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提出了产业辐射理论的同时,指出城市、区域应该研究产业辐射理论,在大力发展骨干产业的基础上,加大对其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以骨干产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布局,充分利用城市中的各种优势资源,优化地区的产业结构及其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2.
姚景华 《发展研究》2007,(10):20-22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明确产业发展导向,突出产业发展重点,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对于莆田市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发挥拓展一线的骨干作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产业辐射有效解释了新兴产业技术知识与资源在不同区域之间发生投射辐射,进而提高技术能力的经济现象。运用多学科的科学原理及方法探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问题,为推进我国特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同时通过研究硅谷对新竹的产业辐射作用,从辐射动力和能〖JP〗量传递两个方面探讨产业辐射机理,界定产业辐射双方(辐射源与接收方)的基本特征,以及辐射产生、相互依赖、互为衍生的路径关系,再以动态的观点探讨了产业辐射系统的优化步骤与内容,进而分析了提升联动效果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产业转移与产业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前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怎样建设世界制造业基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课题。对我国来说,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关键是我们能否在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实现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推动世界制造业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5.
城市发展日益凸显集群化特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重要方面。京沪深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产业辐射作用是影响城市群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京沪深三地企业投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京沪深产业辐射的特征。研究表明京沪深三地产业辐射活跃度和强度都处于上升通道,产业辐射的区域分布凸显国家发展战略和使命,在辐射模式上分别呈现"网""线""点"状特征:北京"网"状辐射全国同时兼顾京津冀协同发展,上海"线"状辐射长江经济带同时重点带动长三角区域,深圳单"点"辐射珠三角区域。在产业辐射行业特征上,北京相对均衡,深圳次之,上海最为集中。北京应更加注重对制造业投资的关注,从而为其发达的服务业寻求稳固的发展依托,上海和深圳需要警惕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偏好。  相似文献   

6.
产业体系划分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三次产业的划分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通用的经济结构的分类和统计方法,并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变动,了解经济发展水平,指导产业发展和制订产业政策的主要依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和环境经济的兴起,尤其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出现和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7.
孙艾青 《当代经济》2016,(34):16-19
马克思曾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当代学者也反复提及,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地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日益凸显.本文拟从中观层面探讨土地资源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期为制定协调区域土地资源保障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6,(10)
马克思曾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当代学者也反复提及,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地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日益凸显。文章从中观层面探讨土地资源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为制定协调区域土地资源保障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产业转换与产业升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聚是生产力实现空间布局上的优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产业集聚是区域产业组织的形式,世界产业组织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相似或相关的产业在相同的区位集聚,并变得日益相互依赖,产业集聚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12.
工业产业共生体系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卡伦堡产业共生体系实例着手,从农业和工业两个核心角度分析产业共生体系中的产业结构,其中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分为物质型共生、能源型共生和混合型共生3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共生产业之间生产规模的内在联系。并运用上述理论对KALUNDBORG产业共生体系进行反思,认为该共生体系具有较大的刚性,由此带来共生体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对原材料数量和种类的过分依赖,会导致共生体系内部经济机制运行不合理。最后得出一个产业共生体系应该遵循的4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经济辐射理论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浩 《经济师》2006,(6):22-23
文章阐述了经济辐射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经济辐射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国外关于城市经济辐射区的研究,并重点对国内关于城市经济辐射区的研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亚太产业模式转型与中国产业战略调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培雷 《财经研究》2003,29(7):39-43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亚太产业模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这些新变化和新特征表明,传统的亚太产业模式已经向新的模式转型。亚太产业模式的转型正在为亚太地区的后进国家提供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本文在对亚太产业模式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参与亚太产业分工的重点产业选择和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中国应把机械、运输设备、化工、医药等产业作为参与亚太分工的关键性目标产业。  相似文献   

15.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逐渐恶化,环境与产业的重重矛盾促使了产业生态理论的诞生。通过对产业生态学概念的文献回顾,指出产业系统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产业多样性与主导性协调是产业生态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并以徐州市1995—2009年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多样性和主导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结果表明:徐州主导性产业已经形成,产业多样性先下降后明显提升,但两者之间的协调度变化不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国产业影响力与中国产业发展的外部压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产业发展面临世界经济放缓、全球外贸环境恶化、国际分工价值链化、自然资源稀缺、环境气候保护意识增强等一系列外部压力。中国经济既要解决经济的内在矛盾,也要应对来自外部的压力。因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与巨大的经济规模决定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必然会对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时,应充分考虑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影响力,从中国的大国产业优势出发,回避产业劣势,更好的处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这样,才能逐步实现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胡元礼  张宇 《经济管理》2004,(11):15-17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效应分析,指出我国应通过扩大对国际转移产业的吸纳规模,发展跨国经营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产业结构进一步高度化,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集聚效应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经济辐射理论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辐射既表现为自然界不同物体间的能量相互传递,也表现为人类社会资源的互相流动。经济辐射理论既可以深化我们对扩大开放的新认识,也可以说明区域、产业等经济发展中的非均衡到均衡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