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化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培养物业管理企业需求的人才,必须改革课程设置,加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探索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物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物业管理人才需求分析是物业管理专业设置的前提。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的核心是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教学改革的一切内容应以此为导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业中的问题,对现在及未来的物业人才目标定位及培养模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叶亮 《现代经济》2007,6(6):52-53
"有人没工作,有工没人做"的现象是目前困扰院校毕业生与物业管理企业的瓶颈.一方面院校毕业生难以分配,导致部分院校调整专业分布,另一方面物业管理行业又表现为专业人才匮乏.这一状况极大地影响了行业的产业化进程,本文从物业管理的行业性质、历史背景和法规因素等方面,结合企业实际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石祺 《现代经济》2008,(6):10-19
物业管理作为在我国仅有27年发展历史的新兴行业,目前随着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及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全国各类院校纷纷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甚至很多院校都把物业管理作为重点专业在培养。为此,记者对全国339所包括本科院校、专科学校以及高职、中职学校进行了一次调查,其中,有物业管理专业的共278所,准备开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的模式的实际运作过程,为众多高校的物业管理专业实施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物业管理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专业物管不专业行业生存受质疑中国物业管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按大包大揽的“政府化”运作模式演变而来的。物业管理涉及治安、绿化、清洁、家政、房屋及机电维修保养等,但这些项目实际上也是货真价实、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的独立行业。而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现状是,绝大多数物管企业由于规模偏小,不可能花很高的成本配置高级专业人才,这就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号称专业的中国物业管理其实不专业。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高职教育文化和物业服务企业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寻求两者的契合点,以更好地适应物业管理行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高速发展给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教育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鲁捷 《现代经济》2005,(1):48-50
2002年10月.辽宁省教育厅审核批准了我们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物业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申请.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我们课题组走访了辽宁省内已开办物业管理专业的多所高职院校.并通过网络查询了国内部分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实施计划.尤其是深入到已与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的省内外10余家物业管理企业开展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2]2号)和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工程”的通知》(鄂教高[2003]20号)精神,依据关于“遴选第六批省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工作部署,以建筑工程学院物业管理专业被推为第六批省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为背景,通过构建“物业管理仿真教学体系”,建立“五个有所创新”的教改新模式,重构科学合理的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的模式和参与招投标的过程,为众多高校的物业管理专业实施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对于员工实践能力要求逐渐加强,本文从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全面深化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路径的创新,成为了近几年来现代国际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物业管理专业由于社会认可度不高,专业综合性强,学科涉及面广,教学内容跨度大,而存在着招生难、师资和实训场地不足等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索现代学徒制主导的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物业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从而形成紧密的院校与企业“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招生招工一体化,创建“双元型”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联合授课,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基地,形成个性化、多元化实习、实训模式,校企融合考核改革等,进行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解决目前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普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以从事十余年物业管理专业为基础,深入社会、行业以及物管企业进行调研,对社会、行业、企业的物管专业人才需求缺口与高职院校物管专业面临的"招生难"等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纵观现实,物业管理专业面临的一些主要困境有: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给民办高职院校带来的挑战;师资队伍力量不够专、不够强;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过于平民化、多元化;面对招生难与专业人才缺口大的深思等。要解决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高职院校主动作为、创新思路、高端引领,争创一流院校,办出高水平的省级特色物管专业,给社会培养满足现代服务业的抢手型"职业人"。  相似文献   

14.
林春 《现代经济》2007,20(5):51-53
物业管理走过了20多个年头,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今天物业管理发展的最大制约在于人才培养.职业教育经过20年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物业管理逐渐成为朝阳产业,物业管理行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利用职教基地培养和输送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成为这两者的契合点.本文以温州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物业管理专业为视角,对我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温州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作些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物业管理走过了20多个年头,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今天物业管理发展的最大制约在于人才培养。职业教育经过20年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物业管理逐渐成为朝阳产业,物业管理行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利用职教基地培养和输送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成为这两者的契合点。本文以温州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物业管理专业为视角,对我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温州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作些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蒋秋霞 《现代经济》2009,(11):83-84
高职院校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专业自1998年9月开办以来,一直致力于“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与实践,本文主要介绍本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重点阐述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四个方面的措施:观念更新、模式创新、路径实施和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我们物业管理专业着力于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本文尝试以物业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进行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18.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开设物业管理专业,至今已有500多名毕业生.2007年学校立项建设国家示范院校,组织大批教师赴新加坡、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学习和进修.借鉴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经验,基于我校物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情况,研究探讨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表现为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不能满足物业管理的工作要求、人文素质较低等.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校管理模式与学生水平不相适应、专业实习时间短等.要提高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就必须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学校要改变学生管理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加强实习管理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才能满足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物业管理行业已成为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行业.仅在深圳就有千余家物业管理公司和单位.从业人员十余万人。物业管理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物业管理教育应时而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998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物业管理专业(大专)学生.成为全国最早开办该专业的院校之一。下面把教学设计与实践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做一总结。供同行参考。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