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在"三型社会"大前提下的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三型社会"和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将"三型社会"的理念贯穿到山东省的具体城镇化建设中,源于山东省在城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是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影响。鉴于以上认识,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通过人口、资源、环境与城镇化模型的构建对人口、资源、环境对城镇化的影响程度进行较为客观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路径,为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2年肇源农场城镇化率实现了100%,标志着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新型城镇化这一背景下,农场城镇化要看其综合水平,因此本篇文章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发展、生活质量和资源环境等五个方面构建了肇源农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测度体系,并利用改进熵值法对农场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测算分析,数据显示肇源农场城镇化建设中资源环境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其次是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因此农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保护资源环境,建设绿色城镇体系;增加居民的经济收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建设快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金融强力支持。在分析金融支持甘肃新型城镇化现状的基础上,从资金支持、竞争环境及金融生态等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对陕西省农村居住环境进行优化研究,对集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实现关中地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新型城镇化的陕西省关中地区农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优化策略进行分析。[结果]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居住环境总体得分为81. 39,处于中等偏下水平,5个系统的得分顺序依次为基础设施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居住条件。[结论]农村绿化水平、投资和创业环境、集体供暖率、医疗设施满意度以及社会福利与保障是影响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居住环境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及特色小镇建设,重点改善资源利用不合理、建筑设计美感缺乏,景观协调度不足,人文气息缺失等制约农村居住环境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率全面提升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居住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了山东省17个地级市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环境及综合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评估、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保证各市均衡发展、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提供借鉴。[方法]该文利用熵值法计算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Arc-GIS12.0软件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出"东北和西南高、西北和东南低"的特点。其中,经济城镇化表现为"东北、西南和中部城市突出、西北和东南城市发展较落后"的特点,与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特征相吻合;社会城镇化表现出中部、西南高,西北、东南低的特点;土地城镇化体现出以莱芜为最高值中心,以青岛、潍坊、淄博、济宁为第二高值的倒"C"型特点;人口城镇化则以济南为最高值,以菏泽、济宁、淄博、潍坊、青岛为第二高值;环境城镇化表现出"沿海城市高、中部城市低"的特征。[结论]山东省市域之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且经济在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起着直接决定性作用。山东省在统筹全省新型城镇化平衡发展过程中,注重当地经济建设是根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往对产业集聚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研究较多,对结果研究较少,文章基于作用结果的角度,综合评价河南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贡献。[方法]该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入手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评价。[结果](1)经济助推城镇化是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评价因素,其次是社会助推城镇化、环境助推城镇化和科技助推城镇化;(2)从经济和社会城镇化而言,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上升阶段;(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能耗降低率(E1)以及单位土地使用面积SO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E2)是评价不同区域产业集聚对当地环境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标;(4)而集聚区每万从业人员有效发明专利数是评价产业集聚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科技推动作用的重要指标。[结论]产业集聚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在经济和社会城镇化方面表现为一定的助推作用,对环境和科技城镇化的影响与各地域集聚区发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环境资源等四个角度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根据河北省2010-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熵值法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2年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呈降低趋势,从2012-2015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则大幅提升,而且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等指标与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有极强关系。建议政府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升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系列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对我国农业生态化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有效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各地方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还需重视农业生态化建设。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地方政府的农业生态化建设工作还面临着法律规制体系不健全、政府治理力度不足以及生态农业发展缓慢等困境。对此,各地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通过健全法律规制体系、强化政府治理力度、全面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其政策方案及运行效果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质量。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一些累积问题和新增问题不断叠加,使得城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公共政策供给能否及时、适宜地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相契合,不仅关系到城镇化自身建设的进程,也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福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明晰公共政策未尽之处与新型城镇化动力不足的变量关系,既有利于提升城镇化政策质量,也有助于推动城镇化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而刚刚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注入新的动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其核心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PPP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融资难题要求地方政府开辟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引入PPP模式能够通过政府导向加市场机制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有效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缺口以及市场主体缺位、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从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困境入手,分析PPP模式对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困境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投融资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按照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思路,采用到湖北省有关市(县)采取实地查勘、问卷调查和走访农户等方法,就湖北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成因、思路和对策进行实地调研。同时,有针对性分析近20年来,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状况,剖析湖北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在自然资源和环境、城镇规划建设和城镇发展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顺应城镇发展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确定湖北省农村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提出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的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模式和实施对策,探索一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集约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我国城镇化建设加速趋势明显,城镇化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环境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具备环保功能的合作组织具有整合基层环保力量及资源的优势,能够切实开展环保行动,发挥宣传作用,增强基层群众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助力区域环境水平的提升。本文借鉴国外城镇化进程中环保合作组织建设经验,提出了我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环保部门应为环保合作组织发展进行顶层设计,有效监督并辅助环保合作组织发展,激励环保合作组织自身积极探索有创新性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能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找到新的出路,实现农业经营方式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应坚持以节约、绿色、环保为原则,将传统农区城镇化建设融入农业现代化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15.
将绿色发展战略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当前资源环境压力日渐加大的形势下表现出了极大的迫切性。辽宁城镇化建设存在着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城市病"、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要素保护意识欠缺等问题,需要通过制定绿色城镇化规划,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综合整治生态环境,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来实现辽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天津、河北人口总量超过1亿,土地总面积达21.6万km~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在此背景下,文章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承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困境,主要包括:承德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规模效应难以发挥;产业发展水平结构有待提高,缺乏产业支撑;城镇化水平整体不高,整体提升速度较慢。在此基础上从4个方面提出了承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分别为: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编制承德市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绿色生态新型城市;利用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承德城镇化建设水平和质量。最后,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对承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参考与决策性建议,以期对其它区位类似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针对城乡关系发展失调而做出的针对性举措。本文通过辨析新型城镇化内涵,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科教文卫五个维度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2017年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政策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知识,就河北省城镇化指标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关联度分析,得出城镇化不同指标对农村恩格尔系数的影响程度。同时,依据结果分析,从城镇户籍制度和行政体制改革以及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等方面提出加快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对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必须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依据和前提。本文通过对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来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项目和模式、原则及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农村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和谐发展。面对当前我国进入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矛盾尖锐期、利益诉求多元化,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十分紧迫。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主要危机表征及其特点,揭示新型城镇化在治理方式、规划发展以及就业和生活保障等方面面临的危机,从而提出社会组织化解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危机的策略,即发挥社会组织协调功能,实现社会组织制度化和规范化,推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常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