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先进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是生态理念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是当前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宝贵资源和无价财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创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机制,向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新的元素,增强其生命力、感召力和吸引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的关键是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化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变玲 《时代经贸》2008,6(10):190-191
透过传统文化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下而不断的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因此,要使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象征符号在包装设计当中得以延伸发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象征符号进行再创造。这种在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象征符号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把其精神元素融入包装设计之中,更具文化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4.
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由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为根本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我国历代哲先贤们所追求的理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民营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要身体力行,贯切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文化研究、特别是世界跨文化比较思潮中,儒家管理文化锋芒渐露、迅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表明,新儒学文化的发展对于东方管理文化价值观的崛起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必然内在要求与主要组成部分。以儒家管理文化的国际性历史比较为研究视域,本文尝试分析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杜维明对于管理文化理论的历史传统与现代继承、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等重要关系问题的有关思想.以揭示管理文化中的“东方改制”及其作为核心论旨的“儒家命题”之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要充分认识企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第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道德传统的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道德始终是调整人们关系的主要行为规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地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徐刚 《江南论坛》2008,(3):27-29
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的繁荣对助推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嘉善县陶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建设农村和谐文化,注重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巩固全镇人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依托陶庄民间文艺这一特有的资源,积极引导、探索挖掘、发展创新。如今,以文艺表演为特色的陶庄民间文艺之花越开越绚丽,传统的民间文艺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自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发展海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自力 《江南论坛》2006,(11):15-15,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强调全社会的公平、公正,强调和谐创业、兴国、安邦,通过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舟山海洋文化如何在这一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一次新的“革命”.如何通过发展了的海洋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和精神支撑.科学地发展海洋文化显得十分关键。当前,加快发展舟山海洋文化,使海洋文化真正承担起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责任.必须注重以下四个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22,(1)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基于总体布局转化的动因,重新梳理总体布局转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意蕴,自觉地汲取中华民族自身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思辨传统。在把握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同时,将其作为促进人本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求总体布局转变的价值诉求更为清晰。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推动建构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透过传统文化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下而不断的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因此,要使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象征符号在包装设计当中得以延伸发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时传统文化象征符号进行再创造.这种在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象征符号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把其精神元素融入包装设计之中,更具文化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13.
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由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为根本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过去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也存在以生态生产力、人的生产力、精神生产力的巨大牺牲为代价换取物质生产力高速增长的事实。这一教训要求我们更加努力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发展道路。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双重统一,人与人的发展和自然与生态的发展都是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具有八大基本特征:和谐发展、文明发展、绿色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低成本低代价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科学发展是理想与现实高度统一的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以实现人的持久福利和幸福度提高的绿色经济学为人类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一条新的路径选择,它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与人的和谐平等,保证社会各要素内在价值的充分实现。城镇化是一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相比传统经济学思维下关注“经济利益、速度规模、工商发展”以实现人自身发展的城镇化路径,绿色经济学视角下的城镇化路径更注重社会各要素的协调,强调各部分价值的充分发挥,打造“绿色社区”,构建生态社会,最终实现人与生态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自身和谐、社会组织间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为必要条件的社会形态。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一定的产业支持。森林旅游业的崛起和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够以其特有的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多重功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产业支持,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时代和历史背景、科学内涵、现实价值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等问题。本文指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审视我国道德建设的现状所得出的重要结论,它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概括、新阐发,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进一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走过了清晰的历史轨迹,实现了由理论自觉到行动一致的完美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理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  相似文献   

19.
"包容性增长"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它要求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包容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面对严重的生态问题,要在"包容性增长"新理念指导下,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注重建设生态政治、努力提升生态文化以及积极构建生态社会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党对文化强国建设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支持,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