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赵红 《西安金融》2001,(8):20-21
金融危机的突发性,扩散性、恐慌性,政治渗透性,使得金融安全危机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主权维护;但同时,金融对每一个国家来讲,都是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正如小平同志所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全盘皆活”。正因为如此,现代金融对一国经济来说也量 把双叉剑,一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鼎立支持,但随着金融的发展,其有可能成为威胁一国龙济安全的定时炸弹,因此人们对金融只能是趋利避害,这也决定了金融监管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在经济社会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已为世人共识,确保金融体系安全稳健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应当都是第一位的,金融危机源于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与恶化的环境因素相结合,在一定条件下便形成了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对金融风险具一定的防范控制作用,但实践证明即是最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指不含金融安全网的监管制度),也无法消除因个别银行破产倒闭而引起的金融恐慌和金融希机,因此,建立一套由中央银行统一管理调度,包括谨慎性监管、最后贷款人手段、存款保险制度在内的防范系统,对金融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形成一个安全网,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或者说可以把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序度,我国即将加入WTO,尽快建立金融安全网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梁毅 《中国外资》2013,(7):10-10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世界经济到现在还没有走出低谷,这也凸显出维护一国金融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使我们认真思考金融监管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美国的金融危机给予我们一个警示。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在金融危机中遭受质疑和约束。在相关国际金融组织及主要发达国家的努力下,资产证券化正在逐步得以恢复。要保障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对资产证券化监管法律制度进行改革。对资产证券化监管的首要目标是维护金融安全,对金融效率、金融自由的追求必须符合维护金融安全的要求。相关国际组织及一些国家资产证券化监管法律制度改革的实践表明:金融安全是金融监管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在反思、总结金融危机爆发原因时普遍认为,传统的金融法律体系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金融风险的积累和扩散,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对于保障金融安全、促进金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背景、权利保护现状,针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和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6.
资本项目开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资本项目开放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金融深化;另一方面也使得一国经济容易受到各种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并且不慎重地开放资本项目容易带来金融动荡甚至金融危机。金融安全是开放资本项目的前提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层次上的金融安全政策是开放资本项目的重要前提,也是防范金融危机的根本保障。只有建立在金融安全、稳定基础上的资本项目开放才是真正、有效的开放。  相似文献   

7.
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国内外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世纪末国际上不断出现的金融危机,在给全球特别是给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和金融带来巨大破坏的同时,增强了人们的金融安全意识,也促使我们更加关注我国的金融安全。不可忽视的是,在我国金融开放进程中,国内外都存在危及我国金融安全的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会引发我国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8.
戴盛 《国际融资》2009,(9):30-32
一般来说,金融监管主要有两个目标:第一是确保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健;第二是促进金融市场的成长与发展。在未完全脱离全球金融危机阴影的当下,各国政府对金融监管的改革思路都倾向于保护投资者与确保体系安全,而弱化了促进发展的目标。回顾几年前美国的金融监管思路就可以看出,正是由于美国当局连续多年过度鼓励和支持金融创新与发展,忽视对系统性风险的控制,才引发了恶性的泡沫破裂。通过全球金融危机,人们深刻地认识到金融市场参与者的流动性与不确定性,这种快速的流动甚至可以导致一个国家的技术性破产(2008年10月6日,  相似文献   

9.
对外开放中的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国内外学界就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以及金融脆弱性等著述和理论探讨非常多,但至今也没有形成关于金融稳定以及金融安全的公认的统一的概括与界定.诸多研究文献提出了金融稳定与金融危机的衡量指标体系,并创立了金融危机预警系统,并从各个角度提出了防范金融危机的措施.存款保险制度对于金融稳定的作用,理论界存在争论,但诸多家选择了该制度,并保持存款者的信心,防止金融传染.从研究趋势来看,从宏观面上时金融稳定以及金融安全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0.
张伟锋 《西安金融》2007,(12):41-42
本文在介绍《同业拆借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监管制度、监管手段、监管方式和责任方面新规则的分析,揭示了面对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趋势,监管当局在货币市场监管理念上从侧重金融安全到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兼顾的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11.
李江鸿 《海南金融》2011,(12):55-58
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国既有消费者金融保护制度的不足,加深了各界对金融领域的公平、安全和效率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彰显出保护消费者对金融安全的重大意义.在此背景下,《2010年消费者金融保护法》应运而出,由此形成了美国保护消费者金融立法与监管权力配置的新格局.该法规定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权力包括一般权力、特定权力和执行权,主要变...  相似文献   

12.
胡冰  王冠 《青海金融》2004,(10):11-1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稳定与否,不仅涉及到金融业自身的生死存亡,而且还关系到一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安全?从近几年国内外爆发的一系列金融危机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构建金融安全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构建金融安全区,各界人士都在思考、探索。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3.
在国有银行转型、财政资金有限的背景下,落实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离不开政策性银行的支持,政策性金融业务大量存在,也为政策性银行扩张信贷提供了空间。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经济萧条时期促进经济复苏、保障金融安全的职能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在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信贷职能、弥补商业金融供给不足功能的同时,要防范因政策性金融资金财政化而带来的风险,要注重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弥补市场缺损、建设市场方面的功能,提高政策性银行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同时,要将政策性银行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在服务政策性目标的同时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市场转型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是当今网络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顺应各方需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但是,互联网金融也存在金融风险,如果缺乏有效监管,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成金融危机。因此,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安全的辩证关系,把握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规避其对金融安全的冲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密切相关,但又不等同。本文结合当代国内外的实际,从理论上深刻辨析了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认为应切实关注新形势下的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从而影响金融安全的首要因素是经济周期、当代金融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的切入因素是金融创新,文章最后探讨了防范金融风险为了谁的利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信用衍生产品与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衍生产品是重要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本文通过分析信用衍生产品对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的影响,研究信用衍生产品发展规律,认为信用衍生产品转移的信用风险在市场容纳能力限度内,市场能够分散吸收,提高金融效率;反之,超出市场限度,就会放大风险,引发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7.
肖翰 《中国外资》2014,(6):24-24
我国对金融安全的研究,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之息息相关,文章主要从理论上对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进而探讨了中国金融企业提高金融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一些金融上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信用衍生产品是重要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本文通过分析信用衍生产品对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的影响,研究信用衍生产品发展规律,认为信用衍生产品转移的信用风险在市场容纳能力限度内,市场能够分散吸收,提高金融效率;反之,超出市场限度,就会放大风险,引发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东南亚金融制度的严重缺陷,也给我国金融业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即在金融对外进一步开放的同时,要有效地加强金融监管。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建立中国人民银行与三家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系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金融监管,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融制度非均衡与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金融一体化的加快,金融危机着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制度供给不足或需求不足产生的金融制度非均衡是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针对我国的金融现状,应从国家和金融微观主体两方面推动金融制度创新,加大金融制度供给,增加金融制度的有效需求,维持金融制度均衡,以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