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孟雅丽 《中国纺织》2007,(11):92-93
任何一个孩子的父母都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这是童装市场巨大市场潜力的源泉。尽管这些服装穿在孩子身上长不过一年,有的甚至只能穿几个月,但是父母们似乎总能永不疲倦的为孩子们选择最漂亮的衣服,这也让童装品牌大有发展空间,却也要应对无时不在变化之中的消费趋势。  相似文献   

2.
《玩具世界》2013,(11):64-64
继去年正式推出“迪士尼宝宝”品牌后,迪士尼今天宣布迪士尼宝宝官方网站(www.Disney Baby.cn)正式上线,为中国的准妈妈和新妈妈们提供丰富实用的育儿知识、试用体验、以及来自育儿达人的经验分享。针对中国新妈妈和新爸爸们“迪士尼明星宝贝秀”活动也在火热进行中,父母可上传宝宝照片进行评选,参与迪士尼宝宝形象大使的选拔。  相似文献   

3.
孩子长大后,用过的婴儿床、小学步车、小衣服、玩具等乙积攒了许多,扔掉可惜,留在家里又占地方。于是,网上应运而生的一种二手儿童用品交易,受到了众多年轻妈妈的青睐。日前,在对“易趣网”、“淘宝网”等网站浏览时发现,目前,网上这种二手儿童用品的交易十分火爆。这些用品大到儿童床、学步车,小到玩具、衣服,甚至还有孩子使用过的奶瓶、蚊帐等锋。进行交易的双方也大多是一些年轻的父母,他们可  相似文献   

4.
沈女士的朋友从美国回来,没有给她带化妆品或是皮包,而是应她要求买了几套GAP婴幼儿睡衣,“因为在国内买不到这样特别合适的,可以晚上睡觉穿,白天出门穿在毛衣或外套里面也很舒适,每年我都会让朋友带几套,如今我女儿5岁了,也穿了5年了。”如今家长都愿意和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可有时有钱却买不到合适的也令人烦恼,比如能让孩子在家轻松自在又能方便活动的睡衣。沈女士朋友圈里的孩子妈妈们也有同感,对于1~5岁的孩子很难买到适合他们的睡衣,只能从网上或是外贸小店购买。  相似文献   

5.
《华北电业》2022,(4):79-80
春季到来,天气、物候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所以,本刊提醒大家,为了大家的健康,一定要重视以下几点: 衣物增减有度,切勿爱美穿的太少 春季时节,天气渐暖,尤其是白天的温度上升很快.北方的街头也常见中午时人们只穿一件衣服,爱美的姑娘们更是不愿意穿得臃肿,有的甚至以及穿上了初夏的服装.  相似文献   

6.
在很多服装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里,设计总监的角色大多是老板自己担任.虽然他们不是设计出身,但他们对潮流的敏锐嗅觉有时都会让设计师佩服.今天某明星走红毯时穿的漂亮衣服,明天就可能出现在专业市场里,而这些衣服经常是大受欢迎.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穿着也投入了更多的关心,穿出品味,穿出个性,已经成为青年男女们所追求的目标。然而,细加观察,从中却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内的消费者追求“洋名牌”,国外的“老外”们追求中国的“土服装”;国内的青年男士追求名牌趋之若鹜,国内的女士们却只看款式,对名牌若即若离。 无庸违言,国内不少的青年男士穿着讲究,有胜过女性之虞。他们认为,穿上“洋名牌”的男装,心理感觉就是不一样。尽管“洋名牌”的  相似文献   

8.
这两年,屡屡听到人们关于女人与服装的话题,笔者亦为此写过一些文章聊发陋见。然而当我最近在作一次专题性采访时偶尔听到一种说法:如今都市里众多人到中年的女士,在穿着上比那些爱时髦爱打扮的年轻小姐更讲究个性化。果真是这样吗?当我在一家大型时装商厦与一位女士谈及穿着个性化这一话题时,仿佛的确让我进入了一个比以往更为广阔的视野。年近40岁,在一家健身美容中心担任常务副经理之职的沈女士告诉我说,这几年,她在穿着方面特别注意体现“自我”,毕竟是“树要皮,人靠衣”么!例如早春和深秋时节天气比较凉快的时候她爱穿牛…  相似文献   

9.
《玩具世界》2006,(3):42-42
婴儿似乎总是喜欢看别人眼睛,他们还特别喜欢有眼睛的玩具。有关专家表示:宝宝往往比较容易随着成人眼睛的移动, 注视成人注视的东西。美国西雅图市华盛顿大学布鲁克斯及其同事安德鲁·N·米尔左夫博士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当宝宝和成人在一起的时候, 如果成人睁着眼睛看某样东两,那么12个月大的宝宝看这件东西的可能性就很大;而如果成人们闭起眼头部分转向某件东西, 宝宝们几乎就不会去看这件东西。对14个月大的宝宝的测试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这表明,婴儿注意力的移动依靠的是成人们眼神的移动而不是他们头部的转动。  相似文献   

10.
时尚     
美国青少年服装:漂亮个性至上据营销及市场推广机构NPDGroup发表的《青少年购物习惯报告》显示,美国少女每周花费约50美元,首选购物项目是服装。NPD指出,青少年非常注重物有所值,会把从专卖店和百货公司买来的高档服饰和小店的平价衣服配搭混穿。据CottonInc潮流分析员JessicaParuch说,青少年不介意用150美元买一条牛仔裤,他们会经常穿着,令它物有所值。现今孩子们有更多零钱,时装上的花费也较大。据了解,今明两年青少年服装潮流,除平贵衣服混穿外,少女服饰也趋向女性化。JessicaParuch表示,以往流行的都市摇滚服饰,渐被柔美之风取代,…  相似文献   

