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营销者说在这一时期,规模化和精准化将是影响移动广告效率的两大因素。2013年是移动广告发展的重要分水岭,首先体现在广告主的态度上,2013年之前品牌广告主还在犹豫要不要投放移动广告,自去年以来,广告主更多是考虑如何投放移动广告。这种态度上的转变直接体现在数据上: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广告平台市场整体规模为25.9亿元,而今年则有望增至50.1亿元,某种意义上讲,移动广告将在2014年改变品牌营销的整体面貌。事实上移动广告行业的快速发展与移动广告的特  相似文献   

2.
正移动广告平台市场格局进入转变期,相应地,广告主在移动广告的效果、创意以及投放上的营销思路也发生了升级与变化,此时更需要借助移动广告平台在技术上创新实现自己营销思路和平台技术的并进前行。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广告平台市场整体规模为25.8亿元,同比增长144.3%,预计2014年将达到50.1亿元,到2018年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7.1亿元。目前移动广告的发展主要依靠传统品牌广告主投入的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品牌在移动广告平台上,对投放、创意以及效果的思路开始发生变化,移动广告平台的技术创新成为应对品牌移动新思路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
营销者说中国移动市场是全球市场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最复杂也最有代表性的"实验室",2013年亿动广告传媒(Madhouse)将继续把这最复杂的营销经验带给世界。2012年中国移动营销领域有三个值得关注的明显变化:移动营销迎来了更多广告主和预算,有些广告主甚至是第一次划拨专门的移动预算;品牌App的增长幅度极为明显,目前约占所有营销形式的一  相似文献   

4.
正更精准的受众购买和更精细的投放优化,让移动端媒体透过DSP购买更受青睐。对2006年即成立的国内较早进入移动营销领域的亿动广告传媒来说,过去的三年中,他们一直都在见证和经历,品牌广告主的移动广告预算每年以近100%的速度增长。首先,移动端上网用户数的增长以及用户在移动终端的媒体消费时长实际已挤压到其他的传统媒体形式,广告主已无法忽视此重要因素,因此移动广告或营销手段受到重视,预算必然增加。  相似文献   

5.
王雪猛 《中国报业》2023,(22):48-49
“数字冲击波”推动众多行业转型,广告行业也走上以数字技术、智能互动为底层架构的升级之路。在研究广告需求方时,可以发现其对广告观念、营销水平、内容、投放、效果反馈带来了极大改变。本文从变化入手,揭示广告行业在广告主需求驱动、受众需求推动、竞争需求带动下受到的影响,从而探索广告行业的良性发展之策。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4,(7)
RTB广告系统已改变广告行业的发展模式。通过RTB广告系统,广告主不仅能够检测媒介投放的效果,而且能花费相对较少的广告成本对目标用户精准定位。然而,在RTB广告系统的飞速发展中,广告主需要留意一些问题。例如,RTB广告操作层面存在精准营销与用户信息安全的悖论。此外,RTB广告的蓬勃发展会带来一些漏洞影响广告活动的效果以及预算,并为消费者带来不良印象。本文深入分析RTB广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RTB广告未来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2年,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把它称为点状投放趋势。这个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表现在广告主对预算投放的改变。可能在此之前,广告主是把它的广告预算放在不同的电视时段里,而现在,品牌与优势资  相似文献   

8.
《广告大观》2011,(7):24-25
在2011年移动互联网广告甚至连起步还称不上。规模很小,广告主不了解,投放更无从谈起。角逐移动互联网的各大巨头们忙着圈地占位,对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没有多少把握,究竟主要赢利来自用户还是广告主还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9.
赵翌 《广告大观》2013,(12):92-92
中国互联网广告已经走过16年,互联网已成为仅次于电视的广告主投放最大的媒体,2013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或将迎来干亿元的市场规模。但在繁荣的市场背后却暗藏着危机,而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来自于互联网广告的异常流量,大量的异常曝光和异常点击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还给整个互联网行业带来了诚信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国内移动广告平台代表力美科技针对市场发展和需求变化,将公司业务划分为移动原生广告网络ADN、移动DSP、移动广告信息数据平台DMP三个板块,在移动营销领域齐头并进。力美ADN为品牌广告主的移动营销创新,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数据显示,力美ADN覆盖用户近亿,支持iOS及Android系统,广告形式以积分墙、原生插屏广告为主,打破传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最受关注的新的广告模式就是移动视频广告和APP植入这两种。我在2005年进入互联网广告行业,走到现在已经有8年时间。2013年转换跑道,加入亿动广告传媒(Madhouse),开始踏入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移动互联网是一个让我非常期待的行业。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进化和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成熟,用户在移动终端的使用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改变了生活习惯。移动营销已成为当今营销  相似文献   

