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     
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广告均含有歧视性条款,包括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户籍歧视、地域歧视乃至身体歧视如身高、相貌等等,就业歧视正在愈演愈烈,不立法明令禁止便会损害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育与成长,进而带来更为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同时也会严重扭曲人力资本投资的正常行为,片面追求高学历等,破坏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导  相似文献   

2.
反就业歧视     
就业歧违反平等原则侵犯了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利,扭曲了人力资源配制. 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包括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身材相貌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乙肝歧视、血型歧视等等现象已成蔓延之势,使得原本就已经很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化,不断演变成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使弱势群体陷入严峻的生存困境,社会就业压力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3.
什么样的行为构成就业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就业歧视问题突然问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性别歧视、户籍歧视、经历歧视、婚育歧视、年龄歧视、身高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歧视、疾病歧视、容貌歧视、血型歧视、姓名歧视……五花八门的就业歧视案例屡屡见诸报端,由此引发的讨论广泛而热烈。有人痛陈自身的遭遇,有人奉献自己的良策,有人历数歧视的危害,有人论证歧视的合理。见仁见智,既有立场问题,也有对就业歧视一词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4.
就业歧视是对公民平等就业权的严重侵害。就业歧视现象在我国的广泛存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对就业歧视目前在我国欠缺完善的立法规制和司法救济。在立法上明确就业歧视的涵义并确立其判断规则,并赋予被歧视者有效的法律救济手段是反就业歧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政府在反就业歧视中的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就业歧视及其原因探析关于歧视的定义,现代劳动经济学认为,如果说具有相同生产率的工人仅仅是因为他们所属的人口群体不同而受到不同对待,就可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歧视。就业歧视有两种含义:一是非公平对待,即以不同方式对待条件相等或相近的求职者;二是非公平待遇,这里指受聘者在就业时因某些与个人能力无关的因素不能够享有平等的就业机  相似文献   

6.
小向 《中国就业》2014,(6):15-15
正就业歧视的界定在联合国以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关于反就业歧视的立法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根据国际劳工《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111号公约),就业和职业歧视是指"根据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所做出的任何区别、排斥、优惠,其结果是剥夺或损害在就业和职业上的机会和待遇上的平等"。就业  相似文献   

7.
聘用女性员工多支出一些成本是很正常的事。用人单位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规避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就业促进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尽管该法明确规定不得对女性就业进行歧视,然而,职场上对女性就业的歧视依然存在。有的用人单位认为,"女性工作后,特别是处于婚育年龄的女性,会因为怀孕、生育影响工作,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避免"性别亏损",就成了这些用人单位掩盖对女性就业歧视的借口。  相似文献   

8.
就业歧视虽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但随着我国就业的市场化、自主化,招聘单位在设置招聘条件时内容五花八门:除已经给人带来感知疲劳的性别歧视、学历经历歧视、健康歧视、信仰与背景歧视外,还出现了血型歧视、姓氏歧视和属相歧视……真是花样翻新,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9.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率稳步提升的背后暴露出诸多问题,特别是就业歧视现象较为严重,令人堪忧.国内外各界学者已对此做出了相应的研究和探索,从各自研究的视角提出了若干缓解和消除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对策.通过简要剖析国内外在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在就业歧视问题上有所启示,为营造就业市场透明、公平、良性的竞争环境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10月,就中国就业歧视的现状,在北京、广州、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成都、郑州、银川、青岛等十大城市进行了一次抽样入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0份,收回问卷3454份。 就业歧视范围相当广。主要就业歧视领域有民族、宗教、政治面貌、残疾人、户籍、性别、年龄、健康、外貌身高、性取向等十来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记者 原松华)收入分配、就业歧视、中国人口流动问题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备受关注.2月22日,三位优秀学者王小鲁、蔡定剑、蔡昉分别凭借"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研究成果,获得首届"中国软科学奖".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5,(28):255-257
与身高、年龄、性别等歧视行为相比,院校歧视更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文章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了院校歧视的判定标准,并从分割的角度对院校歧视的来源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大学生更加公平、高效的就业。  相似文献   

13.
在解决就业歧视的问题上,法律只是一个刚性最大的手段而已,更为关键的是如何提高就业者的劳动技能和权利意识,并辅以之法律作为保障的工具和手段,提高雇主就业歧视的违法成本,进而缓解我国社会当前愈演愈烈的就业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14.
对劳动力的歧视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高年龄段(40、50)和低年龄段(25岁以下),这部分人处在了尴尬的难就业状态,这部分人也正成为年龄歧视的受害者.迫于劳动力市场的排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自主创业的潮流中,小风险的连锁加盟业随之发展起来.尽管年龄歧视促进了人们创业的动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市场...  相似文献   

15.
虽说去年轰动京城的一位丑女向酒吧追讨人格权事件过去了半年,虽说法院已经判决酒吧向丑女道歉。时下在各个职业介绍所匆匆奔走的诸多女性发现,歧视女性的“酒吧”式企业依然还是那么多! 当前女性就业求职遭到歧视的现象有增无减。最常见的是外貌歧视、年龄歧视和姓氏歧视等。不少企事业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2011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歧视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调查的2011年国家公务员近万个岗位,全部存在健康歧视和年龄歧视,此外招考还在政治面貌、性别、户籍、地域等方面存在歧视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就业歧视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普遍缺乏公平就业和反就业歧视的意识。建立以平等、公平为基础的反就业歧视社会意识和文化,从以人为本的人权观和价值观出发,消除就业歧视的思想根源,是最终实现真正公平就业,消除就业歧视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就业歧视违反平等原则,侵犯了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利,扭曲了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进行分析,对就业歧视进行相关理论探讨,借鉴美国反就业歧视的立法经验,提出我国反就业歧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不久前闭幕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郑功成、全国政协委员张庆成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一下子引起了媒体的普遍关注,并在业内外形成了强烈反响。歧视形式知多少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岗位已经成为“稀缺资源”的当  相似文献   

20.
就业领域基因歧视是现代基因技术发展的衍生品,也是就业歧视在生物基因技术背景下的新表现形式。基因歧视是对携带缺陷基因的个人或群体进行的不合理差别对待,它违背了人的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要反对就业领域中的基因歧视行为,就必须明确基因歧视的认定标准。文章探讨了就业领域基因歧视之本质探究与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