11.
《玩具世界》2014,(11):53-54
调查显示,母婴店依然是大多数妈妈购买母婴用品的主要渠道,尤其是0—1岁孩子妈妈必不可少的选择。母婴店优势明显:直观、及时、质量有保证、有导购方便咨询、退换货方便。也有不少妈妈表示,生完宝宝后没有时间去逛母婴实体店,方便快捷的母婴电商也已经成为妈妈购物选择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安全、信任问题仍需解决。  相似文献   

12.
黑衣袭城     
彭涛 《董事会》2005,(7):108-108
张爱玲为自己的老照片评注:“这张照片里的上衣是我在战后香港买的广东土布,最刺目的玫瑰红上印着粉红花朵和嫩黄绿的叶子。同色花样印在深紫或碧绿的底上。乡下也只有婴儿穿的,我带回上海做衣服,自以为保存劫后的民间艺术,仿佛穿着博物院的名画到处走,遍体森森然飘飘欲仙,完全不管别人的观感。”  相似文献   

13.
全心投入,却带来相反结果一个孩子如果享受过于"职业化"的待遇,由全职妈妈(爸爸)照顾,甚至仅仅因为父母过于重视孩子,把孩子的前途未来看得比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重要,其结果往往更容易导致教育失败。这个结论,是我们大众认为不应该出现的事情:专门让一个人来全面负责孩子的生活和教育,这种慷慨投资理应带来丰厚回报,孩子应该更加优秀才对。这也是全职妈妈们的初衷和愿望,怎么可能还相  相似文献   

14.
1.他穿着违反社会规范和观念的衣服——他最近有着强烈的优越感。2.他喜欢穿着比平常的尺寸还大的衣服者——其自我显示欲较强。3.喜欢穿深色直条西装的男人——他对自己的地位有着不安感,同时个性也比较懦弱。  相似文献   

15.
冯勇 《华北电业》2006,(5):50-53
枣庄供电公司这群可亲可爱的“电力妈妈”们,为她们所代理、所救助的贫困孤儿、失学儿童,架起了一道通往母爱、亲情、幸福和美好明天的桥梁,还原了孩子们五彩斑斓的快乐童年,使他们健康成长。“代理妈妈”的爱为他们所代理的孩子种下了美好的未来和幸福的明天。  相似文献   

16.
奶粉里的三聚氰胺"雷"倒了天下父母,家长们对孩子的饮食开始格外小心。衣食住行,跟孩子的生活相关度最高的除了食物还有衣装。童装安全问题,都有谁在关注?安全的宝贝衣裳,在妈妈眼中该是什么样?纯棉,浅色,跟着感觉走价格、款式、质地,给宝宝买衣服,家长们先考虑什么?不一样的家长,选择的角度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黑色是稳重的,黑色是神奇的。黑色使你250磅的身躯,看起来只有120磅。黑色也是…..等等,我们都听说过这样对色彩的评价。请问你有没有某种色彩的衣服,当你穿上时,自己会觉得好笑?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说明你更需要亮丽的衣服。即使在穿着比较开放的大城市,你也可以找出许多穿着色彩搭配很素淡的的女性,他们穿着同样的兰色雨衣和绿色的裤子。难怪设计师们要花费精力向我们讲述季节性色彩的搭配。我们渴望绚丽多彩。你也可以变的绚丽多彩,一定能。色彩能使你引人注目,想想看那些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大出风头的影星们:格温妮丝·帕特洛(Gwynet…  相似文献   

18.
孟雅丽 《中国纺织》2006,(7):118-120
重金广告因何失手 什么叫做“入选卢浮宫的男装品牌”?以这句广告词在2006德国世界杯期间央视热播的服装广告令许多人莫名其妙。看得出来,他们意在用“入选卢浮宫”引人注意,可知道的人纳闷了,这法国的博物馆和服装有什么联系?不知道的人更摸不着头脑,这个宫到底是个啥,这个广告片想告诉我们什么?穿上它能体现什么?这个品牌的具体意义是什么,设计思想是什么?去买的究竟是什么难道仅仅是衣服吗?有人是后来问了那卖衣服的才知道,原来在中法年期间,中国在法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卢浮宫举办了民族文化展览,该品牌服装有幸入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纺织》2004,(12):47-47
消防员穿着特制的衣服冲入火海,火扑灭了,可消防员却安然无恙;宇航员在外太空遨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温差,可宇航员工作生活却丝毫未受影响.其实,这奥妙就来源于消防员和宇航员身上所穿的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衣服.  相似文献   

20.
时尚快车     
随着服装舞台上简约、解构风格的不断涌现,于是有入认为“如今的服装越来越中性化”,并有文章大胆预测:“未来的服装性别趋于模糊”,并以现代社会逐渐消除性别歧视,体现人格对等作为理论支撑。这种试图以服装中性化消除性别差异体现性别人格的观点,反映了认识上的一种混淆。它混同了性别差异与人格差异这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企图以人的社会性质替代人的生物性质和心理性质,以主观意志否定客观存在。服装心理学家弗留葛尔曾指出:“不守习俗、穿着类似异性的衣服,在常态的男人或女人中都会引起一种厌憎。”服装上的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