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股指期货的套保交易可以对冲股市系统性风险,对套期保值的绩效评价时,常使用Ederington(1996)提出的方差减小率,通常得出动态套保策略优于静态套保策略的结论。但对于动态套保策略,用方差减小率度量套保绩效时存在着忽视交易成本的不足。基于实际交易情况,考虑了动态套保过程的交易成本,提出了修正的套保绩效,用来作为套保策略的评价指标。实证分析中,以我国股指期货为研究对象,建立静态、动态套保比率模型,并基于修正的套保绩效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只有在交易成本较低时动态套保策略才更优的结论,说明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成本情况来选择最优套保策略,而不是一味地选择动态套保策略。  相似文献   

2.
成熟的海外市场中,股指期货不仅在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和投行等机构投资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在各类新型的相关基金产品设计中大显身手。利用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和包括做空在内的各种交易策略以对冲风险和获取超额收益将成为证券市场参与者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还介绍了海外对冲基金的各种交易策略及其风险收益、业绩表现和使用衍生工具等情况,并以美国的共同基金为例,分享了股指期贷在海外机构投资者中的应用经验,为国内的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股指期货是金融衍生工具中重要的一种,也是股票融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沪深300股指期货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上市,这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只股指期货.沪深300的上市,使得股票投资者有更多的避险模式.运用计量模型(OLS模型、B-VAR模型、GARCH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和中证100指数、上证基金指数、上证50指数、中小板指数的最优对冲比率进行估计和比较后,结论显示:专门针对金融数据所量体订做的GARCH模型的对冲率最好.随着沪深300股指期货在中国的推进,中国金融市场将会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4.
王炜 《经济》2012,(4):119
现在市场中对股指期货套保的定义分歧很大,争论的层次主要集中在套保是风险价格管理还是对冲.而笔者把股指期货的套保引申到期指套保等于现货配置加投机的境界,这是一个新的层次.这种套保方式一手是现货,一手是期货,股票现货上配置的好坏和套保开仓时机决定盈利曲线.商品期货只有一个品种,标准的套保对冲不需要技术.但股票现货不同,不可能按沪深300数量和权重配置现货,股票现货买卖的好坏,就决定了现货仓位的盈利或者亏损.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中国证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步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完成,特别是股指期货获批上市后,政府的监管行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大小非的减持行为等都会相应变化,由此,将导致市场参与各方之间的博弈规则将发生重大变化。本文力求从分析政府、机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入手,阐述股指期货上市后市场参与各方相互之间博弈规则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并给出笔者对各方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持有H股和红筹股投资者角度,研究利用恒生指数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最优套保比率的确定方法,以期对欲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投资者如何确定最优套保比率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奥南 《经济》2012,(3):107-108
近日,中金所新颁布实施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套期保值与套利交易管理办法》,这是证监会系列措施的重大改革创新举措之一.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基金、保险、信托等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A股市值占比15.6%,散户交易量占85%左右.而欧美等发达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占比市值70%,其中一半为养老金、保险公司等长期资金及相当数量的公益基金、赠与基金.我国社保、企业年金等市值占比不到5%.在股指期货6万多投资者中,套保套利对冲股市风险的主力军——机构投资者仅1500多户. 《办法》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从事期指套利交易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许多机构纷纷表示:对此盼望已久.不少期货公司也迅速代理客户申请了套利额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香港恒生股票指数及其期货为样本,研究了股指波动性与指数期货交易量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研究表明:股指现货市场的日间价格波动并没有明显增加股指期货的交易;但股指期货交易量的显著变化会导致未来一周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增加。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市场股指期货主要被投资者用于套利而不是风险对冲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股指期货是一种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其具有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的基本功能,同时还具有投机、套利等资产配置功能。其中,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利交易不仅有利于股指期货功能的发挥,也是投资者运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前提条件。作为股指期货最重要的运用方式之一的期现货套利方法成为投资者极为关注的热点。实现套利对股指期货的定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无套利条件下股指期货的定价,提出股指期货套利交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股指期货的风险特性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问题的提出 :股指期货的双刃剑特性股 指期货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杆率高以及流动性强等特点 ,是规避股票现货市场系统风险的有力工具 ,因而自 1982年问世以来即受到投资者的广泛欢迎 ,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但另一方面 ,股指期货也同时具有高风险性。美国 1987年 10月恐怖一时的“黑色星期一”就与股指期货有关 ,巴林银行则倒在新加坡国际贸易交易所推出的日经指数股指期货上。可见 ,股指期货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既是风险转移工具又是风险的制造者。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迅猛发展 ,股票市场中的系统性风险也逐步显现 ,并成为市场主要风险形式。因此 ,尽快设立股指期货 ,建立风险对冲机制已是迫在眉睫。同时 ,开设股指期货也是我国发展机构投资者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需要。但是 ,国外有巴林银行倒闭等事件 ,国内有 32 7国债期货风波 ,国内外诸多事件说明股指期货的推出一定要做好风险管理和防范 ,而掌握股指期货风险的成因是做好股指期货风险管理的重要前提。二、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的客观存在性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 ,指造成股指期货市场损害的不确定性 ,这种损害可能是股票指数期货市场投资者遭受的、可能是交...  相似文献   

