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弗里德曼作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他长期坚持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的主张,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认为大多数政府干预有害无益。弗里德曼对政府和市场的看法是片面的,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各有利弊,应该把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市场论者鼓吹市场万能,但并不完全拒绝利用国家干预来稳定资本主义,不过主张大大限制国家干预经济的范围,认为政府在市场中起拾遗补缺的作用。例如,弗里德曼崇拜“最好的政府是管理最少的政府”的信条,认为在市场上自愿的交易必须成为主要的组织原则,必须...  相似文献   

3.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经济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则荣 《经济评论》2007,147(5):118-122
弗里德曼是西方新自由主义阵营的领军人物。他的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主张是比较全面的,并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其理论基础。他的经济思想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包括对我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确认识其思想本质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改革和警惕新自由主义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经济哲学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重要代表人物哈耶克与弗里德曼等人都以其经济学认识论与方法论而著称。在哈耶克的自发秩序原理和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中,个体人的自由行动构成为最基本的概念范畴,进而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下促成了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全球化资本主义的盛行,其反思与批判成为了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议题,并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发展具有重要比较意义。  相似文献   

5.
弗里德曼新自由义思想的核心是主张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这一思想体现在拉美地区的改革方案中,就是倡导贸易自由化,金融市场化,企业私有化。以此思想制定的经济政策,给拉美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我们要从拉美国家的改革中吸取教训,坚决反对新自由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6.
《广东经济》2013,(12):3-3
自从有了市场经济,关于“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的讨论就没有停歇过。现代经济学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主要骨架,从亚当.斯密的“廉价政府”到凯恩思的“政府干预主义”,都承认市场是一只无形之手.政府是一只有形之手。它们互相博弈,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在欧洲工业革命肇始,亚当·斯密提出经济自由主义,把政府角色比如为“守夜人”,反对政府指手画脚干涉市场活动,主张市场的事情市场来解决。这一理论为当时推翻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和思想基础,构筑了最初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框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经济大萧条席卷整个世界,“市场失灵”,美国成为这次经济危机的发源地和最大受害者。危机也宣示了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的破产,取而代之的是凯恩思的“政府干预主义”盛行。凯恩思主张加强政府之手的干预力度,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如同一片树叶的两面,共同支撑了西方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架构。不幸的是,实践证明,它们都不能规避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新自由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不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反对社会主义,不利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张资本主义全球化和主权无意义论,不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采取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不利于形成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解构社会运行的道德基础,不利于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广东经济》2014,(2):51-51
正米尔顿·弗里德曼,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之父。弗里德曼一生著作繁多,被称为20世纪仅次于凯恩斯的经济学大师。而他与妻子罗丝·弗里德曼合著的《自由选择——个人声明》一书,则是唯一一本口语化的通俗经济学读物。该书的写作与同名电视片的拍摄同期进行,采用了口语化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概括了"弗里德曼经济学说"和"弗里德曼货币政策学说"核心内容,可谓大师弗里德曼的"经济学剧本"。弗里德曼夫妇引用生动的案例,说明自由选择和自由交易能够比政府更有效地提升公众的福利。作者一方面继承了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传统,另一方面继承了"独立宣言"的政治理念,主张祛除不必要和不适当的政府干预,让政府的归政府,个人的归个人。他相信经济来自于个人的动力要远大于来自于政  相似文献   

9.
从亚当·斯密到严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当·斯密最有影响的经济理论是经济自由主义,严复推崇他的观点,两人在反对政府干预、反对垄断、自由贸易等方面达成共识.但因为当时中国缺乏经济自由主义推行的市场竞争条件,所以严复的主张未能在中国得以实施,也干扰了他对亚当·斯密一些观点的理解.本文认为如何处理政府干预与经济自由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新自由主义”受到国内一些人的追捧,这些人宣称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主张中国也应实行新自由主义。中国必须要走新自由主义道路吗?新自由主义是适合所有国家的“治世真经”吗?拉美、原苏东国家改革的失败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告诉我们,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搞新自由主义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们需要认清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和危害,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严复提倡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随意干预。他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传统的观念进行重新认识,提出了开明自营的“义利观”,本末兼重的产业发展观,相辅相生的积累消费观。他还倡导变法改革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造;主张大力发展公益事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与凯恩斯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是"可调节的资本主义".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实质上仍然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但政策选择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并会对其未来国家干预的政策选择产生显著影响.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使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加速融合.  相似文献   

