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一、新加坡保障性住房投融资模式1.新加坡组屋的投资模式新加坡保障性住房被称为组屋。组屋由政府主导进行开发与建设,由建屋发展局具体实施。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成立于1960年,是国家发展部属下的法定机构,也是新加坡唯一的公共住屋机构。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是独立性非营利机构,它的财政预算被纳入国家计划,可以无偿得到政府划拨的土地。建屋发展局代表政府建设组屋,不仅负责新加坡组屋的总体规划、设计和建造,还是最大的房地产经营管理者。其主要职能包括制定住宅发展计划,征用土地,组屋建造与管理,外包或承包工程,出租或出售房屋,  相似文献   

2.
刘太格先生被称为新加坡规划之父,曾是新加坡总规划师,也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及市区重建局前局长。现任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席,新加坡大学建筑系咨询委员会主席。现年73岁的刘先生在紧张的日程中特意留出时间接受我刊的专访。专访主要集中在以下话题: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发展应该重视的问题;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效率问题;理解生态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以下专访内容经编辑部整理与读者共享。作为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面临着速度与质量、民生与艺术、创新与传承的多重挑战,我们期望此次专访的内容能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一、新加坡住房保障体系框架 (一)住房供给体系 1960年,新加坡成立了直属于国家发展部的建屋发展局,它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政府机构,财政预算纳入国家计划.政府赋予建屋发展局在公共住房方面广泛的合法权力,既代表政府行使权力,负责制定组屋发展规划及房屋管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住房保障目标;同时又作为最大的房地产经营管理者,负责组屋施工建设、出售和出租.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在新加坡进行交流考察,重点了解新加坡社会管理和城市治理方面的做法,学习了新加坡国情与政府组织架构、新加坡公共服务改革、新加坡环境管理政策和政府信息发布与民意反馈等主题讲座,拜访了贪污调查局、人民行动党总部、市区重建局、公共事业局、建屋发展局、陆路交通管理局和国家园林局等机构,现场观摩了新加坡议员接见选民情况,实地考察了新加坡人民协会开展活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按照上海市建委和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签订的协议,去年早些时候,笔者赴新加坡参加有关物业管理培训。城市型国家新加坡,国土面积648平方公里,人口近300万,建国初期也面临住房紧缺的状况,5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花大力气发展公共住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给我们很多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房地行政与产业处处长叶振铭这样表示:"公共住屋(组屋)、教育、医疗劳动福利,这是新加坡社会的4大支柱,而公共住屋(组屋)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年前,从11月27日至12月26日,我随国家工商局组织的“政府的市场行政管理”培训团,赴新加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考察。 在新加坡期间,共听取了25次专题讲座,主要讲授各类市场的运作,政府对市场的宏观管理和经济法规等。参观考察了公司与商行注册局(主管企业登记注册)、小贩局(主管小贩和巴刹)、商标与专利注册局(主管商标注册)、商业事务局(查处经济诈骗和白领犯罪)、经济发展局(主管外商投资)、金融管理局(即中央银行)、市区重建局(城市的规划、改造、建设)、国际金融交易所(进行金融期货交易)和股票交易所等9个部门和单位。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的住房体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开发商建设的市场化的公寓、豪宅系统;另一类是建屋发展局建设的组屋保障系统,占整个市场供应的80%左右;其中,在组屋中,又分为租赁和售卖两种,售卖的占90%左右。新加坡政府通过建屋发展局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组屋,强大的住房公积金、财政补贴政策及严格的住房申请、审查制度极大地保障了居民的居住安全。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住房政府分配为主,市场出售为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面积不足7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的新加坡是市场经济国家,但在住房建设与分配上却并不完全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而是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以政府分配为主,市场出售为辅。新加坡民用住宅房地产市场主要由组屋和商品房两部分组成。组屋类似于中国的经济适用房,由新加坡政府投资建设并实行有偿提供,价格由政府统一规定;包括高级公寓和私人住宅在内的商品房则由私人投资建设,按市场价格出售。截至2003年底,新加坡政府在40多年的时间里共建成组屋96.8万余套,全国约84%的人口居住在组屋中。组屋的投资、建设和分配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统一负责…  相似文献   