11.
董登新 《新经济》2010,(5):93-93
股指期货为投资者带来了“做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股指期货的双向对冲交易机制,可能将为我们找到解开中国股市“股指暴涨暴跌、个股齐涨齐跌”历史难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股指期货对A股市场的影响及券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加入WTO后,我国资本市场将逐步开放,投资者对指数期货、利率期货、汇率期货的需求会越来越迫切,广大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要求上市股指期货的呼声日高。上海证券交易所力推统一指数,对于具体措施而言,他们将首先推出包括上交所和深交所在内的统一中国股票指数;然后,上交所还将推出基于统一中国指数的指数基金;进而推出包括股指期货在内的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同时上海期货交易所也指出,将要顺应市场需求,在前一阶段开发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法规建设和交易系统升级,为新品种的推出,特别是股指期货和石油期货的推出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3.
股指期货让散户走开其实不是对散户的保护,而是对散户最大的不公平。中小散户被边缘化后,原来商品期货的投资者、私募基金等投资机构将成为股指期货推出初期的市场主力。  相似文献   

14.
张能辉 《新经济》2016,(6):48-49
股指期货在这一轮股灾中饱受质疑,随后交易被限制。本文梳理了股指期货基础知识、期货定价理论,从股指期货上市带来的信息冲击、投资者理性行为因素、期指合约制度和金融市场深度几个方面阐述股指期货给股市带来的波动性影响,以沪深300指数前后十年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1年4月16日,沪深300指数期货正式上市,迄今为止,已成功运行近两年时间.它的推出为投资者套期保值、规避风险提供了新的途径,但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其交易机制具有高杠杆性、可操作性、交易策略复杂性等特征,一旦投资失误,将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本文先指出防范股指期货风险的重要性,然后基于沪深300指数期货数据,运用GARCH-VaR模型对风险价值法(VaR)在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鉴定,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促进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0年4月16日,中国市场正式推出股指期货交易.股指期货作为国际上成熟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流动性强、低成本、高杠杆、提供卖空交易的特点.同时,在价格发现、风险对冲、稳定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股指期货的推出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和发育创新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金融市场向一个成熟和稳定市场迈进的里程碑.本文着重从股指期货的基本情况、主要参与者及主要风险入手,结合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从其功能和风险两方面论述股指期货对中国市场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7.
股指期货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价值发现、套期保值、丰富投资手段等功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避险工具。股指期货在国外发展迅速,包括我国香港、台湾在内的国际各主要证券市场均已有较为成熟的股指期货产品。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快速,2006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并在当年10月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系统,经过3年多的运行后,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正式上市。2012年4月5日,沪深300ETF推出。在这种背景下,对股指期货定价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股指期货对我国股市的深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炯  陈仁波 《经济师》2007,(6):220-221
以小博大,纸上富贵,2007年的资本市场,最值得期待的就是股指期货了。对于一个全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对于市场投资者都没有经历过的市场阶段,股指期货究竟会如何影响股市?曾经助推美国股市走上13年长牛之路的股指期货,能否助推中国股市步上十年盛世牛市之道?无论机构还是散户,对此都非常关切。文章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走过的历程入手,分析股指期货的推行给我国股市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大量持股的机构投资者而言,最担心的是股价大幅下滑。在没有股指期货的情况下,一旦看坏后市,只能以减持股票作为唯一手段。如果有了股指期货,同样看坏后市,机构投资者会选择卖出股指期货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20.
股指期货构筑“风险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茹 《资本市场》2006,(12):47-49
<正>股票指数衍生产品作为有效的股票市场风险管理和投资工具.已成为世界成熟期货市场最重要的金融期货品种之一。据美国期货行业协会(FIA)统计,股指期货和期权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期货期权品种.2005年全球股指期货和期权交易量近41亿手,占当年全球期货期权交易总量的41%。从1982年美国堪萨斯农产品交易所推出第一只股票指数期货产品之后.目前全球至少已有22个国家发行了65只股指期货。(《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