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管理心得     
给别人一片天 在美国北部有一个小镇,至今保持着淳朴的民风和上世纪的建筑格局,因而成了一个旅游圣地。随着到小镇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小镇的商业设施已不能满足游人的需要。有两个年轻人——约翰和杰克分别向长老会提出了建超市的申请。长老会同意了两人的申请,但要求:超市必须建在距离小镇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以免破坏小镇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畏艰苦,坚持到基层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只为那里的人们可以生活得更好更富足。他们有千千万万,但你却只知道他们共同且唯一的名字——“村官”。本文的主人公沈使古就是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他精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无意中听到一个乡镇干部讲:“二万多人一个乡,我得罪你一个人没有关系”。这句话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日本东京,有一座阳光大厦。在这个地方有个电梯,电梯的门口有两位服务员。每当顾客过去的时候,他们总要向顾客鞠躬,往往要鞠躬两次才能进到电梯里面,在鞠躬时还面带笑容地说:“欢迎到本社参观,希望多提宝贵意见”。当顾客从电梯间出来时,这两个服务员又要向顾客鞠两个躬,嘴里说:“欢迎你们下次再来”。可是他们鞠到第二个躬时,人已经走出电梯间相当远了,但是他们还是认认真真地向顾客的背后鞠躬。有人问:“你们向人家背后鞠躬,有什么意思啊?”他们说:“你们不是看到了吗?”这表明,他们的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华侨城旅游地产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从旅游主题地产的经典波托菲诺,到深圳别墅社区的榜样东方花园,到纯粹山地风情的小镇曦城……华侨城依托旅游景观,熔铸异域风情,以文化策略为红线,充分对接资本与资源,对话历史与现实,经过23年的坚持和创新,最终缔造了一个最具创新意义及规模效应的产业形态和精神乐园。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     
魏老 《中国新时代》2013,(9):126-126
在城镇化建设中,我们对市场要有敬畏心,要尊重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否则,难以实现人的城镇化几天前,我的一位朋友带着家人到欧洲旅游,第一站到德国慕尼黑,住在一个小镇。这位朋友对德国小镇惊叹不已,给我发短信说:"这儿的小镇真美,有‘天人合一’之感!"其实,发达国家的小镇很多都是美丽、干净、祥和的,不像我们农村中的小镇,大多都是那么破  相似文献   

6.
老柯这个人,小镇上的干部群众几乎都认识他,都知道他是镇政府的干部,也有不少人知道他还是一个诗人。老柯也不老,才30出头。老柯大学毕业就分配进了镇政府。在大学老柯就写诗,也许写诗的人总有一种怪怪的念头,他一开始就认为城市和村庄对峙着,它们之间留着一条狭谷,这条狭谷就是他要长久地居住的那种小镇。老柯继而认为镇政府也是一条狭谷,是市政府和村委会之间的一条狭谷。他所在的部门是党政办,刚来的时候他是办公室里最年轻的,呆了六、七年,就变成办公室里最年长的了。他进党政办的第四年,市里安排一批大学生到小镇当“村官”,还是他去接…  相似文献   

7.
在英国伦敦的一个小镇上,坐4工着轮椅的残疾小伙子瑞里斯专门靠一台缝纫机帮别人缝补衣服维持生活。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少会有人光顾他,因为他们都把破的衣服直接扔掉或者捐给一些灾区。正当瑞里斯为此发愁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不错的商机。  相似文献   

8.
阿冰 《中国就业》2007,(4):58-58,57
在我很小的时候,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十字路口,长着一棵高高的苹果树,它不像别的树那样硕果累累,它仅在一枝高耸入云的枝条上挂着一只诱人的金苹果。一个人从这里走过,两个人从这里走过,许多人从这里走过,他们只是望果兴叹而已——因为树实在是太高了,人们只好一个个无奈地走开。最后,一个十分执着的人经过这里,他立刻被那只美丽的金苹果迷住了。于是他千方百计历尽苦难,终于从树上摘取了那枚果实。  相似文献   

9.
达沃斯,这个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小镇,以前知道它的人不多、即使在瑞士的地图上也要费一番功夫才能在苏黎世东南离奥地利边境不远处找到。以往熟悉这个地方的人主要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但自世界经济论坛于1971年开始在这儿举办一年一度的年会以来的近30年,达沃斯这个名字已不仅在瑞士.而且在全世界都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一个商人到一个小镇去推销鱼缸,但小城的人们没有养观赏鱼的习惯,他们对养观赏鱼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能把鱼长久养活的信心,所以商人到小城里推销了很久,尽管他的鱼缸工艺精细造型精巧,但是卖了很久依旧是问津者寥寥。  相似文献   

11.
一个商人到一个小镇去推销鱼缸,但小城的人们没有养观赏鱼的习惯,他们对养观赏鱼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能把鱼长久养活的信心,所以商人到小城里推销了很久,尽管他的鱼缸工艺精细造型精巧,但是卖了很久依旧是问津者寥寥。  相似文献   

