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中国中小企业》2001,(8):30-31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指出,全球化就象新升的太阳,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工业化革命用了100年的时间才分胜负,即所谓的工业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而全球化进程只需要20年就足够了。全球化包括三个含义:一是全球化的市场。即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分离资金、技术、产品和服务。二是全球化的结构。即采取全球化的措施,来监管全球化的市场,确保公平的竞争。三是全球化的社会责任。一些人认为,全球化会带来很多弊病,是因为他们忽略了这样一些事实:全球化是被科技力量所驱动的,如运输成本的降低以及创造了地球村的通信革命,很多公司都非常成功地利用了由全球化所创造的机遇;闭关自守的国家远远地落后于开放的国家;政府在全球化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控制经济、保护环境以及支持文化。迄今为止,全球化还主要是经济领域中,今后应加强在综合领域的全球合作。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本决定一切的时代,资本和资本家拥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第二个阶段是罗斯福新政之后、特别是50-70年代的公司主导阶段,企业内部经理们说了算:从1995年或1996年开始,市场经济步入第三个阶段,即客户经济时代。在第三个阶段,决定企业人文、商业模式或文化的是客户,市场供求关系本身已经不能解释新的经济现象了。  相似文献   

3.
<正>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商品、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以及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和组合,并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萌芽于15世纪末的航海大发现,起步于18世纪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及其技术的应用为标志),初步发展于19世纪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及其技术的应用为标志),二战后获得迅速发展,并于20世纪9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的发明及其技术的应用为标志),最终演变为全球趋势。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动力,市场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基础,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1949年,这是中国由一个古老的文明中心被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强行纳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处于受控于强大外力的扭曲变形、低度发展状态;第二阶段,1949—1978年,中国仿效苏联模式探索脱离并抵抗不平等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虽自觉主动但充满曲折反复的状态,带有明显的探索性;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的中国主动并真正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开拓与创造。  相似文献   

4.
成功  凯旋 《公司》2001,(11):32-34
今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2001中国企业高峰会”上,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指出:“21世纪将由全球化所主宰,就像20世纪被工业化所主宰一样。但有一点不同:工业化革命花了100年时间才分出胜败,而这一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只需要20年就足够了。”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入世”,把一些生产能力过剩的产业和具有优势的生产技术转移到有需求性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弥补我国资源的不足,把具有旁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不同层次的劳动力转移到有需求性的国家和地区,可以相对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把我国的优势产品、特色产品转移…  相似文献   

5.
预测往往很难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转轨经济社会尤其如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的今天,预测的难度更大了——世界上发生的重大变故都可能影响中国的经济运行。2002年中国经济出乎意料的增长带来了人们对2003年的乐观预测:2003年要比2002年更好一些———这是多数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的判断。不过,许多机构在预测明年经济增长时,都有一个类似的前提:国内外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鉴于此,在展望来年时,笔者把权威机构对经济增长的预测略作归纳,这个预测是:中国经济增长将在8%以上的高增长平台上站…  相似文献   

6.
今年10月,在上海召开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 APEC)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经济、在全球化中发展”。江泽民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合作发展,共创辉煌》的重要演讲,受到与会 21个经济体的 7 0 0多位工商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与会者共识发表了共同宣言。这次会议是成功的会议,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会议。 为了帮助广大乡镇企业家对此次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得到更多、更深的了解,本刊编辑部特就这次会议与大家相关的一些问题加以综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2005,(4):4-5
21世纪前50年,中国经济将面临三个机遇。这三个机遇包括:中国经济现代化将面临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绿色经济和生物经济、体验经济和文化经济。  相似文献   

8.
罗肇鸿 《经济界》2001,(6):44-47
从20世纪最后几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它还要影响本世纪最初二三十年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一个特点是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和哪个领域都要受到它的影响。第二个特点是跨国公司的影响急剧增强。第三个特点是在新科技革命的带动下世界性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的发展进而中国的振兴必须立足于这三个大背景之上。分析世界格局和各国经济地位的兴衰际遇,也要同这三个特点联系起来,才能得出大体正确的结论。 一、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  相似文献   

