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旗银行在我国申请19项金融产品专利引起了人们对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探讨.本文试从我国银行产业专利保护的现状分析出发,阐述了商业方法专利的基本概念和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法理基础,并对商业方法专利的创造性标准及标准化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我国金融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论金融创新的专利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业方法专利是一种产生于金融创新的新兴专利,它对金融创新具有重大影响.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接受商业方法专利是中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与合作的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我们应当采取措施,提高我国金融业专利权取得和保护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务融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成果如果符合专利授权的条件,大多会成为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保护对象,利用专利保护金融商业方法的创新成果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掌握的竞争法宝。  相似文献   

4.
花旗银行在我国申请19项金融产品专利引起了人们对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探讨。本文试从我国银行产业专利保护的现状分析出发,阐述了商业方法专利的基本概念和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法理基础,并对商业方法专利的创造性标准及标准化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我国金融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美国金融业专利战略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1998年State Street Bank案的判决对商业方法软件专利保护态度的转变,使得商业方法软件专利成为金融业参与市场竞争和促进金融创新的重要武器。本文在分析了美国金融专利背景及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剖析了一些与金融商业方法软件专利密切相关的专利战略模式,以期为我国金融企业运用专利战略增强竞争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商业方法是商业思想、商业运行模式、计算机软硬件的集合体,文章探讨了金融创新环境下商业方法专利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翔实的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保护工作的整体形势与主要问题,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应从战略上加强商业方法专利乃至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战略制定、战略实施以及战略评估,并通过构建制度和加大技术创新扶持来改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加强我国银行业务创新中商业方法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商业方法作为商业活动中的一般经营、管理规则,在与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相结合的过程中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对象。以花旗银行为代表,多家外资银行也正向我国知识产权局提出"商业方法类"专利申请。一旦申请成功,将会威胁中国银行业务和管理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外资银行咄咄逼人的挑战,我们的银行到了必须把金融商业方法问题放到重要位置上来考虑的时候了。为此,笔者拟从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化的起因着手,探究我国银行业务创新中商业方法专利法律之保护,以图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银行商业方法是银行经营管理方法与计算机软硬件、信息网络技术的结合,对其专利保护是促进、保障金融创新的基本手段,完善相关立法是我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专利法应当明确审查银行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三要素判断法的具体内容,将银行纳入实用性审查的产业范围,加强对专利新颖性、创造性审查的现有技术掌握,创造性审查转向对商业方法的整体性判断,改进对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美国商业银行专利战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曝光的花旗银行在华申请商业方法专利事件,敲响了国内银行对金融产品专利申请的警钟。面对外资银行进驻国内金融市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实施适宜的专利战略,加强对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对美国及国内商业银行专利申请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专利的保护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针对有关情况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商业方法专利及其在网络金融中的战略作用 商业方法,是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并为社会所普遍接受和使用的商业活动基本规则和实现方式,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成果。商业方法专利是以商业方法为客体所形成的专利权.传统的商业方法一般是与具体实物相分离的,被认为属于“智力活动规则”的范畴,从而被排除出专利保护的范围。随着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企业在商业方法的创新上投人大量资金和人力,从而就产生了对商业方法施行专利保护的呼声。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我国金融机构自主创新中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各国金融机构大力推广以信息和数据为内容的电子化工程,产生了一系列关系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软件。这些产品和软件,与金融企业的业务和管理系统密切相关。根据金融机构的申请,已有不少国家对这些业务和管理系统采取了专利法律保护。而以花旗银行为代表,至少8家以上外资银行向我国知识产权局提出“商业方法类”专利申请。面对外资银行咄咄逼人的挑战,我们的银行到了必须把金融商业方法问题放到重要位置上来考虑的时候了。为此,笔者拟从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化的起因着手,探究我国金融商业方法专利法律之保护。  相似文献   