13.
重读哈耶克     
陈季冰 《商周刊》2012,(7):82-83
无所不在的大政府用它的强有力"规划"抑制、破坏乃至摧毁一个"自生自发秩序"是极为容易的,但它却不可能制造出一个这样开放的秩序来。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这不仅是因为他的长寿——就像另一位坚定的自由主义者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一样,更是因为他所预言的计划经济和国家干预之破产在他晚年得以全面应验;此外,  相似文献   

14.
论走向衰落的新自由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因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很多学者开始反思主导美国乃至世界经济近三十年的新自由主义。20世纪70年代,在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下,新自由主义迅速发展。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蔓延导致了世界经济的混乱和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基于新自由主义高利润和工资停滞并存的经济扩张模式不仅不能解决反而加剧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理论主张也不符合日趋复杂的经济发展趋势,新自由主义必将衰弱。  相似文献   

15.
黄瑾 《当代经济研究》2013,(7):45-51,93
2007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与新自由主义有着直接的联系。新自由主义鼓吹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经营,实际带来的却是发达国家就业市场和产业的空心化,金融资本与寡头政治的相互勾结,资本在实现原始积累时空穿越的同时加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通过揭示经济危机背后呈现出的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经营三大悖论,有利于揭露新自由主义的真实面目和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三次大危机。作为历次危机重灾区的美国,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里根经济学"和"奥巴马新政",对危机进行了应对。在资本主义反危机实践中,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始终是其主旋律。不断修正作为指导思想的自由主义,强化国家干预———弱化国家干预———再强化国家干预,正是资本主义反危机政策的演变逻辑。然而,无论是对自由主义的修正,还是对国家干预的调整,都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只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在,资本主义就无法摆脱危机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潘清波 《经济论坛》2005,(10):6-7,9
长期以来,关于竞争与规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学与法学研究中争论不休的话题。从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到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再到主张恢复自由市场经济和强有力个人主义刺激的新自由主义,又到目前出现的以斯蒂格利兹为代表的新国家干预主义,呈现出一种交替更迭的特征。与经济思潮的交替更迭相呼应,在规制政策与竞争政策的选择上,也出现了从强调市场失效与政府规制(Regulation)到强调规制失效与放松规制(Deregulation)再到强调规  相似文献   

18.
新自由主义是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当代复兴。以对国家干预的立场为着眼点可以对新自由主义从学术意义上与政策及意识形态意义上作出界分。新自由主义政策在非西方世界扩张具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实质。新政治经济学是新自由主义的承载典型,对其借鉴需要同时考察其意识形态实质。大众传媒传播新自由主义之基本理解、承载典型促成了新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对新自由主义反思与借鉴的基本步骤是批判与重构新自由主义传播中的大众传媒功能。针对大众传媒传播新自由主义中设置功能、引导功能与流通功能中分别存在的误置、误导、误通,必须对应性地加以规范、匡正、顺畅。  相似文献   

19.
国外产业政策研究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般认为,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针对产业采取的相关政策,目标在于进行依靠市场作用难以实现的经济结构调整。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主张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最大限度减少国家干预,作为国家干预重要手段的产业政策受到相当程度的冷遇。但近年来,由于市场放任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效果,加强国家干预的观点正在重新抬头。  相似文献   

20.
新自由主义本质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其庆 《经济学家》2004,(5):110-115
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新自由主义的产生有其历史客观必然性。它一方面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新的矛盾和危机,特别是加剧了发达国家内部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两极分化。新自由主义是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关于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理论表现。新自由主义经历了“由经济学理论嬗变为美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的过程,不能将作为学术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同政治化、范式化的新自由主义等同”。这个论断符合实际,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深化对新自由主义本质的认识。对新自由主义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否则就有可能导致理论和政策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