10.
居住区域的特性相适应,为全体国民提供居住环境良好的住宅。为了实现该目标,日本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五年计划”,在该计划迅速缓解了日本战后住房短缺的问题后,日本政府适时调整计划,着力于提高居民住房质量,对日本住宅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加坡住房计划的基本目标是“使全民都有使他们引以为自豪的住房”。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的“居者有其屋”政策目标和组屋政策,充分反映出新加坡住房政策的广泛性,并以此为框架,制定了“五年建房计划”。其中,组屋政策成功的关键是政府专门拨出国有土地和适当征用私有土地供房屋发展局使用,还为其提…  相似文献   

11.
近期,香港市区重建局与房屋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长期的策略伙伴关系,加快推动市区重建计划。根据该份备忘录,房屋协会将按照市建局现行的政策推行发展计划,初期拨出50亿元(港币,下同),集中处理7个项目。 该合作备忘录写明,市建局将继续履行《市区重建局条例》所赋予的法定责任;房协则负责项目所需的物业收购工作、安置受影响的租客以及建造和处置新楼。房协将同时承担所有开支和财务后果,新楼带来的利润也归房协所有。 根据该合作备忘录,房协首先将  相似文献   

12.
《蜀都房地产》2004,(A01):46-47
20世纪60年代初期,多数新加坡人的基本住房都无法得到满足。对此,政府于1960年2月设立了新加坡住房发展局(HDB),领导开展建造洁净适用住房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是全球唯一民众拥有住房的比例接近100%的国家,这也成了新加坡人带给世界的一个惊叹号。八成居民住组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去过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的华人大多会被一楼大堂内高高悬挂的这幅草书作品吸引。1000多年前中国大诗人杜甫这一悲悯天下的诗句,正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下称“建屋局”)的局训。  相似文献   

14.
《住房保障》2005,(4):29-29
1960年,新加坡政府成立建屋发展局,大力发展公共住房,即一般所说的“组屋”。受到英国的影响,新加坡近年来也倾向于住房私有化,促进这一改变的是新加坡政府的公积金制度。公积金是由中央公积金局统一管理的社会公益性强制储蓄。  相似文献   

15.
住房公积金信贷接待咨询工作,主要是负责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向咨询人解释住房公积金信贷条件、要求、程序、期限、额度、利率等有关内容,宣传住房公积金的有关政策法规,使借款入能按规定提供资料,办理手续,并按时归还借款,直至款清注销合同。这种接待咨询工作虽然是简单的窗口服务和岗位基础工作。但是接待咨询工作做得好与坏,影响到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关系到行风建设和为民办事的公信度,对于执政为民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咨讯     
北京市住房保障办成立确保两个1千万目标实现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日前正式成立,该办公室隶属北京市建委管理,主要负责北京市对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政策性、保障性住房的开发管理工作。之前北京政府部门公开表态,今年要开工建设30万平方米的廉租房,同时今后3年北京要开工建设10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和1000万平方米的限价房。据北京市建委有关官员透露,该办公室主要业务是对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开发建设管理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等,设有租售处、协调处、政策处等几个部门。北京住房保障办公室已经开始开展工作,该办公室的…  相似文献   

17.
夹心阶层住屋计划是香港实施的第一个面向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补贴政策。本文分析了其实施背景,借鉴其住房建设、管理与实施经验。针对当前大陆部分城市住宅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陆解决夹心阶层住房困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东方企业家》2007,(12):71-72
作为新加坡公司的市场部门和销售部门,经济发展局和国际企业发展局把战略转化成为行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世界贸易组织认为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有活力、外向型经济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新加坡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其中之一是扶持和发挥中小企业在外向型经济中的作用。一、新加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措施1、制定中小企业发展计划,提高中小企业素质。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是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领导机构。它作为牵头人,会同政府的其它部门,如财政部、国家生产力局,标准与工业设计院、贸易发展局、国家电脑局、大专学府、公用事业局、有关银行和金融机构等来共同制订中小企业发展总计划。中小企业发展总计…  相似文献   

20.
《现代审计与会计》2007,(3):F0002-F0002
哈尔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是代表市政府管理全市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机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事业单位,负责全市市区包括市属县(市)和中、省直系统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使用、支付、核算和编制使用计划等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