12.
马三喜 《甘肃金融》2006,(10):47-49
商业方法的界定 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了商业方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产生了一些综合性的系统主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于电子商务环境下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问题.美国在判例中开创了对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先河,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对商业方法进行了专利保护.我国虽然没有对商业方法进行专利保护,但有关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问题也已进入实践领域,"花旗银行的抢注专利事件"就是对我国专利制度和银行及IT业界的一个直接挑战,因此研究和探讨新形势下我国专利保护的战略特别是电子商务环境下商业方法的保护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余翔  邱洪华 《金融论坛》2007,12(12):10-15
从商业方法创新相关概念的辨析和商业方法专利在银行业中的发展出发,本文详尽检索了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并在检索的专利数据基础上,深入研究和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的态势.同时,入世之后,商业方法专利已经成为外资银行涌进并占有中国金融市场的利器之一,因此,研究结论认为,中国内资银行的专利保护意识有所提高,专利管理工作有所改善,但专利领域的竞争优势尚未建立,专利战略的实施还需时日.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商业方法专利的技术含量,加强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研发,加紧对发达国家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技术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从1996年起至今,花旗银行不动声色地在中国申请了19项金融产品的"商业方法类"发明专利.这19项"商业方法类"发明专利,一是可以强化自身服务能力,二是可以通过转让授权获利,三是形成同类产品的垄断性优势--竞争者一旦进入,有可能面临巨额罚款,最终被迫退出市场.尽管花旗银行的这些专利因为我国暂时还没有对商业方法进行专利保护而未通过我国国家专利局的最终审定,但其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由于我国专利法实行的是先申请制,一旦国家专利局开始就商业方法类发明专利授权,花旗银行的这些发明专利就可以理所当然地率先卡位.  相似文献   

15.
中外银行专利及其战略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旗银行、大通银行等外资银行专利"抢注"事件在中国银行界引起轩然大波,表明中外知识产权争夺已经蔓延到金融领域.外资银行以"商业方法专利"为代表的专利申请来势汹汹,并向证券、保险、信托等其他行业渗透,意在实现专利"卡位",获取专利授权收益及产品垄断优势,打造电子商务战略,对中资银行造成强大压力.本文梳理总结了中外银行专利申请的现状,剖析了中资银行在专利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提出了国内银行业专利保护的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存在着专利保护意识淡薄、自主研发能力薄弱、人才匮乏、现有专利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等问题.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制定专利保护策略,要从提高商业银行专利保护意识,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加强商业方法专利的保护等方面入手,逐步完善专利保护机制,以期在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7.
继美国State street v.Signature案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相继将电子商务商业方法纳入专利保护范围.Bilskj案表明美、日、欧在商业方法专利审查方面逐渐趋向一致,强调商业方法专利的技术贡献.为顺应商业方法专利的国际发展趋势及满足我国实践发展需要,有必要从立法上明确将商业方法纳入专利保护领域,为电子商务商业方法提供更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知识产权专利与创新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保军 《金融论坛》2006,11(6):34-40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成为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力,提高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并把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保护,是金融企业真正的不断增长的利润。针对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创新和知识产权专利保护方面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专利保护体系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信息反馈渠道不畅,专利保护意识薄弱以及投入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专利组织、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创新体系,实行全面创新管理;做好培训宣传,提高员工创新能力和专利知识水平;建立专用基金,对创新和专利者实施激励;重视创新及专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武磊 《金卡工程》2010,14(10):153-154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达国家基于其在商业领域不断创新所取得的成果,将商业方法纳入专利保护范围,从而维护自身利益。本文对主要发达国家在有关专利商业方法是否给予专利保护,以及对于商业方法专利申请的审查或处理方式作了简要的介绍,从中希望能对有关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成为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力,提高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并把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保护,是金融企业真正的不断增长的利润。针对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创新和知识产权专利保护方面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专利保护体系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信息反馈渠道不畅,专利保护意识薄弱以及投入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专利组织、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创新体系,实行全面创新管理;做好培训宣传,提高员工创新能力和专利知识水平;建立专用基金,对创新和专利者实施激励;重视创新及专利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