12.
小镇茶馆     
在喧嚣的城市,一个人恬静地品着茶,那叫禅茶一味;在宁静的小镇,一群人豪兴地饮着茶,那叫以茶代酒。或许人们在追求精致悠闲生活的同时,也应该用“粗茶淡饭”来调节一下。对我来说,在装修豪华的茶楼里有时已品不出茶香,而透过袅袅茶烟,家乡小镇那沿河而建的吊脚楼茶馆里却若隐若现“粗茶”的飘香……  相似文献   

13.
砸“窗户”     
邓笛 《西部财会》2009,(4):75-75
布朗先生途经一个偏僻小镇,来到一家旅店打算投宿。这时,另一个人也正好来订房间。然而不巧的是,这家旅店只剩下一个房间了。“这是一间双人房。”服务员说,“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就同住这间房?”一开始,两人都不愿意,但由于此时已经是深更半夜,外面又开始下起了雨,他们就勉强同意了。他们稍微收拾了一下,就各自上床睡了。  相似文献   

14.
197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预言:“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商家将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体验是消费者对一定的刺激物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体验在本质上是个人的,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在他(她)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旅游产业是一个典型的体验制造产业。旅游从本质上讲就是人们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去寻求某种体验的一种活动。到海滨去旅游,是为了体验海洋的自然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下形成的社会人文生活;到沙漠去旅游,是为了体验沙漠的自然环境与在此环境下形成的社会人文生活;到历史名城去旅游,是为了体验那里前人创造并遗留下来的人文环境;到现代都市去旅游。是为了体验那里现代的辉煌和人们的生活;到国外去旅游。是为了体验那里的异域风光、异国风情。  相似文献   

15.
乌镇推手     
田甜 《中国企业家》2016,(Z1):119-123
仕途已矣,商心正浓,一个地方官员是如何转型成商人的2016年1月的乌镇仍然流淌着互联网的气味。一个多月前,这里聚集了全球政要和互联网精英,宣言、演讲、论坛、权力、利益、创新……因为世界互联网大会,这座江南小镇聚集了世界目光。操盘乌镇旅游16年的陈向宏从未想到乌镇能有今天。事实上,世界互联网大会落户乌镇,他并未主动争取过。"也是上头定了我才知道。"陈向宏对我说。如今的乌镇是一个互联网小镇,免费4G网络覆盖每一个角落,只需扫一扫支付宝二维码就可在每个商铺完成付款一这在中国的乡镇是罕见的。在公共自行车  相似文献   

16.
上个月我去法国看望妹妹,她已经在法国定居三年了,住在法国北部的一个安静的小镇上,妹夫是法国人,能说一口不太流利的中文。一天,我陪着妹妹一家去小镇上最大的一家超市购物,妹妹买了满满一推车食品。我们推着购物车到收银台交了钱,我随手从收银台旁的挂钩上取下五个免费的购物  相似文献   

17.
超市,作为一种开放型的购物场所,常被人们认为是值得信赖的。但在近期遭消费者投诉最多的商业案件中,超市也占了大多数份额。这使人们恍然大悟,阳光下也有阴暗,超市里也藏“猫腻”。消费者在到超市里购买商品时,也要多长个心眼,多加留意,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特别要做到以下“五防”。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即将迎来一个新的节点,"城镇化"无疑成为近年来最热的一个关键词。如何推进"城镇化"?从中央到地方各地都在不断的探索城镇化发展的路径,虽然地方上在城镇化建设上的实施方式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各方在探索中形成的共识,那就是必须走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的"新型城镇化"之路。除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探索外,一些大型的企业依托自己长期的工业积累和产业化优势,正尝试打造以企业为中心,辐射周边农村的新型工业化小镇,这些工业小镇将部分农民吸纳进企业,成为产业工人;部分农民在小镇从事餐饮、商超等服务业,改变以前靠土地劳作的模式。这也正契合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改变农民生产方式"这一城镇化的核心命题。"隆力奇美丽小镇"就是这样一个新型的工业化小镇。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2010,(1):93-93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人相遇,激战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是来自同一个小镇的好朋友,如今又成了难友,彼此照顾和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没有走出森林,更糟糕的是找不到食物吃,直到他们打死了一头鹿,依靠鹿肉才维持了几天,此后,他们再没看到任何动物,仅剩下一些鹿肉背在前面的战友安德森身上。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再次与敌人相遇,经过激战两人又巧妙地逃脱了。  相似文献   

20.
程刚 《成功之路》2011,(8):37-38
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市郊外有一个宁静的小镇,那里的人民过着安定而祥和的生活。只是小镇上有一个疯癫的老汉,衣着破烂,逢人便大声叫喊:“我没有错!”有时甚至在深夜里发出凄惨的声音,严重干扰了人们的生活。他叫基里科夫,是一名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兵。据说,他在战争中犯下了错误,遭到红军严格的审讯后就变成了疯子,最终被遣送回小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