9.
李晶 《活力》2014,(18):33-33
若干年前,美国《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在其所著的《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一书,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意识的新浪潮。而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赖特所说的“全球化正在迅速变成一个单一市场,哪里成本最低就在哪里生产商品,国籍国界正在失去意义”的现象也逐渐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地发生着。  相似文献   

10.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我很高兴今天出席这个会议,并且和你们就世界和当前中国经济形势问题交换一些意见。因为我是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名誉会长.所以我有责任作为东道主一方来跟大家做一个简短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与有效发挥政府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清泰 《经济界》2001,(4):87-87,70
在当前形势下讨论“经济全球化与政府作用”这个问题有哪些意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府应当发挥什么作用,中国政府的职能转变应当沿着什么方向推进,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还应做什么?我想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看法。 经过十四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已进入了最后阶段。入世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并应对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战略决策。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一国的经济利益不仅体现于本国资本的传统“民族企业”,而且体现于境外资本参与的“本土”合资和独资企业。相应地,为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促使各国调整经济发…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如何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成功地加入了WTO,改革开放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阶段。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的世界化,无一例外地推动着中国企业也和其他国家企业一样进入世界化的潮流,去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国企业如何在此背景下,在遵循WTO的规则基础上,紧紧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奋力拼搏,锐意创新,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这是摆在每个企业和企业家面前的最新最大的课题。一、树立全球化观念我国在加入WTO后,企业必须在观念上破旧立新,树立全球化的观念。一是要树立参与世界竞争的观念。加入WTO后,国际国内市场融为一体,企业面临的是全世界的同行和…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有着内在的关联,两者皆是由生产力发展推动的客观的世界历史进程。在这样的视野下来考察,中国的现代化实际上是由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演进所引发的,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受到这一发生机制的影响,自启动以来就处于多重困境之中。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这一困境又表现为共时态存在的三对历时性矛盾。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具备世界视野,实现中国现代化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张炜  夏阳 《国土经济》2004,(1):52-53
全球化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全球化浪潮,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主轴,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资源跨国界的横向流动和跨国公司为主体的投资及经济活动在全球拓展,推动了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在新的地域和经济领域重新配置。因此,在人类新的发展历程中,怎样加强社会经济管理,不仅关系到~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且也关系到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走向世界的中国,必须要研究全球化形势下新社会经济发展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谭荣 《国土经济》2004,(3):11-13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本全球化流动的加剧,以及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都导致了经济全球化的加速。通过商品、服务及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导致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的趋势。在进入新世纪后,世界正处于一个巨大变  相似文献   

16.
张丽英  刘进 《经济界》2001,(5):83-85
一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它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严峻的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为: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将其定义为完全消除各国政府对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所有限制。尽管对经济全球化的解释不一而足,但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杜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础是科技进步发展到具有大规模、综合性、高速性特点的阶段,制度创新进入了多领域、…  相似文献   

17.
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来促进中国的发展。首先必须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是一把双刃剑。必须努力创造条件.提高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化和市场化,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更为严峻,民营企业要正视这种局面,不断的提高民营企业素质,才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一、提高民营企业素质是入世后我国市场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入世后,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经济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市场全球化。随着商务电子化的发展,一方面为民营企业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全球化的发展,产品要适应世界市场的需要,这就要求民营企业转变传统的狭小市场观念,面向全世界用户,及时地了解…  相似文献   

19.
2014年伊始,新兴市场迎来了恐慌。阿根廷比索贬值超过20%,但发展中世界的其它货币同样也大幅下跌。在这些国家,股市也在下跌,许多市场跌幅超过10%。今年年初时,我曾担心出现抛售,因为我认为投资情绪过于乐观了。2013年股市人人都在赚钱。人们普遍看好2014年的前景,在此背后的是一片志得意满的情绪。当这些情况开始流行时,总会出现一些因素动摇信心。只是很难提前看出到底是哪些因素。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经济全球化是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依存,是当今世界发展上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就已经开始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从原料采购到商品贸易,进而到技术转让和资本输出,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