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肇始于1978年的经济改革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中国的社会结构的变革趋势日益加强.伴随着经济改革所出现的利益多元化,不同利益取向的社会群体由此逐步形成.社会转型带来阶层分化,由此将出现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多元化与利益冲突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分化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肇始于1978年的经济改革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中国的社会结构的变革趋势日益加强。伴随眷经济改革所出现的利益多元化,不同利益取向的社会群体由此逐步形成。社会转型带来阶层分化,由此将出现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多元化与利益冲突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量调查分析,我们认为目前中国人口阶层划分大约是:由农民阶级分化出的农业劳动者、农业户工人、农业户雇工、农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及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者即乡村干部8个阶层;由  相似文献   

4.
农村阶层分化后农民诉求出现了表达的愿望空前强烈、表达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明显、表达的内容层次明显提升等新变化.而目前我国农村的诉求表达机制远远不能适应农村阶层分化后诉求表达的新变化,必须改革与完善现行体制、利益表达机制、农村法律援助机制、提升农民素质等方面完善诉求表达机制,更好地适应各阶层诉求表达新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土地食利阶层对中国现代化毫无益处而危害极大农地农房可否自由入市争论的要害,是我们是否要以维护农民利益的名义再造一个土地食利阶层出来。之所以说再造一个土地食利阶层,是因为经历了以平均地权为核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的土地改革和以消灭土地私有制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土地就不再是财产,而是生产资料掌握在劳动者手中。土地不再参与超额经济利益的分享,不再有人可以通过占有土地不劳而获。允许农地农房入市,就是将当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民职业教育需求面临诸多制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目前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来看,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无论是农村发展的城镇化趋势(包括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即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求,还是农民阶层分化的客观现实与农民增收的巨大压力,都明确显示职业教育具有广阔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生活由封闭走向开放,社会思想观念逐渐多元化。与此相伴的是社会群体的不断分化,原有的利益格局逐渐被打破,不同阶层之间,甚至是同一个阶层内部之间也开始出现了利益的分化。农民这一广大群体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诉求遇到了多方面的困境,如不加以妥善解决,将对现有的政治秩序产生巨大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民利益诉求的困境,并从公民参与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生活由封闭走向开放,社会思想观念逐渐多元化。与此相伴的是社会群体的不断分化,原有的利益格局逐渐被打破,不同阶层之间,甚至是同一个阶层内部之间也开始出现了利益的分化。农民这一广大群体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诉求遇到了多方面的困境,如不加以妥善解决,将对现有的政治秩序产生巨大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民利益诉求的困境,并从公民参与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是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农村各业生产活动中.只有当劳动者——农民和生产资料实现有机结合,才能由潜在性间接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性的现实生产力,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解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有机结合的核心问题。主要在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要在于农民的智慧和技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  相似文献   

10.
黄梅兰 《发展》2008,(6):81-81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产生群体性纠纷的诱因越来越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的调整。在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阶层、群体和组织的分化,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意识也在分化。在各种社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会不可避免地相互竞争和冲突。社会分化的加速也必然会在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中有所反应,受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的冲击,容易导致价值体系的紊乱,从而使人们无所适从,诱发出许多社会问题,甚至会引发某些集群不规则行为,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政府对农村社会整合的制度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后,长期以农为本缺少变化的农村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分化,这一分化对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积极影响是主要的。但是,分化后的各个阶层毕竟是具有不同利益的群体,随着农村社会的分化,原来的利益格局和社会秩序被打破,也出现了一些消极因素,这些都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社会的整合,将阶层分化导入公正、有序、规范的轨道,不断提升公众对阶层分化趋向的认同意识,防止出现激烈的社会对抗和社会公共秩序的严重侵害。然而社会整合不是简单地将各种新的异质性因素吸纳到原有的规范控制体系之中。由于社会经济领域的分化提出的制度化要求,因此加强制度性整合就显得尤为必要,具体而言,加强制度性整合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三方面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改革的实质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必须高度童视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积极意义,充分认识维护农民经济利益是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题中之义,不断促进农村全面、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农村税费改革是建国后在农村实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此次改革对农民的利益诉求问题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引起了农民利益诉求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变化。后税改时代农民利益诉求的主动性增强.农民将利益诉求的主要对象定位为党和政府利益诉求的层次比税改前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农民快速进入市场,实现农村经济市场化,既是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民也是指导农村经济工作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赵光镇党委、政府紧紧把握改革的主旋律,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在促进经济体制转换、实现历史新飞跃的征程中,带领干部群众迈出了可喜步伐.─经济主体形成多元化.在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全镇涌现了四个经济联合体,1975户个体私营企业,15户股份合作制企业,及部分合资合作企业,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经济主体,构筑了农村市场经济新的微观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会文化结构性退化的表现改革给农村社会带来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农村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福建农村社会正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或社会转型,在这个高速转型期,社会结构的最根本的变化就是由整合型社会向分化型社会的快速转变,农村社会呈现出了领域分化、区域分化、阶层分化、组织分化、利益分化和观念分化的大分化态势。在高速分化面前,福建农村社会却又呈现出低整合的特点,社会整合机制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和  相似文献   

16.
邓子恢从小农经济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很多极有见地的重要思想:既要改变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又要保护农民的私有权;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要慎重稳当地进行;农村互助合作不是阶级斗争;要兼顾贫农和中农的利益;反对互助合作中吃大锅饭;互助合作中的主要危险是急燥冒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和公有制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珠江三角洲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方式、分配渠道和收入结构日益多元化,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分配来源方面,收入渠道趋于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除国有经济以外,农村集体经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各种要素市场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日趋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前提”.维护广大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农村社会的不断分化,产生了许多不利于农村稳定的负面因素,如因利益分化而导致的干群关系矛盾与冲突、因贫富分化而导致的农民相对剥夺感和不满情绪、因农村社会组织分化而导致的宗族和帮派势力兴起等等.村民自治制度在维护农村社会的政治和谐稳定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经济结构视点下的人大代表比例构成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结构变革显著,并同时加速了阶层分化现象。人大作为我国的最高权力机构、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诉求平台,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些变迁的影响。就其代表组成比例看,具体表现为:农、工一线劳动者比例降低,政府官员、企业家等社会上层成员增多,这种比例构成引起了社会诸多争议。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一现象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其依据便是中国经济结构的现实状况,以及人大代表对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利益日益分化和阶层日益清晰已威为当下中国社会的重要特点。利益分化和阶层清晰不仅意味着个体追求利益的取向具有差别,而且意味着群体利益的较大分野。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跨行查询收费、房贷险假取消真存在、垄断行业的高利润高工资等问题得不到实质性解决,根源在于双方利益表达渠道有差异以及双方谈判力量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