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以参与众包社区的社会大众为调查对象,构建了社会大众参与众包社区动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利用SPSS和AMOS进行实证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得出结论如下:在外因方面,形象与感知有用性的关系不显著,感知有用性与满意度的关系不显著;在内因方面,娱乐动机与沉浸的关系不显著,除此之外,其他内因和外因共同影响社会大众的参与动机。提出建议:企业应重视并应用众包模式进行开放式创新,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社会大众高效地参与任务;众包平台应持续优化自身,提升服务水平,加强社区的安全性、系统性和信息性,注重知识和信息共享,满足社会大众的参与需求;企业与众包平台应加强合作,提供相应的技术和职能岗位,增加社会大众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3.
国外众包研究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经济》2015,(1):28-36
回顾了开放式创新众包模式的已有研究。首先阐述了众包的定义内涵、主体维度等,然后归纳了现有的众包模式,分析了企业和大众参与者参与众包的驱动因素,并总结了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最后对众包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是经济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Web2.0时代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科技服务众包。分析了国外科技服务众包模式的平台运营和特征,基于开放式创新思维,探索提出了我国发展科技服务众包模式的建议,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了我国发展科技服务众包模式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众包供应链(Crowdsourcing Supply Chain,CSC)作为一种新型供应链,正成为研究热点。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众包和供应链关系,并对众包供应链进行界定,通过众包供应链特征分析,对众包供应链和外包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了众包供应链耦合的3种创新模式;最后,重点探讨了众包供应链创新发展的4个阶段(萌芽阶段、探索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及各阶段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众包的理念以及我国企业众包商业模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分析了众包的概念和特征,以及众包与外包的异同,总结了众包发展的基本状况,从市场需求条件、所需人力资源供给基础、企业应对市场挑战、互联网提供的有效沟通渠道等四个方面对众包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众包商业模式中发包方、中介机构和接包方三位一体的模式的基本原理与流程进行了逻辑分析。由于众包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在中国还比较初级,还存在着诸如文化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知识产权、信息安全和诚信问题等诸多不可控因素等问题,提出了构建众包商业模式应遵循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众包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自由、开放、平等、协作为主要特点的众包越来越受到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欢迎。从众包与民主化创新、众包与外包的关系、众包兴起的原因、大众参与众包的动机、众包对发包企业的意义、促进众包发展的建议等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众包式创新是基于互联网交互作用快速兴起的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合作创新理念和创新模式.它是指公司或其他组织将过去由内部员工执行的部分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分包给非特定的、数量庞大的网络大众完成的一种创新模式.这种创新模式所呈现出的民主、平等、参与的理念及其汇集集体智慧的网络组织创新特点受到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及创业企业的青睐,展现了无限的魅力.企业发布任务,参与者完成任务获得奖励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活动.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众包式创新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企业应该如何进行激励机制的设计,使参与者更努力的完成任务,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以及不同激励机制设计对于众包式创新运行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开放式创新原理和长尾理论,阐述众包系统的运作机理,提出了众包系统能力概念,从发包方、网络平台及社会大众3个方面构建了众包能力三螺旋模型。构建了企业层面的众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企业搜索获取能力、吸收同化能力、商业化能力、研发投入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及创新管理能力6个方面进行了评价指标选取,给出了测度众包系统能力的模糊积分评价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市场转变,基于大数据的社会媒体—网民群体—企业群体三维一体、和谐共生的社会媒体众包机制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成为理论界和实践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从众包对创新模式的影响、众包创新模式、众包商业模式、众包商业模式风险以及众包创新业务流程5个维度进行了梳理和述评,厘清了这一领域已取得的研究进展,由此发现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局限,继而指出基于社会媒体的企业众包创新模式研究趋势,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协作型众包创新是以最大化创新绩效为目标的众包模式,相关实践案例已有所显现,但协作型众包创新过程中参与方的努力行为经常受到其公平偏好心理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委托代理理论,通过设计仅基于个人创新绩效(AR)和基于总创新绩效(TR)的两种激励机制提升协作型众包创新绩效,并深入探讨公平偏好对激励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AR机制中参赛者不可能出现利他性努力行为,而TR机制下利己性努力和利他性努力均与公平偏好负相关;两种激励机制下众包创新绩效均随公平偏好敏感度增大而下降,参赛者数量增加是否有利于提升众包创新绩效也取决于公平偏好程度;TR机制一定会产生比AR机制更高的众包绩效及发包方经济收益,但这种价值效应会被参赛者的公平偏好心理所弱化。  相似文献   

12.
自Chesbrough 2003年的奠基之作以来,开放式创新已经成为创新管理中一个最热门的议题之一。回顾了开放式创新和封闭式创新在创新原则上的区别,阐述了开放式创新的9个视角和3个过程,以及开放式创新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未来研究方向。通过对国外开放式创新文献的梳理,旨在为国内开展开放式创新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开放式创新社区中的知识云传播有利于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以开放式创新社区为研究主体,提出了知识云传播的系统模型,在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云传播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了定量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知识贡献意愿、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对开放式创新社区中知识云传播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且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力最大。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会对科研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会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变革和创新。从互联网基本属性分析和相关理论研究回顾出发,以开放创新、资源共享和分工协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国家“开放—共享—协同”创新体系,并分析了体系构成、建设内涵、逻辑关系及技术作用,同时,探讨建立相应的科研数据开放机制、科研资源共享机制、科研生产协同机制和强化支撑策略,以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以往研究和中国产学研实践,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框架,从情境性、过程性两个维度探讨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其中,情境性包括文化情境、知识情境、价值情境3个层次,过程性分为合作动力、合作界面、合作结果3个阶段,并指出协同创新网络是一个开放式、超区域创新网络。最后,构建了基于中国情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型,通过案例分析,从理论上证实了“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是一种基于中国情境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结合TCPE框架和NK模型,构建一个模拟众包问题解决过程的仿真模型,引入个体创新幅度表征个体创新搜索行为,引入个体有限理性水平和有限理性偏差表征个体认知能力,探讨个体创新幅度对众包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个体有限理性和任务复杂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个体创新幅度与众包绩效存在两种影响模式:当任务非常简单时,个体创新幅度与众包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当任务复杂性较高时,个体创新幅度与众包绩效呈倒U型关系;两种影响模式不会受到个体有限理性水平和有限理性偏差的调节。在相对复杂的任务中,任务复杂性与个体有限理性偏差会调节实现最优众包绩效对应的个体创新幅度,任务复杂性越高、个体有限理性偏差越大,对应的个体创新幅度随之增加。个体创新幅度会削弱个体认知能力对众包绩效的影响,当个体认知能力较强时,需要采用渐进式创新;当个体认知能力较弱时,需要采用突破式创新。该结论可为企业在众包过程中营造平台创新氛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线创新竞赛是组织实施开放式创新的新途径,学术界关于在线创新竞赛的研究日益丰富。然而,现有文献分布于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各个领域,为了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分别从什么是在线创新竞赛、谁在参与在线创新竞赛和如何实施在线创新竞赛3个角度对现有文献进行了述评,厘清了在线创新竞赛的主要特征与类型、参与主体动机及要素设计等基本问题。最后,探讨了开放式创新和“互联网+”背景下,在线创新竞赛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科技创新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网络众包这一新型创新模式应时而兴。紧紧把握时代发展主题,发现并描述大数据环境下科技创新的新变化、新要求、新问题,从动力源、集聚效应、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等方面探讨了网络众包驱动科技创新的机理,并创新性地提出了网络众包模式下的科技创新实现路径,以期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