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8月5日,江泽民同志在《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作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1999年。国家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政策措施。之后,一个治理水土流失、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工程便在三秦大地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2.
1997年8月,江泽民总书记作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更激发了榆林人民治理荒沙、加速建设生态环境的热情。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放开机制,放活政策”的双放方针,进一步调动了各方治沙的积极性。全社会大规模治沙,进入一个如火如荼的新高潮。目前,仅非公有制企业和个户、联户参与治沙和生态建设的就有2400多个,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表示,西部大开发10年来最大的亮点应该说主要有三个:第一个亮点就是西部的生态建设,这个效果非常明显,这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实施的山川秀美工程,经过10多年来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具体措施,西部的生态建设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陕北地区的变化就太大了,到处是绿色,简直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表示,西部大开发10年来最大的亮点应该说主要有三个:第一个亮点就是西部的生态建设,这个效果非常明显,这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实施的山川秀美工程,经过10多年来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具体措施,西部的生态建设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陕北地区的变化就太大了,到处是绿色,简直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相似文献   

5.
位志荣 《发展》2002,(10):16-16
庄浪县曾经是“苦瘠甲天下”的甘肃中部18个干旱贫困县之一。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和严酷的生存条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全县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改土造田、植树造林为主的大规模的梯田建设和生态建设,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秀美山川的旱作生态农业路子,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了全县人民的温饱,创造出了辉煌成绩,1998年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全国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今年8月,在纪念江总书记“再造秀美山川”伟大号召发表5周年之际,中宣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在…  相似文献   

6.
张霖 《发展》2000,(12):40-41
“再造张掖”是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再造河西”的重要内容,抓住当前三个“再造”的有利时机,加快道路货运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对促进地方经济,实现“再造”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7年 6月,姜春云副总理提交的《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引起了江泽民总书记的关注。同年8月5日,江总书记在此“调查报告”上做了重要指示,提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和朱镕基总理先后抵达陕西等地实地考察和调研。随后,党中央、国务院于去年年底出台了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并于今年年初布署了百部大开发战略决策要抓好的五项重点工作。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中,陕西被誉为十个西部省(市、区)中的“桥头堡”。近日,记者就如何抓住西部开发的大好…  相似文献   

8.
今年8月5日,是江总书记关于“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重要批示发表五周年。本刊特别编辑了这期视点,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9.
为了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陕西省从1999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以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草)为主要内容的山川秀美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面对严峻的生态形势、紧迫的治理任务和人民群众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积极探寻一条符合实际、费省效宏的治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2003,(12):28-30
时代造就,英雄辈出。在群众性的淤地坝建设中,陕北地区涌现出无以数计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奋进精神,对今日陕北的山川秀美建设起着巨大的典型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金张掖”●1一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是丝绸古道之生镇,西北交通之咽喉,是全国商品粮、瓜果、蔬菜基地,历史上素有“金张掖”和“塞上江南”之称。1992年8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张掖时挥毫题写了“金张掖”三个大字,为这古老而神奇的...  相似文献   

12.
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视察陕北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两年后,朱钅容基总理又亲临延安视察,就黄河中上游的治理水土流失问题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退耕还林 (草 )、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重点战略措施。三年来,全区上下统一认识,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规模空前的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活动,使我区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一个讲科学、重实效、大规模开发的新阶段。   一、调整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按照朱总理的讲话精神,我们及时调整了流域治理的重点和目标任务,总体思路是:以根治水土流失,建设秀美山川为目标,以种草种树为重点,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沟坡梁峁洼综合治理,点片带网体配套组合,林草果粮菜全面开发,工程、生物和农艺措施一齐上,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一齐抓,把我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山川秀美的生态农业区。按照上述总体思路,我们经过认真外业调绘,综合分析论证,对全区水土流失治理和退耕还林还草的具体任务作了安排部署,制定了《宝塔区山川秀美工程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了用 3- 5年时间开展“ 5552“工程建...  相似文献   

13.
《西部论丛》2002,(1):39-41
这条线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线,是确保首都北京和“三北”地区免受风沙侵袭的安全线。是根治黄河断流和松辽流域洪涝灾害的生命线,没有内蒙古的山川秀美,就没有北疆人民的安居乐业,因此,生态建设是内蒙古最大的基础建设,也是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空间发展的协调化乃至中国经济整体发展战略的难点是西部开发问题 ,但更难的是 ,在当前中央政府作出发展战略重点向西部转移的崭新态势下 ,面对西部区情如何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 ,审慎地选择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再造一个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本文以绿色财政为主题 ,通过分析建设西部秀美山川的制约因素和实施绿色财政的理论依据 ,展示绿色财政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寻求建设西部秀美山川的绿色财政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5.
山川秀美看志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志丹县共有6镇5乡,192村,11.97万人,土地总面积3781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73%,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重点县。 1999年秋冬以来,该县以江总书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为指针,贯彻落实朱总理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早在 1 997年 ,江泽民主席就提出要“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 1 999年 6月 ,他在陕西考察时又进一步提出 :“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大开发。”这是中国最高层领导第一次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概念。 9月 2 2日 ,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9月 2 9日 ,江泽民主席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强调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条件已基本具备。实施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清水河县将从今年5月1日起逐步在全县范围内实施禁止放牧,以恢复生态植被,再造秀美山川,造福子孙后代。届时,清水河县将有2000多名“羊馆”改行。清水河县是个山多。沟多、生态环境恶劣的贫困县。在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清水河县积极响应国务院提出的“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生态建设方针,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禁止放牧舍饲养畜结合,及时制定出全县15度以上(其中生态项目区内10度以上)的坡耕地必须全部退下来还林还草的计划。为确保生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这个县规定从5月1日起实…  相似文献   

18.
东北人热爱自己的家园,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近些年来,为植树造林,养护森林,保护家园,再造秀美的山川,东北人做了许多工作。辽宁镜头早春辽宁省东部山区的一个山沟里,一个年迈的农妇牵着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 ,定西县自然条件酷劣 ,因此 ,必须选择水保立县的战略 ,再造定西秀美山川。  相似文献   

20.
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实质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重点工程建设为主要途径,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速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缩小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使我国林业早日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林业跨越式发展是加速生态建设、再造秀美山川的重大举措;是增加资源供给、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出路;是根本改变林业自身落后面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