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监事会制度运行的失效,我国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形成了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并存的格局,本文从职能分工角度.分析了二者虽相互独立但在监督上存在协同性和互补性,得出独立董事制度是监事会制度的有益补充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独立董事作用有效发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监事会与独立董事两种制度间关系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洪吉  金鑫  吴晓静 《中国市场》2013,(5):27-28,41
关于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应如何兼容的问题,至今仍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本文说明了两者虽然在职能上存在交叉,但在当前对董事会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独立董事与监事会正是构成了对董事会的双重监督与制约。在现实情况下,二者并存是必要的,需要加强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制度间的协调配合,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制度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宇  曹阳 《商业研究》2002,(24):24-26
主要阐释独立董事的内涵及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作用有限的原因。笔者认为在我国不宜强制性推行独立董事制度 ,应强化董事民事责任并建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限制董事会中由其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担任独立董事的人数 ,建立规范的独立董事提名和选举程序 ,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同时 ,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4.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对管理层的受托经营管理及公司战略发展负有监督责任,其治理监督职能主要通过董事会会议来实现。而独立董事制度是董事会制度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公司规范化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信托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率,年度董事会监事会会议次数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充分发挥董事会的职能,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司伟 《财贸研究》2002,13(4):49-53
公司治理模式有着英美法国家的单层制结构和大陆法国家的双层制结构之分。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职能严重弱化、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严重缺失的现象,为了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公司内部监督的制衡,我国决定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由此带来了公司监督机制的制度冲突问题。实现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的制度契合,进一步完善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是实现上市公司良好的治理机制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关于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经理阶层监督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普遍争论,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纺织服装行业国有上市公司资料的统计分析,对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监督有效性进行比较,认为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的监督,较监事会更为有效并在调整二者监督结构,提高监管效力方面,提出了有益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如何理清的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的热点,不少人认为在已有监事会发挥监督作用的环境下不需再引进独立董事制度。而笔者认为监事会不能代替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理由在于:1.按照《公司法》规定,监事会成员虽有权列席董事会会议但无投票权、表决权,这使得监事会对董事会决策过程的监督缺乏有效的手段,即使有异议也只能通过事后的审核、调查,在经营成果中剔除损害公司、职工、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这种事后监督并不能对董事会及董事们形成真正的压力;而独立董事拥有对董事会决议的表决权,在董事会决…  相似文献   

8.
吴琳琳 《市场论坛》2003,(12):48-50
本文试图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和监事会功能弱化的现状出发,强调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针对目前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事权和职责重叠和冲突的情况,明确独立董事和监事的各自的功能,并提出从制度上保证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独立性是确保二者有效行使职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试图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和监事会功能弱化的现状出发,强调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针对目前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事权和职责重叠和冲突的情况,明确独立董事和监事的各自的功能,并提出从制度上保证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独立性是确保二有效行使职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是基于我国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对我国现有公司监督机制的一种发展创新,是对现有监事会制度缺陷的弥补。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具有监事会不具有的独特功效,监事会制度缺位与虚置,这使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最终形成两种监督机构并存的局面。独立董事制度的本土化进程应明确划分监督职权、明确相互关系,协调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以达到二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存广  霍佳震 《商业研究》2006,(18):101-104
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颁布《指导意见》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全面推行。刚刚修订的《公司法》明确规定上市设立独立董事。但四年多的实践表明,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并不成功。“花瓶董事”甚至“饿狼董事”的斥责以及对独立董事制度的争论从未停止过。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自身的结构性问题,来自异域的独立董事制度扎根我国存在着适应性问题。只有在完善公司治理的前提下,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完善资本市场,健全法律体系,才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使有效的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协调一致,成为互为补充的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12.
李裕琢 《商业研究》2005,(11):85-87
在我国二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下,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有利于解决我国上市公司长期以来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更有效地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独立董事制度,须在具体引进过程中明晰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权利与义务、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与监事会职能的协调等问题。因此,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的构建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3.
谢永珍 《商业研究》2003,(19):63-66
完善的董事会约束机制是确保上市公司董事会有效参与公司决策与监督的关键。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处于由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转化的过程中,公司治理的各项外部监督机制如公司控制权市场、产品市场、专业董事市场等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约束力较弱。掌握董事会治理的状况,强化对董事会的约束,对提高董事会治理的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上市公司高管失职和监事会监管的分析,引入有限理性的博弈概念,构建两者之间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上市公司高管行为监管的最优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高管和监事会之间不存在博弈的长期演化稳定策略,监事会对高管行为的监管存在"激励的悖论"。必须通过调整高管失职罚金及监事会监管成本、加强信息公开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手段,解决高管失职行为的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机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两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公司治理机制能否有效运行取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保证了公司治理机构的有效运行。会计信息质量被许多因素所牵制,但其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上市公司应对股权结构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各层股东对公司经营层的监督作用;加强董事会功能,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增加独立董事在公司的比重,加强董事会的战略管理能力和责任范围;改进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制度,促进股权改革的多元化,避免大股东全权控制的现象,扩大被选举对象范围,完善实施细则,保障累积投票制度的能够贯彻落实;加强监事会建设,明确监事会的权利义务,将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权利范围合理划分。  相似文献   

16.
陈亮 《商业研究》2011,(11):64-68
作为我国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对制约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至关重要,如果独立董事是自愿性选用的,董事会的独立性就会降低盈余管理;如果独立董事是强制性选用的,董事会的独立性程度较高与较低的盈余管理是不相关的。因此,董事会的独立性可以有效地监控盈余管理,但监控扭曲了独立董事的市场环境,这会导致治理机制失效。所以,我国监管机构通过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以应对国际金融市场不断反复的波动和冲击。  相似文献   

17.
除职能外,态度、协同范围、激励和协同效应四个因素对技术董事协同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在技术主导型产业链治理过程中,首先,应建立良好的董事会专家效应机制特别是对技术董事的授权机制;其次,应着眼于产业链董事会架构,以核心企业为主,节点企业为辅,形成以技术董事为核心、次技术董事为群体的技术专家团队;再次,应建立技术董事选拔、培养机制,采用“技术专家+董事+授权”的方式,营造技术董事发挥协同效应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董事在产业链技术研发和技术战略布局中的协同能力,产生正向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对监事会的管理存在不少漏洞,大部分公司的监事会成为一种摆设,监事会的有效监督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我国监事会监督能力弱化的原因是现行监事会缺乏独立性,监事的专业性普遍不足,对监事缺乏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应改善监事会成员结构,提高监事会成员的素质,加大监事会的权力,确保监事的知情权,建立适当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以其提升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比较了德国、日本和中国的公司监事会监督功能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了三种监事会模式在公司监督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监督功能,应加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强化监事任职的积极资格;完善职工监事行权的保障机制;强化监事会的职权;赋予监事个人财务监督的权力;完善监事的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20.
董事会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独立董事制度为公司的权益资本和管理雇佣契约提供了更为安全的治理措施。但分析表明,那种认为董事会独立性越强,公司治理效率越好的想法是不恰当的。信息获取能力的约束以及非执行董事和执行董事之间的博弈水平使得董事会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