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党是现代政治运作的主要载体,也是各社会利益团体维护、实现和表达自身的权益和诉求的工具。政党制度作为对政党的组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程序实施约束的规范,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政治生活的运作方式的核心。特定政党制度是建立在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的,它是与当时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民文化程度和公民政治意识相结合的。本文通过回顾近代政党产生和政党制度确立的社会基础.指出西方政党制度的确立有其历史必然性;进而分析中国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现行政党制度建立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并探讨现今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民主政治下,"政党竞争"和"政党协商"两条不同的制度逻辑。"政党竞争"制度逻辑体现在多元竞争的民主政治结构体系中,代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的政党,以自由平等、公平竞争、程序正义为基本原则,通过竞争性的方式、方法来掌握政权和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政党制度模式。"政党协商"的制度逻辑体现在非竞争性民主政治结构体系下,各政党在特定国情中形成了合作型政党关系,以平等协商、理性共识、合作参与为基本政治原则,通过协商民主制度平台来实践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中西方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制度下,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政党在产生模式、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政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有着根本的区别,这是在中西方不同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近现代意义上政党的国家,其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所积累的,重视反对党和大众媒体的监督作用、按固定方式上台执政、执政党在制约监督中行使权力等经验,对完善我党的执政方式提供了保持适度危机感、加强参政党的作用、重视大众传媒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导向作用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除了具有世界政党制度的共性之外,在产生的历史条件、存在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体现的民主的本质、政党之间的关系、政党活动范围、政党制度同其他重要政治制度的关系、执政党与政权关系、非执政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政党制度的发展前途等方面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政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各个政党在争取对于国家政权的支配时逐渐形成的一种权力和地位划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模式,以及行使国家权力和干预政治的活动方式、规则和程序.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政治纲领的重要内容,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政治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和保证."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要丢失."[1]中国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2].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促进了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翠 《黑河学刊》2009,(6):11-1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的领导者和推进者,必须与时俱进地解决自身现代化问题,通过创新指导思想,保持执政理念现代化;提升队伍素质,实现领导方法科学化;完善制度建设,达到执政方式法治化;构建党内和谐,实现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以政党现代化来推动国家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吴梓萌 《魅力中国》2014,(17):282-283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多党合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践多党合作理论的第一个成功范倒,同时由于布尔什维克政党合法性意识的缺失,外加缺乏多党合作外在方面的宪法和法律规范作用,使得在苏联政党政治生活中的各参政党的存在及活动方式缺乏法律基础,不能保障多党合作下对国是协商的正常进行。苏联多党合作实践过程中政党法制化的缺失是其走向失败的一个外在因素,总结前人的教训,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优化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多党合作下的协商民主、发扬民意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淑娟 《魅力中国》2010,(33):48-49
就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政治制度来看,政党仍在政治活动中充当重要的角色,那么政党制度的建设,以及在宪法方面的规范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比研究、追根溯源的方法揭示了宪法与政党、政党制度的关系,阐述了宪法是政党活动的产物,政党制度受到宪法制约等等问题。除此之外,本文在上述论证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我国当前政党制度与宪法的关系,以及目前我国宪法环境下政党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建议,以期对我国政党制度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姜郸 《理论观察》2015,(1):56-57
政党文化是政党政治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影响政党建设的深层因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其政党文化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有指导作用,能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对政党文化的价值取向造成冲击,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庞大规模,都不利于其政党文化的建设。因此,探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的政党文化如何建设和怎样建设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村治理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门热学,对农村治理变迁的研究可以说就是对农村政治发展的研究。现运用"国家与社会"的分析路径,将历史上中国农村治理的发展历程分为乡绅自治时期、政权下渗时期和政权控制时期三个时期,深入分析各个时期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的互动关系,探索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乡村治理的深层逻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今我国农村治理现状,提出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推行"乡镇自治"的理想式论点。  相似文献   

12.
多党制度,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资产阶级行使或干预国家政权的形式。本文针对前一时期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主张中国应该“实行多党政治”的言论,指出这种主张的实质是反对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反对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文章提出,多党制是实现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搬到中国来是行不通的;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民主政治社会中,任何一个政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都必须通过获取并执掌国家政权来实现,通过执政的手段和方式来实现.中国共产党也是如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的战略高度重点强调了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关键和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14.
古往今来,任何民族、国家和政党的兴衰成败,莫不与意识形态的向背离合密切相关。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利用意识形态颠覆或夺取政权,放任意识形态的自由发展而丧失政权,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在前苏联和东欧地区,就已经有最突出的表现。在新时期的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当今政治、经济和化的综合反映,起着保障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凝聚民族意志、抵御腐朽没落思想侵蚀和反“和平演变”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这样,在夺取政权以后,我们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大力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构建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以社会主义先进化为显标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加快发展、巩固政权已经和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方政党是适应西方社会现代化和民主化变迁的产物,如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英国的保守党和工党,都是在议会斗争中产生的,而议会则是西方国家民主运动的结果.代议制民主是孕育政党的母体,西方政党的产生和成长都浸润在西方的民主运动和民主文化之中。西方民主的理论与实践最初关注的只是国家治理问题,随着民主思想的传播日渐深入人心,作为西方政治运行主体的政党也不可避免地深受影响并身体力行,民主在政党内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政党执政和党政关系是国家政治构成的基本要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处理党政关系.政党执政文明和党政关系相辅相成,保障政党执政文明的前提是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本文针对政党执政文明与党政关系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2011,(5):27-29
县作为乡村的头,城市的尾,在整个政治社会结构中始终居于特殊地位。对上,是国家政权的一个台柱、一个支撑角;对下,则连接着整个社会,是国家政权与社会的一个接触点。故此,不少学者提出"中国政治改革应当从县一级破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是国家意识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印尼并不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这里的伊斯兰教国家指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甚至,印尼自独立后,伊斯兰教势力从未在政坛中占据过主导地位,尤其在苏哈托时代,伊斯兰教政党受到了严厉的镇压。本文从苏哈托上台后,对伊斯兰教政党所采取的政策分析苏哈托政府对印尼政治的"去伊斯兰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杨攻研  毕胜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3,(7):104-126+159-160
政党对国家兴衰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国家能力的视角,作者建立了政党领导力与国家经济兴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东亚与东南亚经济体的长期历史数据检验了相关理论假说。研究结果显示,政党领导力与宏观经济的持续平稳运行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政党领导力的增强显著提高了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相关经济体的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率,减少了经济衰退的风险和经济危机发生的概率。具有强大领导力的政党通过严密的组织与本国民众建立了密切联系,以高效融入本国社会的方式推动国家与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显著提升了国家的资源动员能力。政党通过不断完善政党制度对党内成员进行约束并强化党内协调以降低政策被特定群体俘获的可能性,确保政策目标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增强本国政府对国家总体资源的配置能力与使用能力。政党领导力是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的国家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解释和理解东亚与东南亚经济体何以能创造“经济奇迹”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加强执政党建设何以能提升国家能力提供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0.
辛向阳 《科学决策》2008,(10):13-13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过一个重要的论断:“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个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制度定型、方针定型、政策定型,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嘱托。15年过去了,经过了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六型”思想: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政党。从国家到政党,从经济到政治,从政府到社会,这诸多领域的建设都有“型”可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