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隐喻思维对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认知隐喻在德语教学中的引入可以帮助学习者构建隐喻性思维,提高学习者的词汇、写作、阅读等方面的语言知识水平,加强其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联系密切,许多深层文化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通过隐喻来表达,而不同语言文化在隐喻运用上又往往有较大差别。在分析了隐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后,阐述了隐喻与文化的关系,最后比较了英汉不同文化下的隐喻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孙芳 《商》2014,(9):232-232
隐喻是日常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人类的一项基本认知能力,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如大学英语的课文中就有诸多的隐喻句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教授和提示学生运用隐喻知识来理解和分析文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大学英语精读第四册课文中的隐喻为例,阐述分析在阅读中运用隐喻认知理论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霖 《商》2014,(35):126-126
隐喻研究现在属于认知语言学,也就是要根据语言环境的文化、文学、上下文的的不同需要翻译者有自己一定的认知。不过在这之前,是属于修辞学。不过隐喻的翻译还是有一定规律而言的。所以本文是从概念隐喻的角度为切入点,把握其中的深层实质,认识到翻译过程其实渗透着翻译者的认知。不过,对于翻译的最终评价是不一致的,也就是不均等的翻译体现。因此,有必要对隐喻恰当的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赵长英 《北方经贸》2002,(5):108-109
从文化的角度形象、具体地谈了隐喻的民族性和社会性。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隐喻 ,正确地将抽象的隐喻在语言交际中应用。了解隐喻和文化的关系 ,提高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感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能力"对于创新思维.拓宽思路具有重要的认知作用.隐喻由认知而起,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叉推动了认知的发展.本文则以这一理论为基础,将其付诸外语教学实践,试述培养"隐喻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的现象,不同语言之间在隐喻的使用上有很大差异,隐喻在不同的文化中既有共性又存在个性,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信息传递的等值。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本文以英汉的许多习语和名著中许多隐喻的运用为例,旨在探讨隐喻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4,(2)
新闻漫画隐喻是多模态隐喻的重要语类之一,从认知语言学隐喻映射的角度来对新闻漫画的多模态隐喻进行研究,探究新闻漫画的多模态隐喻有何特点,其理据是什么以及其隐喻的图文模态是如何相互配置的,揭示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饮食业快餐在美国大受欢迎,被人们称为美国食品(Americanfood).快餐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美国也因此成为"快餐社会"(fast food society)和"快餐之国"(Fast Food Nation),美国的快餐文化反映和隐喻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本文选取麦当劳作为快餐文化中的典型形象,探讨当代美国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1世纪以来票房和评分排名领先的韩国体育电影为语料,系统分析了高频使用的多模态隐喻,批评分析隐喻所建构的女性形象。研究发现,韩国体育电影有选择地为女性设置了符号性隐喻,以男性视角对她们的身体进行凝视。体育电影中的多模态隐喻与社会文化“合谋”,使女性不自觉地产生自我认同,从而强化男性霸权。  相似文献   

11.
认知科学的发展使我们对通感现象有了全新和深入的理解.通感具有生理和心理基础,是人类认知事物的方式和结果,体现于语言的运用和创造中所产生的通感隐喻.本文首先分析通感隐喻的基本内涵,再以loud color为例讨论转喻对通感隐喻的的阐释力,以恒定原则揭示通感隐喻的内在动因,指出转喻是通感隐喻生成的前提条件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隐喻研究已经进入外语教学,成为国外隐喻研究的热点之一。隐喻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来解释未知的事物,或者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我们已知的事物。由于人们通过隐喻手段来创造新词或新概念,同时也通过隐喻来认识新事物,建立新理论,因而它必然对人类认知方式和结果产生作用。隐喻性构词方法有很多,并对EF词汇教学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余潇潇 《消费导刊》2009,(16):180-180
本文首先从语言、思维、现实之间的象似性关系来讨论语言的隐喻性,阐述了语言是思维和现实的隐喻这一观点然后对塞尔在其哲学名篇《隐喻》中对隐喻、反语、间接言语行为的区分做了尝试性的修正,进而阐述了间接言语行为也是隐喻的表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宣传的目的是为了说服.说服的手段除了文字、声音之外,图像也是重要的一种.图像以其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以及强烈的色彩冲击、丰富的画面隐喻等特点,成为对普通群众、特别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众进行政治宣传、社会动员的极好手段.  相似文献   

15.
品牌命名和品牌翻译都大量涉及隐喻的使用。品牌命名的特点还决定了品牌翻译的策略选择,原有品牌和翻译品牌共存的现象使得品牌的隐喻意义获得更大的延伸空间。品牌翻译选择顺应目的语文化移译、再造以及双语对照的模式处理其中涉及的隐喻,并考虑产品自身的特点选择隐喻。  相似文献   

16.
"水"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的核心隐喻,也是浙商的商业观念的基本特性。"水"型商业观念帮助浙江赢得了今天的商业成就,但是它也有自身的缺陷。浙商的商业观念不能仅停留"水"上,而应当向西方商业观念学习"火"的特性,进行创新,形成"水火相济"的商业观念,以在商业竞争中增加自己的"强势文化附加值"。  相似文献   

17.
概念隐喻理论历来受到学者普遍关注。随着隐喻理论的发展,学者试图通过该理论来分析不同的文本类型。经济语篇作为一个重要的文本类型也受到极大关注。通过概念隐喻,抽象的经济概念更好地被理解,同时也增强了经济理论的说服力。与此同时,经济学隐喻还和国家经济发展情况息息相关。因此,在一个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使用的经济学隐喻也会存在变化。通过分析2017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主要的经济隐喻类型,阐释了在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主要的经济隐喻类型。  相似文献   

18.
段红燕  韩树民 《商》2013,(17):407-407
本文从隐喻的基本知识、语法隐喻的理据,探讨其表现形式、基本条件及分类,继而进一步研究语法隐喻各类别的级转换厦其成因。  相似文献   

19.
《商》2015,(7)
爱情是人类最悠久、最神秘的情感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与文化内涵,是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隐喻会使有关爱情的表达变得更加精妙,使许多爱情故事变得更加美好。本文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出发,以认知视域分析探讨隐喻翻译的方法及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隐喻是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存在的,与诗歌有着同样的文学本质.从语义的角度看,诗歌与隐喻的语言都有新的意义再生.尤其在中国文学中,诗歌借助隐喻增加空间性、画面感,加强感染力,是诗歌的灵魂所在.诗歌的浪漫往往都需要隐喻来代替表达,而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现象,更是认知功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