12.
正移动时代真的来了,广告主移动营销的转型迫在眉睫,突破的要点集中在了投放策略、跨屏互动、信息闭环以及应用场景等四个维度上。一直以来,移动大趋势似乎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这一次,狼真的要来了。"用户移动化的速度可以用迅猛来形容。"金立集团品牌总监郭宗凯表示。而comScore的数据,在今年一月,包含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移动端使用时长已经超过PC。eMarketer的数据也指出,2014年移动广告方面的投入预计将会增长75%,达到314.5亿美元,这将占全球数字营销投入总额的1/4。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增长三倍,达到949.1亿美元。在  相似文献   

13.
言论     
正移动思维——@群邑邑智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垒:对广告主而言,移动营销最重要的不是仅仅把广告预算转移到移动端上,而是把移动广告整合进更大的品牌营销全景系统中来。具体到执行层面,营销者创造一个有效的移动营销活动不只是设计一个标准格式的植入式移动广告这么简单,关键还在于"移动的思维"。三不是——@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广告产业园,虽然是政府主导建设的,但是它不应该是政府机构,也不应该是市场,当然,也不是企业。那园区应该是什么呢?它应该是一种介于政府、市场、企业之  相似文献   

14.
从3月1日起,那些收看《焦点访谈》的人又会听到那个熟悉的、抑扬顿挫的男中音“西安杨森”。众所周知,《焦点访谈》后15秒版广告历来是众多广告主争夺的黄金资源,作为最早在医药行业进行广告营销的西安杨森,第一次登陆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投放广告。相比以前的做法,这次集中了预算投放强势媒体的黄金时段可以说是一个突破,为其全线品牌建设做铺垫。  相似文献   

15.
从2012年至今,移动营销从无到有,广告主对移动营销预算明显增长。以多盟为例,品牌客户的单笔投放金额从2012年的约300万增加到2013年的500万,再到2014年的过千万,实现突破式发展。同时广告主数量也大幅增长,很多都是一线的国际品牌和国内知名品牌,移动营销越来越深入人心。回顾2014年,广告主们比较关心的是如何通过移动营销为品牌带来更多的价值,何种广告投放形式更高效。随着移动终端不断完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互联网广告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展示类广告将达到369亿元。宝洁cE0雷富礼表示,宝洁将上调数字媒体广告投放的比例,为总营销预算的25%-35%,而在全球许多市场这一比例都接近上限。更多大广告主的加入,意味着对互联网优质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进而导致优质资源稀缺。  相似文献   

17.
正伴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移动营销份额的不断上涨,移动广告平台发展趋势毋庸置疑。这也是促进百灵欧拓从原先做户外媒体广告进入移动广告领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能够为广告主带来最有效的投放?这是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通过市场洞察,我们发现,传统广告业务的波谷正好是O2O广告的波峰,线上移动广告+线下户外媒体展示的O2O模式,将是提升营销效果的新力点。  相似文献   

18.
刘渊 《消费导刊》2014,(7):154-154
大数据时代,社会的信息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社会对媒体业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及商业传播服务的需求方式和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流量逐渐从PC端口向移动端转移。人们的生活、娱乐休闲乃至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6.9亿人,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达到4.6亿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PC端的使用率在逐步下滑,中国网民互联网接入的方式呈现出全新格局。在这一背景下,互联网广告正面临着一场变革,广告商、媒介、用户之间需要更加紧密的沟通方式,以取得广告主营销效果、媒体商业化、用户体验三方皆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可谓是中国移动广告厚积薄发的一年。在三年多小心翼翼的尝试之后,各类广告主今年都向移动广告展现出了更大的热情,而更多的预算自然也推动了移动广告市场更快的发展。程序化购买是不少广告主开始热情拥抱移动广告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海量的展示机会中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受众,并在毫秒之间完成对每一次广告展示的出价和购买,程序化购买让传统的媒体购买方式看起来像是回到了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20.
精准投放,媒体资源的精细运营,丰厚的创意表现力,这是移动广告平台在底层、中层、上层分别体现出的优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广告也变得大热,移动广告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而作为中国第一智能手机广告平台的多盟(domob)自成立以来,秉承公平、合理、高效的资源配置平台,为应用开发者和广告主创造价值最大化,不断突破,在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的同时,也不断巩固业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