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涂晓玲 《老区建设》2012,(10):36-39
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是导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是未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需要从确定补偿的依据、原则等问题瑙手,从完善法规或条例、建立多元化的政府与非政府融资渠道、建立多指标水质水量综合考核体系及开展生态补偿政策的绩焱评价研究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基金制度的目的主要是规范政府对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使用及监督等行为,以防止因国家调节而引发的“政府失灵”。当前湖南省矿山开发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着生态补偿的立法理念之缺失、基金设立的依据效力等级低、生态补偿基金的来源单一且不稳定以及生态补偿基金的使用缺少必要监督等诸多困境。为克服这些困境,需要突出生态补偿的立法理念,提升基金设立依据的效力等级,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建立废弃矿山恢复治理基金制度与完善生态补偿基金的收支监督。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甘肃省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思路:从利益分配视角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方案;生态补偿应该是多层次组成的;优化甘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补偿现行制度;建立支持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体系;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
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已经列入国家“十一五”工作重点。我国生态补偿面临有关环境补偿的法律法规零散、缺乏横向补偿机制、补偿标准单一且补偿标准低、以“项目工程”为主的补偿方式缺乏稳定性等主要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将横向补偿纵向化,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等以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期推介     
《老区建设》2012,(10):1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是导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是未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江西东华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涂晓玲,在《建立和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研  相似文献   

6.
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必然要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矿山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入手,分析了矿山环境恢复补偿的含义,建议建立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矿产资源规划中应强调矿山生态环境规划;矿山环境恢复应有资金保证;清洁生产的税收优惠等.  相似文献   

7.
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试验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试验区具有重大的生态、经济和政治意义.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为试验区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建议今后从设立财政转移支付科目、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和改革资源环境税制等方面逐步推进试验区建设.  相似文献   

8.
邹辉 《中国经贸》2015,(15):36-36
流域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重点流域,一直以来,政府是流域管理者,但由于国家经济补偿能力有限,近期市场导向成为主要形式,目前流域补偿机制日益成熟,出现多种形式的流域补偿模式.丹东流域众多,在资源逐渐价格化的情形下,急需探讨流域补偿机制,特别以鸭绿江为体系的流域,流域水文、水资源等服务成本、损失与价值评估困难,流域生态补偿标准难以确定.因此,通过对我国已经实施的流域补偿区域进行分析,为丹东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提供成功经验,明确丹东流域补偿标准、模式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生态补偿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应逐步通过立法使补偿标准得以明确界定,补偿功能的区域统一性、检查验收的规范性等生态补偿政策和生态补偿制度得以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0.
林红  张方成  李宝奇 《黑河学刊》2013,(5):16-17,33
农业生态补偿是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农业环境资源的需要,补偿方式是农业生态补偿的重要内容,现行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方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资源环境具有投入产出的外溢性,区域生态资源环境变化与相关区域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但如何促使环境受益地区对付出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进行合理补偿,关键在于进行科学合理地定量。即通过区际生态补偿标准的确立与核算为现实中的生态补偿提供实际可操作的价值估算依据,增强生态补偿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情不一,因此,唯一的生态补偿计量方法并不实际,应该在一定的指导原则和模型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各资源环境承载区的实际,研究探索定量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生态补偿概念界定中需澄清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是环境保护及政策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对生态补偿概念的界定不准确,影响实践的深入。文章认为,生态补偿是对社会主体而不是自然主体的补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公共财政支出是否属于生态补偿要以是否包含对因环境问题而利益受损者补偿为标准;环境税费可能成为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但其制度本身却并不属于生态补偿;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机制有本质的区别,生态补偿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践操作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等理论依据,探讨了我国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服务补偿制度设计,结论表明,在生态服务补偿市场机制、政府的激励机制、清晰产权的界定、公众参与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共同约束下,建立一套完善的确保我国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服务补偿制度,可以促进城市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利益补偿与生态文明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绪清 《特区经济》2010,(1):118-120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通常是经济与生态双重贫困的典型区域。大规模矿能资源开发下,由于利益协调机制缺乏不仅致区域利益严重流失;还承载高昂的资源、环境代价。通过借鉴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对欠发达区域矿能、淡水、森林、生态等资源补偿,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构建。  相似文献   

15.
梁秋娟 《魅力中国》2009,(27):221-221
本文研究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主体地位和企业承担的环境责任,通过对生态补偿的涵义和政策范围进行分析,明确了生态补偿与排污收费、资源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了完善企业履行生态补偿责任的政策框架、搭建企业履行生态补偿责任的职能体系、创新企业履行生态补偿责任执行形式的建议,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尤其是贵州省兼具生态功能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二重性,在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众多问题.本文从三个理论角度分析贵州省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认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本文从转变观念、制度创新、开征生态税及加强监督机制等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不仅需要长期的大量资金投入和相应的制度政策予以保障,同时,国家和生态建设的社会受益者还应对重点地区、重点流域、重点部门予以相应补偿,从而构建起一种良性运转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积极探索与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本文在大连现有生态补偿现状的基础上,依据"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提出了建立一个符合大连特色的、政府调控的、市场调节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确立政府调控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在保留传统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的情况下,建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并确立环境资源损害行政补偿制度。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建立市场调节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森林生态补偿税是一种兼有公正和效率的生态经济政策,应在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实施.要从森林生态补偿税的税制、纳税人、课税范围、计税依据、税率、征收管理及使用等方面进行设计与规范.  相似文献   

20.
蒋华林  陈彪  胡春 《特区经济》2009,(2):190-192
生态补偿是运用经济手段实现生态保护与恢复的一项重要环境制度,将其以法律的形式固化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理论分析为切入口,论证了生态补偿与西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现实需求的洽合性对接。以批判的思维对我国生态补偿相关法律制度在根基缺省、体系结构性缺陷及民族性方面进行了镜像反观,立足本土实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法治化路向做出了制度性谋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