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匮乏。近年来,随着农业银行退出农村市场,乡村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农村信贷资金总量严重不足,支持贫困地区“三农”发展乏力。从郭勒布依乡农信社近几年发放的农村贷款来看,80%需要依靠人民银行再贷款支持。信贷资金短缺导致农民贷款难,信贷资金不能有效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网络建设滞后。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农村机构网点,上收贷款权限后,只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三家金融机构,真正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由于存在对农村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银行信贷业务逐步由农村向城市收缩,在许多地方,农村信用社实际上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体,在支持“三农“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在一些地方的农村信用社,职务犯罪问题时有发生,导致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大量损失,进而使一些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4.
一是解决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资金来源组织难。要改革现行邮政储蓄存款管理办法,撤销乡镇邮政储蓄机构,使农村乡镇有限闲置资金尽量流入农村信用社,以壮大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从而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缓解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村仍然面临着信贷资金供求不足的问题。与此相对应的是,农发行信贷品种单一,农业银行支农乏力,农村信用负重经营,农民贷款难。启动农村信贷资金的策略:一是尽快确立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解决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减轻其历史包袱;三是适当扩大农发行业务范围,增加国家基础货币对农业的投放;四是强化服务功能,简化贷款手续,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严格执行优惠利率,真正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江传宝 《武汉金融》2003,(11):49-50
农村信用社作为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输血者,由于对农业信贷投入的加大,农业信贷的风险也逐步显现,这对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确保信贷资金安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银行以“整体改制、择机上市、服务三农、业务下乡”的口号回归农村,农业银行开始抢占农村金融市场。而作为“服务三农”定位的农村信用社,大力投放农户贷款,力保市场不丢。目前,由于农村信用社没有将农户贷款信息并人个人征信系统数据库,造成农行在发放农户贷款时不能有效掌握农户前期的贷款情况,有可能造成与农信社交叉放款,贷款回收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竞争格局已经逐步形成,农业银行已经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进入农村金融阵地。特别是2008年末以来,农业银行以“整体改制、择机上市、服务三农、业务下乡”的口号回归农村,抢占农村金融市场。作为“服务三农”定位的农村信用社,积极面对,力保市场不丢。  相似文献   

9.
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增加信贷资金投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但是,由于受“三农”资金投入渠道不畅、金融体制不健全、机制不灵活、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等因素制约,金融支持“三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还有较大欠缺,与中央近年来一系列惠农政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其中,紧紧围绕切实提高农村地区资金社会平均利润率,有效调动金融部门加大“三农”信贷资金投入积极性,从而实现把农村的资金留在农村、用在农村,是诸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农业总量投入不足、农业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央行支农再贷款政策的出台,改善了资金供求状况,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农村资金需求大,支农再贷款和农村信用社自有资金仍相对偏少,支农信贷资金仍然短缺。如何进一步加大农村信用社对农业的支持,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关系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解决农民“贷款难”须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农”投入不足,表现为农民“贷款难”,其深层次原因则在于货币政策在农村严重阻梗,传导不畅;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信贷资金总量供给不足;农村信用社僵化的管理体制又导致信用社的“内部人控制”,更加剧了农村资金的紧张。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重新架构货币政策在农村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三农”投入不足,资金紧张是长期困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现实问题,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资金更是短缺。但近段时期。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叙永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信用联社资金由紧转松,叙永县信用联社甚至出现了资金投放困难的局面。如何认识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资金“过剩”现象。是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真的出现资金过剩,还是有效需求不足?是农村发展真的对资金需求减少,还是制度缺陷导致不能满足?是农民已富裕不需要资金来发展生产,还是政策偏差导致贫困农民得不到所需贷款?近期,笔者对古蔺、叙永两县进行了专题调查。通过调查认为,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资金过剩是暂时现象,是制度性缺陷导致“有钱用不出去”;在贫困地区农村,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对信贷资金需求越来越旺盛。  相似文献   

13.
钟英生 《武汉金融》2004,(10):62-63
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农村信用社如何改革、如何发展,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实现“五大转变”。  相似文献   

14.
宋坤 《金融纵横》2001,(5):24-25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有效地改进了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工作,农村信用社作为信贷支农的主力军,围绕服务“三农”方向,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有效信贷投入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据调查,2000年度洪泽县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比上年增加了71%,农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了68%。但是在产业结构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的农村地区,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5.
加大支农投入力度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黄安佳当前,我区各级农业银行都在为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努力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许多农村金融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根据本人从事多年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我国中部内陆地区目前金融支持“三农”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得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政策选择主要有四:一是优化监管体系,重新构建县域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二是农村信用社要改善内部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增强为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的“输血”功能;三是准确定位政府在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中的位置,实施“三农”结构调整的“五化”战略,实现信贷资金与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的共赢。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当前农村信贷资金供求新特征,包括农村信贷需求变化趋势,“三农”信贷结构与需求满足程度。研究了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面临的主要矛盾,据此,提出了深化四川省农信社信贷支农服务的对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资金互助破解农村金融改革难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柏林 《银行家》2006,(4):115-118
“三金”逃离“三农”农村金融改革多年没能取得突破,让人失望。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难以深入下去,令央行和银监会感觉头痛的问题是:农业银行离开农村(或者说商业银行如何回归农村问题);农村信用社虽说“花钱买机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经营机制转换和支衣服务效果等关键问题,还不能让业内业外人看到效果,建立政府控制下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能否走向农村合作基金会老路让人担忧,农村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信用社服务对象“三农”,已不是传统意义的“三农”。农村信用社贷款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农村信用社汽车消费贷款、助学贷款、房地产贷款、中间业务等金融新产品层出不穷。但近年来农信社新业务数据不能在会计科目上真实反映,导致会计科目的实际用途失真,监管统计数据不能直接来源于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不断强化“三农”服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大力营销贷款,不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双赢”。不久前,笔者对苏中某市农村信用社“三农”贷款投放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