保护措施除了给予农业以直接财政预算投入和补贴外,还有诸如进口配额、差价税等手段。因此,要测度一国农业的保护水平的大小,既要考虑财政预算开支对农业的支持,又必须将市场支持措施的引起的干预和保护效应也计算进来。这样,就需要有一个测度农业保护水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实施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两方面对目前我国采取的主要补贴形式——保费补贴的实施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剖析了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特点、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尽管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补贴形式单一、整体覆盖率低、补贴品种有限、对补贴政策宣传不足、缺乏资金监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外国农业补贴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农业的特点,即与生产者积极性无关的风险大,投资回收周期长、比较利益低等,因此,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对农业实行补贴政策。 一、世界各国农业补贴政策现状 最早推出农业补贴政策的是美国。本世纪二十年代末期,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1932年美国农产品价格比1929年下跌43%,农场主的总收入下降57%,纯收入下降60%以上。在这种背景下,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一九三三年农业调整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与二、三产业相比,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长、农民处于信息不对称、农业面临市场与自然的双重风险等等。基于上述特点,各国政府普遍认识到单纯依靠农业自身的力量同其他产业竞争,必然处于劣势。因此,各国政府一方面运用配额、关税、技术壁垒等手段控制农产品进口,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另一方面,对农业给予巨额补贴,采取各类旨在保护和发展农业的扶持政策。美国、欧盟国家及其他的发达国家依靠工业化进程中所积累起来的雄厚财力,对本国农业实行了从基础设施、生产、流通、销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多数省市实行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业税减免的三补一减免政策,据测算,可使农民人均直接增收50元左右。但近年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农业生  相似文献   

13.
WTO框架下增强我国农业补贴效力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框架下涉及农业补贴的主要有《农业协定》等五部国际法律法规,各成员国都受其约束.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科学地使用农业补贴.而我国的农业补贴水平和效力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要求我国在WTO允许的范围内,调整补贴结构,增大补贴力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强补贴效力,促进我国“三农”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保险能否引发农户生产行为转移,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采用实证方法和经济计量工具,对农业保险与农户生产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是:农业保险通过同一生产行为内部和不同生产行为之间的收入替代水平和农业保险补偿程度,从而影响农户生产行为。当前的农业保险收入补偿水平满足了大多数农户的收入风险分散预期,从而对农户的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行为产生固化作用。基于吉林省616户参保农户的面板数据,若以政策性补贴保险政策引导农户生产行为转变,可以考虑采取多种补贴模式:一是高保障、低补贴模式;二是低保障、低补贴等模式;三是高保障、高补贴模式。若保障农民的收入稳定增长,则宜采用高保障、适度补贴模式。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业保险:政府补贴至关重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伟 《西安金融》2006,(2):21-23
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形成了”安信模式”、”安华模式”、”互助制模式”、”共保体模式”和”安盟模式”等五种模式。从这五种模式运行看,政府补贴是发展农业保险的重要保障。建议政府明确采取补贴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态度,并加大政府补贴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再以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支持、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等方式投资农业——发达国家城乡之间的差距由此大大缩小。  相似文献   

17.
李敏 《财政监督》2003,(9):27-27
一、绿箱政策及其特点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农业协议》中规定:缔约方政府可采取对农产品贸易和生产设有或仅有微不足道的扭曲作用的农业支持政策,这些政策又称"绿箱"政策。绿箱政策包括:①由公共基金或财政开支所提供的一般性农业生产服务;②为保障粮食安全而支付的储备费用;③粮食援助补贴;④单亲家庭农场补贴;⑤一般性农业收入保障补贴;⑥自然灾害救济补贴;⑦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⑧农业生产资源闲置补贴;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性投资补贴;⑩地区发展补贴。从上述规定看,绿箱政策有如下特点:1.标准化。标准化是绿箱政策中最显著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对每一补贴的质的规定上,即"标准"上。有收入标准、农业生产者标准等,这些标准要求明确、合理。  相似文献   

18.
入世后财政对农业补贴改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世贸组织后 ,如何改革对农业补贴工作 ,支持农业的发展 ,是当前财政工作的一项紧迫课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 ,财政补贴一直是各国保护农业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 ,财政对农业补贴在我国的实施历史也比较长 ,但随着加入WTO也暴露了许多与世贸《农业协定》不相适应的问题。应该在WTO框架下 ,改革“黄箱”政策重点 ,调整“绿箱”内容 ,挖掘“发展箱”潜力 ,使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更加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9.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粮食产出的激励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易沛  徐静  黄颖 《保险研究》2019,(1):32-44
在"理性经济人"的假定条件下,基于生产者行为理论就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对粮食产出的激励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农业保险补贴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影响粮食产出:一是通过提供较高保障的农业经营收入以鼓励农民加大农业生产投入,进而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产出水平;二是通过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实施不同的保费补贴标准,引导农民改变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进而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规模。就当前实施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来说,由于绝大部分地区的保障水平都比较低,目前通过农业保险补贴来增加粮食产量的实际效应相当有限。如果政府想利用农业保险来增加粮食产出水平,可以通过适当提高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为种粮大户构建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以及对粮食类作物和经济类作物保险采取差异化补贴政策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正棉花是美国很重要的农作物,美国政府为推动棉花产业发展先后制定了十几个法案。自1933年《农业调整法》出台以来,美国农业政策已有八十多年历史,其中有关棉花补贴的内容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当前正在确保棉农收益和符合WTO规则之间试图寻找更加完美的结合点。而这对我们正在研究的棉花价格补贴政策体系试点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一、美国农业法案及棉花补贴政策演变上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政府对农产品市场基本采取不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