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食品接触材料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国家在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中规定,只有合格的原材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和容器才能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食品,因此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监管,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已经成为政府监管部门和相关从业者的共同挑战。本文结合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及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提高广大消费者对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的认识,从而有效护消费者健康和权益。  相似文献   

2.
不可忽视的食品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法》中指出,食品包装是指“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材料。”近几年发生的多次食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开始关注食品成分及其使用添加剂的安全问题。然而作为食品“隐形添加剂”的食品包装,其安全问题往往被人忽视。其实,食品包装安全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劣质的食品包装接触材料虽然不像病毒、细菌或二口恶英那样对消费者身体造成直接的危害,但如果长期使用这些劣质材料包装的食品,有毒有害物质会通过包装渗入至食物中,在体内积累导致慢性中毒,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发育尤其不利。  相似文献   

3.
<正>悠悠万事,吃饭为大。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在现代人的生活场景中,预包装食品无处不在。消费者面对大量出现的预包装食品,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在隐隐担忧预包装食品背后可能隐藏的“科技与狠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预包装食品为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容器中的食品。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条件迅速发展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具有重大意义。通过食品监管能够对食品作出检测和安全风险评估,从而杜绝食品安全隐患,使消费者能够购买到营养、安全、无污染的食品,避免不合格食品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并具体介绍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洞察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心及影响因素,是食品供应链的参与主体及管理部门建立高效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体系的关键。本文构建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心与消费者对各类食品的安全感、消费者对食品供应链上参与主体及管理部门的信任度、消费者对食品相关危害的关心程度、消费者的焦虑特质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SPSS19.0软件和LISREL 8.70软件,以711份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6.
赵荣  陈绍志  乔娟 《消费经济》2011,(6):63-67,92
论文以南京市为例,通过对消费者的可追溯食品购买行为进行实地调查,考察了消费者对可追溯性食品的认知水平和购买意愿,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虽然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对可追溯性食品的认知程度较低;消费者对公共政策和公共媒介的不信任阻碍了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快速推广和发展;消费者对可追溯性食品的购买意愿主要受消费者收入水平、食品安全问题规制程度、可追溯食品安全性和重要性以及食品安全信息可信度的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支付意愿不高,仅愿意额外支付普通食品价格的9%-12%。  相似文献   

7.
食品包装纸作为广泛使用的包装材料,其溶剂残留量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本文简述食品包装纸中溶剂残留的种类及其危害,中美两国对溶剂残留量的控制。得出我国在食品包装纸材料的溶剂残留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以来,广州检验检疫局紧锣密鼓,上下联动,深入开展新一轮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了对辖区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企业等的检验监管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到6月初,该局已连续退运了两批共200余吨进口食品包装原材料——聚苯乙烯树脂(PS胶粒)。  相似文献   

9.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国家标准,已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2008年4月1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发布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标准规定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最大残留量或特定迁移量。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食品机械设备、工具用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者。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一年多以来,在进一步规范进出口食品检验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检验检疫工作实际中,部分检验检疫机构在对进口食品相关产品(指"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食品安全法》第二条)受理报检和实施检验过程中,仍然存在引用法律条款不准确的误区,要求进口企业对用于盛装食品的没有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以下简称《法检目录》)的纸箱、塑料箱等进行报检的现象依然存在。那么,《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之后,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食品相关产品实施法定检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本文尝试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北京市消费者关于食品安全的认知调查,考察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并分析了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虽然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对目前食品安全缺乏信心;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及其购买行为、市场管理与卫生环境、政府监管作用的发挥都是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周春梅 《商》2013,(11):179-179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的建立对消费者、食品企业、政府、保险公司四方都是有利的,本文主要从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论食品安全治理的消费者参与及其机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食品经营者,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但是,消费者亦能成为食品安全治理的重要力量,一是在于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治理最具积极性;二是缘于消费者在特定信息的占有上有一定优势;三是因为消费者集体作用的发挥能量巨大。消费者有效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能够起到弥补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不足、推动社会监督以及制约食品经营者等重要作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治理的参与及其作用的发挥,需要系列制度予以保障。首先,需要强化消费者司法保护机制;其次,需要细化消费者举报监督机制;最后,需要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食品在人民的生活中占据重要部分,食品安全在现如今也是人类极为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对于人类的健康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食品安全的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以北京市为调查对象,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一些地区的食品进行统计,对食品安全的来源和认知现状进行分析,从食品类别、食品供应链、责任主体等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选择一些消费者做出统计、分析,并对统计结果从产业链环节、食品对人类最终造成的后果等元素探讨消费者对不同食品的担心原因,对于罗列出来的食品安全风险来源,针对这些具体风险来源的分析,之后在食品种类的选择、风险起源、责任主体、供应链环节等因素上给予一些良好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消费要求的不断提高和不安全食品危害事件的频繁发生,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已日益受到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介绍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其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重构的启示和借鉴,提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框架构建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一、对消费者的调研发现对消费者的调查表明,超市提高食品安全是一项能带来积极回报的“投资”,而不是“成本开支”。 1.首先,中国消费者认为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2.食品安全是影响消费者消费选择哪种渠道购买食品,特别是生鲜加工食品的主要因素; 3.大多数消费者愿意为改善的食品安全多支付一点额外的费用; 4.改善食品安全能够帮助零售商增加销售、进行溢价销售以及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7.
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发生之前非常关注食品安全,但在购买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却忽视食品安全,主观认知和客观行为矛盾的现象突出,这主要源于对厂商调整安全食品供给概率的行为反应近乎迟钝,从而导致行为忽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消费者的价格重视程度、畅销重视程度、冲动性消费程度和食品安全水平与行为忽视程度正相关;而卖家信誉、老人与小孩数、安全食品的可获得性、固定的买卖关系则可以降低行为忽视的程度,缩小消费者行为集合的忽视区域。首先,政府应筹措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食品销售网点建设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安全食品的可获得性;其次,食品厂商应充分发掘食品的文化内涵,提高消费者购买食品的涉入程度;再次,消费者应合理规划个人消费,减少随机的冲动性消费。  相似文献   

18.
以西安城区居民为例,调查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方面的关注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食品安全问题是大多数消费者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有5个方面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较高:(1)食品安全信息。(2)食品安全质量。(3)食品安全事件。(4)转基因食品。(5)不合格食品来源。消费者认为,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厂商利益、执法力度不够、政府监管不力。消费者要从自身认知、厂商自律、政府监管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针对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以及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的影响等焦点话题,近日《第一财经日报》委托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Ipsos)公司进行了公众调研,并在食品饮料生产商、餐饮企业、食品零售连锁店  相似文献   

20.
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防止食品变质,但是包装材料含有的一些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迁移,渗入到食品中,也会给食品安全造成负面影响。为了更好的控制食品安全,本文主要对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迁移规律和检测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