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相关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对河南省1978年以来耕地数量的变化趋势、区域差异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对河南省耕地数量时空变化的分析表明:全省耕地数量整体波动较小,总量基本稳定;耕地增减的来源和流向分别以耕地开发和建设占用为主;省内各区域耕地变化有所差异;河南省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表明,人口、经济因素和农业产出能力对耕地数量的变化影响较大,而自然环境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2.
耕地资源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以聊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合理利用聊城市耕地,控制耕地资源快速减少,揭示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耕地变化强度指数,耕地变化空间分异指数,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结合,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近10年来聊城市耕地以减少为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耕地年均减少率为0.55%,且自2001年起减少的速度大大加快;空间上变化最剧烈的区域正是社会经济较发达的临清市和东昌府区;交通运输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及农业产量的提高是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论:聊城市耕地面积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几种统计方法的结合使用值得借鉴和推广,相关分析剔除相关性不大的变量,将剩余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并消除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利用各组变量的主成分得分来表征各组变量的原始信息,使得回归分析的可信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四川省1990~2011年耕地统计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四川省历年耕地的变化情况,同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四川省总人口、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总产值、人均GDP、社会消费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粮食总产量等9个因子进行分析,得出四川省耕地变化主要受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和农业科技进步驱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耕地变化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其变化和流向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利用武汉市黄陂区的统计资料,对地处城乡结合部的黄陂区50多年来的耕地数量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黄陂区近20年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地处城乡结合部的黄陂区耕地资源的变化主要是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农业结构调整及耕地比较效益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耕地变化的驱动力筛选和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湖南省耕地数据和社会经济资料,定量分析影响湖南省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及其内在的驱动机制。从人口增长、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结构调整、耕地保护政策6个方面初步选取驱动力原始指标,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从这些驱动力原始指标中筛选出包括农业人口、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业增加值等在内的10个驱动力,再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各驱动力对湖南省耕地变化的影响程度并加入政策因素建立了驱动机制模型。结果表明:对湖南省耕地变化影响比较显著的驱动力为人口增长因素、工业化与城镇化因素、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因素等。最后分析了各驱动力与耕地变化之间的内在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云南南部地区耕地变化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揭示云南南部地区20世纪80、90年代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规律,以及耕地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方法应用ArcGIS将研究区域不同时期的土地类型图进行叠加,并将得到的土地覆被变化图进行空间相关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耕地变化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本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格局变化以林-草及林草-耕地转换为主,耕地分布随海拔、坡度的不同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且耕地分布格局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时空差异.研究结论本区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及其演变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尤以政策和人口经济发展压力为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加强本区土地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沙湾县农地互换的实证分析,找出影响沙湾县农地互换相关因素,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顺利互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模型、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综合得分计算模型。【结论】区域经济、交通发展水平对沙湾县农地互换影响程度最大;耕地破碎度、亩均产量和耕地收入次之;耕作便捷度、非农就业机会和家庭人口因素较弱;农户土地互换意愿影响程度最弱。  相似文献   

8.
广西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1990-2003年的耕地及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依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广西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马区动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广西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要素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此外,国家相关政策也起着相当重要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锡山市耕地数量、质量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江苏省锡山市的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按影响力大小排列为经济、人口与政策、土地管理及土地生产力;而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则有农业的地位、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人口及粮食生产力因子.得出耕地质量受经济、政策及管理因子影响的程度小于耕地数量,但两种变化都首先受到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业地位的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耕地安全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市作为我国农业人口最多的直辖市,耕地安全形势严峻,如耕地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持续下降,整体质量不高。耕地生态环境恶化,耕地食物保障能力不足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因素;为实现重庆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应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加强宣传教育,构建耕地安全保障体系和加强土地市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